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方基金:投資者需密切關注跨境 ETF高溢價風險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吉雪萍 >開國中將方正平建國後回鄉探親,弟弟拿出兩塊銀元,將軍失聲痛哭 正文

開國中將方正平建國後回鄉探親,弟弟拿出兩塊銀元,將軍失聲痛哭

来源:股戰而栗網编辑:吉雪萍时间:2025-07-05 08:32:48

1949年8月,程潛、陳明仁等國民黨軍政大員率領駐湖南的37名國民黨將領宣布起義,湖南和平解放。隨後,起義部隊約六七萬人集中到瀏陽整訓,當時這支部隊仍保留國民黨軍隊的舊作風,紀律鬆弛,軍民關係、官兵關係都很壞。為了讓起義部隊盡快融入到解放軍序列中,整編和改造迫在眉睫。

開國中將方正平建國後回鄉探親,弟弟拿出兩塊銀元,將軍失聲痛哭

程潛、陳明仁

毛澤東主席為此三次電告林彪等第四野戰軍及華中軍區負責人,務必迅速抽調得力幹部領導這支部隊的改造。林彪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時任五十八軍政治委員的方正平。當時,方正平正率部在河南剿匪,接到命令後即刻趕到武漢華中軍區,林彪下達命令堅決果斷,沒有任何回旋餘地。

就這樣,方正平帶著工作團在漢口坐船,過長江、穿洞庭、沿湘江南下,於9月底到了瀏陽。方正平在紅軍時期就是政工幹部,從連指導員做到解放軍的軍政委,有著豐富的政治工作經驗。到了起義部隊後,工作也做得有聲有色,既讓下層官兵感受到了溫暖,也讓高級將領感受到了尊重。

10月20日,第四野戰軍奉中央軍委命令,將這支部隊正式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兵團,陳明仁繼續擔任司令員,湖南軍區副政治委員唐天際兼任政委,方正平則擔任政治部主任。到1950年秋天,部隊整訓完畢,準備開赴西南剿匪,方正平的工作取得階段性的勝利。此時,在他的心裏,開始泛起越發濃烈的思鄉之情。

開國中將方正平建國後回鄉探親,弟弟拿出兩塊銀元,將軍失聲痛哭

方正平

方正平的老家在湖南平江長壽街,從瀏陽騎馬過去不過半天時間,他多麽想回家去看一眼,看看自己日夜思念的母親和養母,不知他們是否還在人世。可他卻在一年多時間裏,從未抽暇離開工作崗位,回家看上一眼。直到部隊馬上就要開拔,方正平才在陳明仁、唐天際的再三催促下,方正平才終於策馬向平江奔去。

一路上,方正平看著已完成土改的家鄉人民,正喜氣洋洋地收割屬於自己的勞動果實,心裏格外舒暢。然而,想起自己離家已經20年,又免不了近鄉情怯,思緒在腦海裏翻滾。方正平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在被壓迫的舊社會,一家人辛勤勞動,卻終日過著吃不飽的日子。17歲那年,方正平參加了農民自衛軍,參加了十萬農軍撲城平江的行動。“撲城”失敗後,在軍閥的強烈反撲下,方正平被迫脫黨。

1930年,21歲的方正平瞞著家人參加了紅軍,不久後便重新入黨。部隊轉戰湘鄂贛數月後,於當年8月回到平江長壽街一帶休整。一天,方正平穿著軍裝,英姿挺拔出現在了母親麵前,思兒心切的母親很是激動,拉著方正平的手說個沒完。平靜下來後,母親卻隻是鼓勵方正平在部隊好好幹,什麽時候都不要忘了這個山溝溝。方正平聽了熱淚盈眶,將攻占長沙後部隊發的兩塊銀元放在母親手裏,便回部隊去了。

離別時,方正平抹著淚對母親說:“我會常回來看您的。”不成想,這一別竟是20年。方正平跟隨部隊到了中央蘇區,經曆了五次反圍剿鬥爭,隨後踏上了長征之路,轉戰到了陝北。之後又曆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新中國成立,20年就過去了,方正平也已年過四十。

開國中將方正平建國後回鄉探親,弟弟拿出兩塊銀元,將軍失聲痛哭

平江長壽街老照片

在當時,蔣介石反動派厲行白色恐怖,尤其像平江這樣的革命老區,先後出現過農軍撲城、秋收起義、平江起義,各路反動勢力瘋狂反撲,很多老百姓或背井離鄉,或到山上躲藏。方正平很難想象,在那樣的情況下,像他這樣一個革命者的家人,會麵臨怎樣的處境。

想到這兒,方正平不由得快馬加鞭,不多時就進入那個熟悉而陌生的村子。一進門,方正平就急切地呼喊著母親,然而尋遍了每一間屋子都未見著,心裏頓時忐忑不安起來。就在這時,方正平的弟弟妹妹等人聽說哥哥回來了,都趕緊跑了過來。他們告訴方正平,母親跟養母早在多年前已經雙雙去世,臨終前都曾呼喊方正平的名字。

就在方正平悲傷之時,弟弟從裏屋拿出來兩塊大洋,那正是方正平20年前交到母親手裏的那兩塊。弟弟將大洋遞了過來,哽咽著說道:“你走後,媽媽天天看著它發呆,臨終前一再交代,再苦再難,這兩塊銀元也不能花。”聽到這些話,方正平再也控製不住了,在弟弟妹妹麵前失聲痛哭。

“你在部隊好好幹,什麽時候都不要忘記咱這個山溝。”臨別時母親的話又在方正平耳邊回響,當她接過那兩塊大洋時,顯得是那樣的自然。那天,母親跟他說了很多話,卻似乎看不出太多的離愁別緒,母親隻是鼓勵他在部隊好好幹,反而是21歲的方正平抹了眼淚。在方正平這20年的記憶中,母親都是那樣的剛毅,可當弟弟拿出那兩塊銀元時,方正平什麽都明白了。

開國中將方正平建國後回鄉探親,弟弟拿出兩塊銀元,將軍失聲痛哭

左起:來光祖,張漢丞,齊勇,肖頸光,周希漢,方正平

收起悲傷後,方正平讓弟弟領著自己到了母親跟養母的墳前,他磕了頭,然後肅立在墳前久久不願離開,他的內心充滿了自責。這也是作為一個革命者的無奈,有太多像他這樣的人,為了革命拋家舍業,千千萬萬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自己的家卻已不複往日了。從那以後,方正平每次回家,都要到父母和養父母的墳前掃墓。

雖然已經無法再見到母親,讓方正平很是遺憾,但回到闊別20年之久的家鄉,他內心還是非常激動。而對於方家人來說,窮了好幾輩子,有一個當大官的家人榮歸故裏,也全都覺得臉上有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想法,也自然而然出現在這個大家族不少人的心裏。

弟弟方良富及幾個堂弟都找到了方正平,提出的要求幾乎都隻有一個,幫他們在外麵找一份工作。潛台詞就是,他們不願意再麵朝黃土背朝天當農民了,希望能有一份輕鬆而體麵的工作。在他們眼裏,自己的哥哥當了那麽大的官,這麽點小要求不就一句話的事麽。

然而,弟弟們眼中的小事,在方正平看來,卻是天大的大事。他心想:我南征北戰20年,是為了全國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現在當了黨的幹部,也隻有為人民服務的義務,絕沒有為親人某好處的權力。他非常嚴肅地對弟弟說:“家裏有困難,我會盡自己所能接濟,但讓我幫你們安排工作,我沒有這個權利,請你們諒解。希望你們好好在家勞動,擁護政府,教育好子女,他們可以憑自己的本事,將來更好地為革命做貢獻。”

開國中將方正平建國後回鄉探親,弟弟拿出兩塊銀元,將軍失聲痛哭

方家祖屋

在新中國成立後,黨的幹部中遇到親戚朋友索要好處的,方正平不是個例,絕大多數幹部都謹遵毛主席的教誨,不忘初心。毛主席自己每天都要處理大量這樣的信件,而他的態度基本都是婉拒,即便在老家跟主席最親的幾個堂表兄弟,也一直都是種田到老,沒有誰獲得過任何的好處。當他們有困難時,毛主席也通常是拿自己的工資或稿費,給予適當的接濟。楊得誌將軍最親近的姐姐,一直在老家生活,不滿五十便因病去世,外甥一直在家務農,後來到一個廠裏當了普通油漆工。這就是老一輩革命家的風範,真正做到大公無私。

在家住了幾天後,方正平回到了部隊,外甥方秋林跟著找到了部隊,求著讓舅舅給安排一個工作。這可難為了方正平,他當然是不願意開這個先例的,為自己親人謀私利的事,他實在是幹不出來。可是,這個外甥似乎也鐵了心要跟著舅舅幹,怎麽說他就是堅決不走,像一塊牛皮糖似的纏上了方正平。

方正平看著眼前這個外甥,突然靈機一動,對他說:“別的活你也幹不了,就到飼養場去喂馬吧。”方秋林見舅舅終於給自己安排了工作,滿心歡喜地走了。可幹了不到一個月,方秋林就主動辭職回老家去了。他逢人便說:“喂馬又累又無聊,還不如在家種地來得自在。”方秋林這一說,倒還幫了方正平的大忙,其他親友也大都放棄了找他安排工作的念頭。

像這些怕吃苦勞累的親友,方正平拒絕安排工作還情有可原,有時候遇到一些有工作能力的,方正平的“鐵麵無私”,就難免會讓家人心生不滿了。堂弟方求生是當地一個廚師,做的菜很合方正平的胃口,多次提出到部隊去給他做飯。方正平也很樂意,但考慮到組織上已經給他安排了炊事員,便始終沒有答應堂弟的請求。

侄孫方惠均是雜交製種技術人員,技術水平完全沒有問題,卻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能轉為國家正式職工。他想讓爺爺方正平給縣裏打個招呼,但方正平卻跟他說:“這事如果是別人,我可以出麵,你是咱自己人,我倒不能出麵了。”方惠均後來一直都是個農民,也因此對方正平始終心有怨氣。

1977年,侄子方和平到部隊看望伯父,曾對方正平說:“你為平江的發展,為父老鄉親做了那麽多的好事。可是我們家連同親戚30多戶,除了由您提供學費讀了師範學校,畢業後當了10多年鄉村教師的外甥熊筱清外,再沒有一個吃商品糧的。”方正平聽了,隻能笑著安撫侄兒:“鋤頭拿得穩,作田是根本啊!”

方正平對親人要求近乎嚴苛,對於平江的老百姓,尤其是烈士遺屬,卻是十分的關心。平江是革命老區,也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僅僅長壽街就素有五裏八將軍之稱。這裏曾發生“秋收起義”“三月撲城”“平江起義”“平江慘案”等重大革命曆史事件,為中國革命犧牲25萬優秀兒女,現登記在冊的革命烈士2.1萬人,占湖南省烈士總數的五分之一。

開國中將方正平建國後回鄉探親,弟弟拿出兩塊銀元,將軍失聲痛哭

平江烈士陵園

與方正平同時期參加紅軍的就有100多位,大多已經在不同時期犧牲了。方正平每次回家,都要到當年新兵上路的白岩村水口裏的草地上,緬懷那些犧牲的戰友。隨著年歲的增長,方正平對那些犧牲戰友的懷念之情越來越強烈,總想著能為他們及他們的後人做些什麽。

有一次,方正平在探望一戶烈士遺屬時,聽說烈士的身份遲遲得不到認定,隻是因為沒有部隊的通知和相關人員的證明。方正平聽著眼角濕潤了,這位戰友犧牲在長征路上,當時方正平就在一旁,眼睜睜看著他倒下,這樣英勇的戰士怎能不是烈士呢?於是,方正平立即趕到平江縣民政局,親自出具證明,當下便確認了這位同誌的烈士資格,並給家屬補發了所有的撫恤金。

方正平每一次回到家鄉,都會像這樣,到各位烈士家裏走走看看,了解一下有什麽困難。每一次他都是出錢出力,盡可能地當場幫助解決困難。因為平江是個貧困縣,烈士又比較多,撫恤金往往不能按時足額發放,方正平總是幫著多方奔走籌集。

1955年,方正平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但在他的心裏,永遠都還記著母親跟他說過的那句話:什麽時候都不要忘記咱這個山溝。不過做到多大的官,他都記得自己是這個山溝裏長大的放牛娃,每次回家,見到小孩子便分糖,碰上老弱病殘總要給點錢。路上遇到剛從田裏上來的泥腳杆子,即便身上還有牛糞的痕跡,方正平都要上前親切地握手。

鄉親們覺得他不像個大官,他總是說:“我是平江人民的兒子。”

開國中將方正平建國後回鄉探親,弟弟拿出兩塊銀元,將軍失聲痛哭

方正平跟人講述革命故事

1988年7月,這位“平江人民的兒子”回來參加平江起義60周年紀念和彭德懷元帥雕塑揭幕儀式等活動。當他回鄉時,看到孩子們仍在十分簡陋的教室裏上課,心裏很不是滋味,他跟村幹部說,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啊!村幹部表示,到了秋後,讓村民們每戶交點穀子,建一所新學校。

方正平立馬打斷了村幹部,他說道:“村民們也不富裕,就別讓他們再額外交糧了,還是我來想辦法吧。”已經年近80的方正平又開始多方奔走籌款,最後將自己家裏僅有的1.5萬元積蓄全都拿了出來。很快,新的學校就在村裏建立起來了。

方正平老將軍對故土的眷念,對家鄉人民的關愛,也讓他贏得了平江人民的尊重。1994年,方正平將軍在北京去世,平江各界群眾代表奔赴北京吊唁。1995年,根據方正平將軍生前遺願,骨灰回故土安葬,平江人民萬人空巷為他送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8.1705s , 13909.546875 kb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開國中將方正平建國後回鄉探親,弟弟拿出兩塊銀元,將軍失聲痛哭,股戰而栗網  

sitemap谷歌留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