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姓名人堂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作者
1、宋慶齡 民國時期傑出女性 (1893~1981) |
2、宋玉 [春秋戰國] 中國古代十大美男 |
3、宋慈 [宋]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之祖 (1186~1249) |
4、宋琪 [宋] 宋朝宰相 (917~966) 宋琪(917年-996年10月25日),字叔寶,幽州薊(今北京大興)人。契丹會同四年(941)中進士,署壽安王侍讀。趙延壽節鎮幽州,辟為從事。趙讚領河中節度,署為記室。周世宗征淮南時,從趙讚出征,以功特加散大夫。宋初,趙讚連移壽陽、延安二鎮,皆引為從事。乾德四年 (966),召拜左補闕、開封府推官。後出知隴州。開寶九年,為護-節度判官。太宗即位,召補闕。太平興國三年(978),授太子洗馬,遷太常丞……[詳細] |
5、宋� [唐] 唐朝宰相 (663~737) |
6、宋江 [宋] (?~1122) 宋江(?―約1122年),鄆城(今屬山東)人。北宋末年著名農民起義首領。曾率為數不多的起義軍“轉略十郡”、“橫行齊魏”、而“官軍數萬無敢與抗”,震撼了宋王朝的腐朽統治。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施耐庵,據此寫成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作《水滸傳》,流傳甚廣。在《水滸傳》中,宋江被寫成行俠仗義的“及時雨”和替天行道的“呼保義”,在民間很有影響。宋代自趙匡胤開國以來,一直舉行對外屈辱、專力防內的政策,政權、財權和……[詳細] |
7、宋本 [元] (1281~1321) 宋本,大都(今北京)人。字誠夫。生於元至元十八年(1281),卒於元元統二年1334)。元至治元年(1321)左榜狀元。授翰林國史院修撰。宋本自幼聰穎出眾,日夜苦讀經史、以圖貫通。隨父親和王奎文學習性命義理之學,造詣日深。他擅長古文,措辭必由自撰,峻潔刻厲。到了40歲,他才隨父親從江陵返回幽燕故地――北京。在至治元年,得中狀元,授翰林國史院修撰。泰定元年(1324),宋本任監察禦史。首先,他-逆臣……[詳細] |
8、宋繇 [唐] 十六國時期政治家、著名學者 (361~439) 宋繇(361―439),字體業,敦煌人,十六國時期西涼、北涼的政治家,著名學者。名門之後,西涼建立者李�同母異父兄弟。自幼以孝道聞名鄉裏,立誌重振衰落的家門,發奮讀書,博涉經史。先後出仕後涼、北涼政權,舍棄了無能的君主段業,投奔李�,李�在宋繇的鼓舞下自立為主,建立西涼。李�死前以宋繇為主,建立西涼。李�死前以宋繇為顧命大臣,輔佐其子李歆,然李歆剛愎自用,不納良言,終被北涼沮渠蒙遜所滅,其後宋繇再……[詳細] |
9、宋弘 [漢] 宋弘(生卒年不詳),字仲子,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父親宋尚,西漢成帝時做過少府,漢哀帝即位後,因不願意依附佞臣董賢而獲罪免官。宋弘在西漢哀、平時期即做了侍中;王莽新朝時任共工(即少府)。赤屬軍攻入長安,曾派使者請他為官,宋弘行至渭橋,自己投水,家人救起後裝死而免。公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政權,任命宋弘為太中大夫。第二年二月,又讓他接替王梁任大司空之職,封�邑侯,後改為宣平侯。他生性溫和,……[詳細] |
10、宋準 [宋] 杞縣五狀元 癸酉科考官為翰林學士李�,擢宋準為第一名,貢士徐士廉擊登聞鼓,狀告李�在錄取上徇私用情。太祖震怒,親召宋準於殿上複試。太祖見宋準相貌英俊,聰敏迅捷,非常讚賞,認為就應是這樣的人奪魁,遂複欽定宋準為第一。此後,省試之後再加殿試,成為製度,曆元、明、清未改,宋準便成為宋朝殿試產生的第一位狀元。開寶八年(975),宋準受詔修定諸道圖經。不久,又奉命出使契丹。第二年,南平軍改為南平州,宋準為知州,加著作佐……[詳細] |
11、宋之繩 [明] 宋之繩自幼就跟隨父親在京城生活。7 歲開始正式求學於表伯吳同宇,學駢對,有“魚吞月影蝶舞風光”之句。這一年的冬天,賀中泠尚書拜訪宋家,得知宋之繩會駢對,於是口占一句“楊柳外曉風殘月。”宋之繩馬上應到:“芙蕖際初日輕霞。”賀尚書十分讚賞。宋之繩8歲跟表兄學作八股文。十幾歲時,文章已可以寫得奔放有致,在京城小有名氣。崇禎六年(1633)鄉試落第,宋之繩大病一場,險些送命。崇禎八年(1635)與好友錢偉……[詳細] |
12、宋庠 [唐] 宋朝宰相,杞縣五狀元 (996~1066) 宋庠(996-1066),字公序,宋代人,初名郊,為避“宋交”之諱改名宋庠。祖籍豐邑,曾祖宋駢遷雍丘,居雙塔村。 庠出生於世代名宦之家,家教優越。北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他與弟祁同赴京參加進士考,禮部定庠為第三,祁為第一。章獻太後改庠為第一,召試後授職直史館,-《起居注》,再升左正言,因爭論郭皇後被廢不當事,被罰款並改任審判院長官,時密州地霸王�違反禁令私自釀酒,其鄰父子4人去其家搜查,王指使……[詳細] |
13、宋祁 杞縣五狀元 (998~1062) 宋祁(998~1062) 宋代史學家、文學家。字子京。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天聖初(1023)與兄宋庠同舉進士,當時稱為二宋。累遷同知禮儀院、尚書工部員外郎,知製誥。又改龍圖學士、史館修撰。修《新唐書》,為列傳 150卷。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諡景文。宋祁曾自為墓誌銘及《治戒》,自稱學不名家,文章僅及中人。《郡齋讀書誌》說他的詩文多奇字。《四庫全書總目》則認為:晁公武殆以祁撰《唐書》,雕琢□削,務……[詳細] |
14、宋琬 [清] 清初著名詩人 (1614~1674) 宋琬(1614~1673)字玉叔,號荔裳。萊陽(今萊陽市)人。清初著名詩人,與安徽宣城施閏章齊名,有“南施北宋”之稱。宋琬出身於一個官宦之家,其父宋應亨,明末進士,累官至吏部郎中。宋琬自幼聰敏好學,才華出眾,應試縣、府、道皆名列榜首。清順治三年(1646)鄉試亞魁,翌年中進士,授戶部河南司主事。後升調吏部稽勳司主事。其廉潔奉公,辦事精明,1 654年出任隴西右道僉事。到任不久,秦州發生地震, 數萬……[詳細] |
15、宋微仲 [春秋戰國] 宋國第二位國君 宋微仲,子姓,宋氏,名衍,又稱仲衍,微子啟之弟,帝辛之兄。宋國第二位國君。宋微仲去世後,其子稽繼位,是為宋公稽。《史記・宋世家》,微子啟本來是商王帝乙首子(大兒子),紂的庶兄。周成王時周公奉命平三監之亂,“乃命微子開(啟)代殷後,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國於宋……微子開(啟)卒,立其弟衍,是為微仲。”同書《三代世表》也說仲衍是“啟弟”。《世家》的記載可與幾種古籍對照。《呂氏春秋・當務》說:……[詳細] |
16、宋繼郊 [清] (1818~1893) 宋繼郊(1818~1893),字述之、術之、樹之,號梅花道人、木雁道者,開封府祥符縣(今開封市)人,生於城內旗纛街。道光十三年(1833),在私塾讀書。道光十四年,由童生考取為廩生,被拔入開封府學。道光十六年,至河南大梁書院就學於江南著名學者錢儀吉。道光十七年,在大梁書院開始編纂《梁苑誌餘》一書。道光十九年,在大梁書院輯鈔《東京夢華錄》中資料。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六日,黃河在開封城北張灣村決口,洪水……[詳細] |
17、宋東甫 [清] 魯南教育家 (1891~1794) 宋東甫,山東嶧縣旺莊村(今屬台兒莊區澗頭集鎮)人,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農曆八月二十六日生,初名文範,後名文明,字東甫,祖居旺莊村,世代業農。其曾祖父宋廣遠,生性淳樸,謹言慎行,好善惡惡,是非分明,慷慨好義,常有舍己助人之舉,深受鄉人尊崇。其祖父宋鳳桐,富有家風,尤其重視子女的教育,所以其父宋玉美得以飽讀詩書,為鄉儒之翅楚。宋玉美,字蘊香,耕讀治家,持正不阿,為鄉裏之重望,對子女的教育不遺餘力……[詳細] |
18、宋子仙 [南北朝] (?~550) 宋子仙(?-550年),侯景部將,侯景之亂時被殺。太清三年(549年)十一月,侯景派宋子仙自吳郡攻錢塘(今浙江杭州南),戴僧逖投降。侯景聞江夏空虛,使任約、宋子仙率精騎四百偷襲,郢州刺史蕭方諸被俘,鮑泉被丁和捶死。侯景入據江夏。宋子仙率軍一萬人,直攻巴陵(今湖南嶽陽),侯景隨後亦趕往巴陵,“緣江戍邏,望風請服”,非常得意。宜州刺史王琳隨王僧辯駐巴陵,宋子仙久攻不克。此時侯景軍中多病疫,又兼糧食告罄……[詳細] |
19、宋若憲 [唐] 唐代著名才女 (?~835) 宋若憲(?~835)字不詳,清陽貝州人,宋若莘四妹。其父宋廷�,為初唐詩人宋之問後裔,生一男五女,男獨愚不可教,而五女皆警慧,善屬文。宋若莘最長,次為宋若昭、宋若倫、宋若憲、宋若荀,皆稟性貞素,不願歸人,欲以學名家。若莘誨諸妹若嚴師。貞元中,李抱真表其才,與諸姊妹並召入宮。常與君臣唱和,每有新作,滿朝曰“善”,時稱“五宋”。文宗時,代若昭司秘書。時諸姊妹均巳亡故,帝以若憲善屬辭,粹議論,尤見推重。……[詳細] |
20、宋時輪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 (1907~1991) |
- [第1頁]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最後一頁]
- [下一頁]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