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

今日更新消息 原油風險偏好回升

  期貨日報  

今日更新消息 原油風險偏好回升

  作者:肖彧

  美聯儲加息塵埃落定

  結合原油當前依然處在強現實的狀況,筆者預計油價近期以反彈為主,後市可繼續關注9月美聯儲加息預期變化。

  美聯儲7月加息塵埃落定,最終結果為市場預期較為一致的加息75個基點。隨後鮑威爾在發言中提到,美聯儲已經注意到消費和生產活動放緩,並提到後續加息幅度可能放緩,偏“鴿派”的言論使得市場風險偏好得以回升。

  原油強現實依然存續

  原油強現實主要體現在現貨溢價堅挺、供應端後繼乏力以及實際庫存仍在下降。

  首先,布倫特原油自6月中旬見頂以來,最大回撤超過30美元/桶,但同期布倫特原油M1和M3的價差反而從5.5美元/桶附近衝至7美元/桶上方。這意味著短端實物的流動性在收緊,行情下跌更多是交易連續加息後遠端需求的下降。此外,米德蘭與庫欣地區的WTI原油價差以及LLS原油和WTI原油價差明顯走擴,顯示美國煉廠願意為了搶購現貨原油支付更高昂的便利收益。

  其次,供應端後繼乏力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長期以來,OPEC+的原油產量無法接近配額指標,拜登的沙特之行近乎顆粒無收,這些信息更多體現出OPEC+的剩餘產能捉襟見肘。除去一些國內長期戰亂以及被美國禁止出口的石油生產國,OPEC+的有效剩餘產能或不到250萬桶/日。因此,討論減產協議結束後各國行動方針的OPEC+8月會議顯得尤為重要,市場急需從中捕捉到主要產油國短期可以增加的供應彈性。不過,總體而言,在沙特下一次增加產能要等到2024年、美國原油增產預期每況愈下的背景下,飽受高油價困擾的市場在供應端能夠尋找到的安慰實在不多。或許,俄羅斯原油出口意外地沒有受到歐美過多的幹擾會成為下半年的驚喜。

  最後,各大機構普遍認為,第二季度全球原油庫存變化是累積。不過,這裏的庫存通常是指商業庫存,如果把戰略儲備庫存也計算在內,庫存曲線看上去就沒那麽美妙了。以拋儲最積極的美國為例,美國第二季度商業原油庫存增加1142.9萬桶,但戰略儲備庫存減少7255.2萬桶,總計原油庫存下降6112.3萬桶。從2008年1月以來新低降至2004年3月以來新低,說明原油第二季度是否累庫還有待商榷。

  雪上加霜的是,在最新一輪拋儲前,美國戰略儲備庫存約5.5億桶。而在10月拋儲結束後,預計隻剩下3.7億桶。美國作為IEA成員國必須保證至少90天淨進口量的石油庫存,按去年的數據換算下來約為2.9億桶。也就是說,在本輪拋儲到期後,美國實際可以靈活動用的剩餘戰略儲備原油隻剩下8000萬桶。也難怪美國白宮近日聲稱,將再釋放2000萬桶戰略儲備原油。同時宣布,沒有計劃在原定拋儲期限後繼續放儲。這意味著從11月開始全球原油供應將進一步收緊100萬桶/日。

  需求變化是市場主線

  根據EIA7月發布的報告估計,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同比將增加200萬桶/日。而根據OPEC7月發布的月度報告估計,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同比增量將達到270萬桶/日。如果一切按照OPEC的月度報告發展,那麽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將迅速填補全球原油剩餘產能空間。因此,需求端是後期市場最大的不穩定變量,它將高度依賴美聯儲加息路徑。

  從統計角度來看,原油需求與原油價格高低並沒有太大聯係,而是與實際GDP的聯係更緊密。無論是油價處於高位(2008年)還是油價處於低位(2020年),實際GDP環比與原油需求環比有著更密切的聯動關係。而單純的高油價在沒有破壞實際GDP的前提下,並不會對原油需求造成破壞(2011—2014年)。

  加息會對實際GDP產生直觀且顯著的考驗,在美聯儲1983年以來曆次快速加息的通道中,幾乎每一次加息都造成實際GDP走低,從而導致原油需求下降。因此,在處於美聯儲快速加息通道的下半年,交易加息預期相當於交易原油需求衰退預期,其力度與預期變化息息相關。而最終市場行情會根據實際消費以及供應量是否匹配進行演繹。

  就本次美聯儲加息而言,市場由於此前對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比較一致,所以並沒有特別需要修正的部分。隨後,鮑威爾發表的言論偏“鴿派”導致市場風險偏好上升。結合原油當前依然處在強現實的狀況,筆者預計油價近期以反彈為主,關注9月美聯儲加息預期變化。(作者單位:東吳期貨)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有话要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