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也有提過,電腦被鎖/崩潰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使用Windows官方的軟件重新安裝。但是這個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官方軟件會直接將係統盤所有數據全部清空(如果誤操作可能順便把文件盤也清掉了。)
這裏,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PE係統,以達到修複被鎖/崩潰電腦問題同時導出重要文件的目的。
除此之外,PE係統還有很多實用功能。例如係統備份和恢複、係統軟件卸載、硬盤分區修改等等。大家都可以了解一下,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
PE係統是什麽Windows Preinstallation Environment(Windows PE),Windows預安裝環境,是帶有有限服務的最小Win32子係統,基於以保護模式運行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及以上內核。它包括運行Windows安裝程序及腳本、連接網絡共享、自動化基本過程以及執行硬件驗證所需的最小功能。用於安裝、部署和修複 Windows 桌麵版(家庭版、專業版、企業版和教育版)、Windows Server 和其他 Windows 操作係統,而Windows PE並非為普通用戶可以正常使用的操作係統,多數用於開發人員及維修主主係統使用。
——摘自百度百科
簡單理解:PE就是一個儲存在U盤上的最簡化的Windows係統,任意一台電腦,不論其本身係統是否有問題,隻要從這個U盤啟動,就都能進入我們熟悉的Windows界麵,並進行最基本的係統操作和維護,包括修改原係統密碼、訪問原係統硬盤文件、備份和恢複係統等等。這一特性決定了PE係統是普通電腦用戶在係統發生問題時最簡單的搶救方式。
PE係統的下載WinPE初衷隻是方便企業製造自定義的Windows係統,因此市麵上並沒有而且不可能出售。
——摘自百度百科
並不存在完全官方正版的PE係統。市麵上的版本或多或少都有些更改。而每一個版本具體做了哪些更改,又是否存在垃圾軟件和病毒,我們並不清楚。
因此,盡量不要使用不明來源的PE係統。我這裏推薦的這個版本(微PE)算是風評比較好,此外我也試過沒有問題。
此處需要一個空的U盤,容量最好8G以上,最好16G左右,這樣既可以安裝好PE係統,還能存幾個鏡像,方便安裝係統時使用。當然,也需要一台可以正常使用的電腦。
本步驟會清除U盤中所有文件!!!!
雙擊打開PE程序進行安裝,選擇其他安裝方式,點擊安裝PE到U盤圖標(不要立即安裝進係統,否則是直接裝到目前的電腦中):
按照圖中的進行更改即可,U盤格式改為NTFS是因為很多係統鏡像大小是大於4G的,而隻有在NTFS格式下,U盤才可以寫入大於4G的文件。下麵三項可改可不改。
點擊立即安裝進U盤
等待製作完成,PE係統就安裝好了。
從PE係統啟動這一部分可以參考官方文檔:快速指引 | 微PE優盤使用說明書 (wepe.com.cn)
官方文檔更加詳細。
啟動PE係統的關鍵操作順序:
請將電腦關機,將U插入到電腦後開機,同時反複按下快捷啟動熱鍵(不同機型請查看下麵快捷鍵列表)進入啟動項列表。
組裝機主板 | 啟動按鍵 | 品牌電腦 | 啟動按鍵 |
華碩主板 | F8 | 聯想電腦 | F12 |
技嘉主板 | F12 | 宏基電腦 | F12 |
微星主板 | F11 | 華碩電腦 | ESC或F8 |
映泰主板 | F9 | 惠普電腦 | F9或F12 |
梅捷主板 | ESC或F12 | 聯想Thinkpad | F12 |
七彩虹主板 | ESC或F11 | 戴爾電腦 | F12或ESC |
華擎主板 | F11 | 神舟電腦 | F12 |
斯巴達克主板 | ESC | 東芝電腦 | F12 |
昂達主板 | F11 | 三星電腦 | F12或F2 |
Intel主板 | F12 | 華為電腦 | F12 |
傑微主板 | ESC或F8 | 索尼電腦 | ESC |
致銘主板 | F12 | 蘋果電腦 | 長按“option”鍵 |
注意:其它機型請嚐試或參考以上品牌常用啟動熱鍵
第二步:找到要啟動的U盤Legacy和UEFI是兩種啟動方法,一般而言新機器默認使用的是UEFI,這裏針對UEFI方法展開下麵文章。
原因:UEFI較新,且為默認使用,Windows11默認隻支持UEFI安裝。
局限:較老的電腦隻有Legacy啟動方式。參考官方文檔或自行搜索吧。
進入列表,如下圖:
在列表中通過方向鍵選擇U盤所在選項,一般會帶USB字樣或者是U盤的品牌名(Sandisk、Toshiba之類)。新機器有時候會支持UEFI Legacy啟動,則在這個啟動項中一般會出現兩個U盤的選項,一個是UEFI開頭的,另一個是不帶UEFI開頭的或叫Legacy的。我們選UEFI開頭的。敲擊回車可以進入U盤的PE菜單選擇界麵。
第三步:選擇一個合適的WinPE係統版本進入稍作等待,會出現以下界麵,一般選默認第一個Win10PEx64就好,敲擊回車進入係統:
稍作等待,就可以看到我們熟悉的Windows界麵了。
參考:
轉自kermsite.ml/index.php/archives/125/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