尊老愛幼的故事(一):
香九齡,能溫席。黃香九歲的時候,母親早故,黃香跟他的父親相依為命。家裏很窮,根本用不起鋪褥。黃香對父親十分的孝順。怎樣孝順呢?炎炎夏日,他怕父親睡不著,那時候又沒空調,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親睡的席子和枕頭給扇涼快了,伺候父親安寢。在寒冬臘月,天寒地凍,黃香就自我先睡下,用自我的體溫去溫暖席子,溫暖枕頭,讓父親能夠安寢。所以,這個故事又叫"黃香扇枕",也就是黃香這個孩子把枕頭給扇涼快了。另外也叫"黃香溫席",黃香把席子給弄暖和了。
這個故事被《二十四孝》所記載的,黃香被稱為天下至孝之人。所以傳統中國老百姓之所以明白黃香,乃是因為他是個大孝子。
尊老愛幼的故事(二):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古人又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僅要孝敬自我的父母,還就應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共同的職責。
尊敬老人、愛護兒童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幾千年來,人們一向把尊老愛幼作為一種社會職責和行為規範。戰國時期的孟子就曾說過:要像尊敬自我的老人一樣尊敬別人的老人,要像愛護自我的孩子一樣愛護別人的孩子。在中國,違背了這種道德的人,不光會受到輿論的批評,嚴重的還要受到法律的懲處。
東漢時有個叫黃香的人,從小孝敬父親。為了讓父親睡得舒服,他夏天用扇子為父親扇涼席子,冬天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窩。漢文帝的母親生病時,文帝每次都要親口嚐過湯藥的冷熱,才端給母親。早在漢朝時,政府就曾多次發布命令,提倡、獎勵孝敬老人的行為。當時政府發給70歲以上的老人一種拐杖,用這種拐杖的老人,在社會上能夠得到特殊的優待和照顧。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都舉行過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動,皇帝親自在宮裏宴請65歲以上的老人,每次人數都多達千人。
中國人對後代的關懷愛護是愛中有教,慈中有嚴,包含著強烈的道德職責感。古人留下的《誡子書》、《家訓》等超多有關教育子女的著作,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道德遺產。著名的《孟母三遷》故事,就說明了中華民族十分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孟子小的時候,母親擔心住家周圍雜亂的環境對他的成長不利,連續搬了三次家,直到把家搬到了學校的旁邊,孟母才放下心來。
尊老愛幼的傳統在當代得到了繼承和發揚。此刻,中國的老人和兒童有自我的法定節日“敬老節”和“兒童節”,政府還專門製定了保護婦女兒童的法律,法律中也明文規定了公民務必履行贍養父母、撫養子女的義務。
尊老愛幼這種傳統的美德保證了家庭的和睦和社會的穩定,也為中華民族繁衍發展帶給了堅實的社會基礎。提示:百度上還有很多。
尊老愛幼的故事(三):
感人事跡:尊老愛幼,互幫互助
人人都說,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做子女的基本的做人原則。老港鎮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部部長,XX就是這樣的一位好孝子。
記得那是20XX年的7月份,他的母親因咽喉部不適,去上海腫瘤醫院就醫。確診為食道癌中晚期,務必立即住院治療。而那段時光他的工作又個性繁忙,家中父親自從5年前第一次發生腦梗塞以來,5年間已經3次複發,在家也需要有人服侍。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把父親安頓好以後,他和弟弟倆人一天隔一天的跑上海,哪怕再忙再累,他都準時出此刻母親的病床邊,喂飯遞水,穿衣洗臉,事無巨細,直到二個月後,母親結束了三個療程的化療回家。
回家以後,因為母親是一位勤勞樸素的農村婦女,她以為自我的身體已無大礙,忙這忙那的。馬洪剛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他強迫母親放下手中的一切,安心在家靜養,自我則承擔起了父母的一切生活起居。白天忙完了自我工作上的事情,晚上下班回家給父母洗衣燒飯等等,並且在父母的房間內搭了一個鋼絲床,每晚陪伴在父母身邊,直至母親20XX年9月故世。臨終前,母親說下了感人肺腑的話:我這一生有這兩個兒子,我心滿意足了,期望你們在以後的日子裏把你們的父親照顧好。
母親的話他時刻牢記在心中。是呀,父親孱弱的身軀已經承受了太多的病痛折磨,長期的老慢支加上4次腦梗塞,使得老父親基本喪失了生活自理潛力。白天需要有人看護,而他央親戚托朋友,總算找到了一名貼合老父親心願的保姆。他說:錢是身外之物,隻要父親開心了,就是我心裏最踏實的時刻。
今年的6月份,父親的身體每況愈下,醫院裏下了幾次病危通知單。他對醫生說:你們盡力搶救,哪怕隻有百分之一的期望,也要挽救。在父親生命最後的半個月裏,他幾乎沒有一夜合過眼,沒有洗過一次舒心澡。他根據長期服侍父親積累的經驗,幫父親洗澡,翻身,進食,直到臨終父親身上沒有一點褥瘡。連醫院的護士都說:像你們這樣耐心細心服侍老人的,我們還是第一次碰到,真是難得。
在他的言傳身教之下,他的女兒也耳濡目染。從小尊敬長輩,愛護爺爺奶奶,第一次拿到工資了,首先想到的就是給爺爺奶奶買禮物。平時休息時光,總會跑到老人跟前噓寒問暖。即便此刻出嫁了,對公公婆婆也是尊重有加,和睦相處。
此刻,在我們老港鎮大河村,人們都在說:馬洪剛孝敬父母的事情,是我們每戶人家都值得學習的好榜樣,是我們大河村的驕傲。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顶: 8踩: 99Copyright © 2019 Powered by 尊老愛幼的故事(尊老愛幼的故事,弘揚中華美德),洪水猛獸網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