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展望未來,手機行業將繼續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前行,5G技術將進一步深化應用,AI功能有望實現更智能化的突破,為用戶帶來更加個性化的體驗。
轉眼間,2024年已經成為過去。去年手機行業可謂風雲變幻,各大品牌你追我趕,新技術、新功能層出不窮。
比如,曾經在高端市場不可一世的蘋果,正麵臨華為的挑戰。手機的設計也不再一味追求曲屏和大屏,而是向著直屏、小屏回歸。手機的厚度雖然沒有變化,但電池容量卻飛速增長。
那麽過去一年,智能手機行業到底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熱點事件?這些熱點事件蘊涵著哪些深刻的發展趨勢?下麵,我們一起全麵複盤下2024年手機行業的十五大熱點事件。
1、手機行業走出寒冬,出貨量回暖
前幾年,大家都捂緊錢包,不舍得換手機。但手機的壽命畢竟有限,撐了幾年後,手機越用越慢,不換是真得不行了。
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發布的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為12.2億部,同比上升6%。雖然漲得不多,但好在終於不跌了。這一方麵是因為此前用機時間拉長,積蓄了巨大的換新潛能,另一方麵也與手機大幅升級有直接聯係。由於是升級的大年,很多手機的性能、續航、拍照等配置都很頂。
展望2025年,智能手機行業或將繼續穩步發展。IDC預計,2025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將達到2.89億,同比增長1.6%, 未來幾年出貨量保持穩定。
2、直屏複興,未來更多機型將“棄曲投直”
近年來,手機圈關於直屏與曲麵屏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歇。去年,直屏黨迎來了大勝,OPPO、小米、榮耀等廠商的旗艦手機清一色采用直屏設計。
比如,小米15搭載6.36英寸直屏,1.38mm超窄四等邊,亮屏後的視覺效果極為出色。屏幕素質也是頂級水準,采用定製M9發光材料,配合獨特的雙微腔結構,提升光譜集中度,使得發出的光色彩更純淨、能量更集中,率先實現了多場景3200nits亮度的“真陽光屏”。
雖然直屏看上去不再炫酷,但使用體驗非常出色,不用再擔心誤觸問題了。由於消費者市場喜聞樂見,博主“數碼閑聊站”爆料稱,今年更多旗艦手機都將“棄曲投直”。還沒換機的直屏黨,可以準備攢錢了。
3、小屏旗艦層出不窮,單手掌控力極佳
去年不光直屏複興,小屏旗艦也開始成為主流。比如,小米15和vivo X200 Pro mini的屏幕尺寸都隻有6英寸左右,單手使用也有很強的掌控力。
結合市場數據,也能看出消費者確實更喜歡小屏旗艦。目前,小米15係列共賣出了176萬台,定位為“小屏旗艦”的標準版占比為64.2%。
由於小屏旗艦市場表現出色,接下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廠商推出小屏旗艦手機。網絡上的資料顯示,發布Find X8 Ultra時,OPPO還會推出Find X8 mini,打造思路與vivo X200 Pro mini比較類似,不會因為是小屏機型就閹割配置,而是在確保足夠的配置下,提供小尺寸的便攜性和出色手感,定位上比Find X8標準版更高。
4、旗艦機普及衛星通信技術,但並不標配
前幾年,還隻有少數手機支持衛星通信技術。2024年,越來越多的旗艦開始支持衛星通信。比如,vivo X200 Pro和OPPO Find X8 Pro都支持衛星通信功能。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衛星通信功能並非標配,都隻有頂配特別版機型才支持,需要加幾百塊錢。其中OPPO Find X8 Pro衛星通信僅提供16GB+1TB版,售價相較普通版高300元。
對於大部分網友來說,這個功能吸引力並不是很強,畢竟日常生活就是公司-家兩點一線,手機用爛了,可能都不會用一次衛星通信功能,多花幾百塊錢,確實不值。
5、芯片性能飆升,高端手機紛紛漲價
由於高通和發哥去年都擠爆了牙膏,旗艦芯片的性能都大幅提升。比如,驍龍8至尊版的CPU單核性能提升了45%。得益於此,很多旗艦手機的安兔兔跑分突破了300萬。
不過處理器性能飆升也不是沒有代價,由於製造成本更高,大部分旗艦手機的價格都直線飆升。小米15就漲價500元,起售價就來到了4499元。無獨有偶,與之前的一加12相比,一加13同規格版本也漲價200元。
不過由於漲價帶來的性能提升是實打實的,因此,消費者並未冷眼看待旗艦手機。“數碼閑聊站”爆料稱,截至2024年第51周,vivo X200係列銷量約95萬台、OPPO Find X8係列銷量約81萬台、小米15係列銷量約176萬台、榮耀Magic 7係列銷量約49萬台、華為Mate 70係列銷量約90萬台。
6、華為手機強勢複蘇,重返TOP 5榜單
2023年9月推出Mate 60後,華為手機終於回歸正軌,正常更新。去年華為相繼推出Pura 70、Mate 70等旗艦手機以及暢享70 Pro、nova 13等中端手機產品。
由於這些產品極具競爭力,華為手機的銷量節節攀升。IDC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增長42%,占據15.3%的份額,排名第三。
直到今天,華為Mate 70還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相信不少小夥伴已經開始準備搶購Pura 80了。網絡上的資料顯示,華為Pura 80係列手機擁有兩種屏幕設計,分別為6.6英寸的直屏和6.8英寸的曲麵屏,預計標準版為直屏,高配版為曲屏。拍照方麵,華為Pura 80係列手機將搭載全新的國產主攝鏡頭和長焦鏡頭,其中主攝或為國產CMOS廠商豪威的傳感器,具體型號為OV50K。
7、iPhone中國區銷量暴跌,蘋果無奈降價求生
由於高端手機市場空間有限,華為手機銷量不斷,蘋果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2.3%,連續四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然而,iPhone出貨量卻同比下滑2.6%,跌出了TOP 5榜單。
不得已,蘋果屢屢降價。比如,2025年開年,蘋果就開始降價促銷,1月4日-7日舉辦“叱吒福利”新年促銷活動。活動期間,消費者在蘋果官網選購iPhone 16 Pro或iPhone 16 Pro Max可立省500元;iPhone 16或iPhone 16 Plus可立省400元;iPhone 15或iPhone 15 Plus可立省300元;iPhone 14或iPhone 14 Plus可立省200元。⠀
考慮到過去幾年iPhone創新力匱乏,標準版至今仍不支持120Hz高刷屏幕,蘋果中國區銷量不佳,也算是罪有應得了。
8、手機廠商擁抱大模型,AI功能成標配
要說這兩年科技行業最大的風口,AI說第二,絕對沒人敢說第一。去年手機廠商除了內卷性能,也開始擁抱AI技術,為自家的手機加入了AI消除、AI去反光、AI通話等功能。
手機企業積極探索AI技術,主要是為了滿足用戶需求。AI消除、去反光等功能能讓用戶輕鬆拍出高質量照片,提升用戶體驗。其次,市場競爭激烈,AI技術成為新的差異化競爭點。通過加入AI功能,手機廠商能吸引更多消費者。
展望未來,手機行業的AI技術將更加深入發展。一方麵,AI在影像方麵會持續進化,如實現更逼真的夜景拍攝和視頻特效。另一方麵,AI將在係統優化中發揮更大作用,例如智能預測用戶行為來優化資源分配,使手機運行更加流暢,甚至在隱私保護、健康監測等領域也會有更多突破。
9、蘋果加入AI大戰,國行版蘋果智能難產
眼看著國產手機廠商內卷AI技術,蘋果也沉不下氣了,2024年6月舉辦WWDC開發者大會的時候,終於加入AI大戰,推出了蘋果智能功能。
據了解,蘋果智能可幫助用戶校對文本和提供緊急郵件摘要、優先置頂推送、生成創意圖片等。該功能僅兼容iPhone 15 Pro、iPhone 15 Pro Max,以及四款iPhone 16機型。
不過遺憾的是,蘋果智能暫不支持中國市場。蘋果官方宣稱,中文、英語(印度)、英語(新加坡)、法語、德語等更多語言支持將在未來一年中陸續推出。要知道,國產安卓手機的AI技術都迭代幾輪了,iPhone討人嫌不是沒有道理的。
10、國產手機率先進入5.5G時代,速度提升10倍
這兩年網絡技術發展可太快了,5G還沒習慣呢,5.5G就來了。2024年的大部分旗艦手機,都支持5.5G網絡。官方資料顯示,5.5G基於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進行演進和增強,因帶寬提升,並且延遲更低,或將革新VR/AR、車聯網等技術。5.5G的下行速率將提升10倍達10Gbps,上行速率將提升至1Gbps,聯接數將達1000億。
5.5G網絡在手機行業有廣闊應用前景。它能實現超高速下載,讓大型文件秒下。超低時延可助力雲遊戲流暢運行。高精度定位可用於導航與基於位置的服務。還能支持海量物聯網設備連接,使手機成為智能家居等控製中心,開啟全新智能生活。
不過由於下載速度更快,相信很多網友也希望5.5G網絡的使用成本有所降低。不知道等5.5G網絡全麵商用後,三大運營商的網絡資費會不會有所下調。
11、純血原生鴻蒙推送,手機係統三足鼎立
隔壁蘋果家的iOS 18係統縫縫補補又一年,華為的鴻蒙係統卻大跨步向前。去年一季度,華為鴻蒙係統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達到了17%,超越iOS,成為第二大手機操作係統。
2024年10月,華為又一鼓作氣,推出了不再兼容安卓應用的純血鴻蒙係統,這是中國首個實現全棧自研的操作係統,標誌著中國在操作係統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純血鴻蒙商用意義非凡。在技術層麵,它實現了操作係統的自主可控,徹底打破歐美長期以來的技術壟斷,為我國數字產業築牢安全根基。從用戶體驗出發,鴻蒙係統具備流暢性、安全性、智能交互性等優勢,能夠帶來更加穩定、高效的使用感受。
不僅如此,純血鴻蒙商用極大地推動了萬物互聯的發展,為智能家居、智能出行等多領域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撐。在產業生態方麵,繁榮了鴻蒙生態,吸引大量開發者入駐,為他們提供廣闊的創新機遇,從而推動中國軟件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12、華為首創三折疊屏手機,價格高達2萬元
去年華為不止發布了純血鴻蒙係統,還推出了全球首款三折疊手機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這款產品采用“Z”字形三折形態,擁有10.2英寸內屏,展開狀態下觀影,沉浸感遠超雙折疊手機和傳統直板手機。
續航方麵,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搭載全球最薄矽負極大容量電池,容量為5600mAh,薄至1.9mm。充電方麵,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支持66W有線快充、50W無線超級快充。
不過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的價格也是真貴,起售價2萬元,維修時的全新屏(優惠價)高達7999元,都夠換台iPhone 16了。咱們還是安心等等紅米的三折疊手機吧。
13、電池技術迎來突破,大電池手機屢見不鮮
去年手機的電池跟打了雞血似的,一個比一個大。比如,真我Neo7搭載了7000mAh電池、紅魔10 Pro+搭載了7050mAh電池,容量堪比充電寶。
這主要是因為,手機電池材料有所創新,采用了矽碳負極,理論比容量高達4200mAh/g,約為石墨的10倍,從而大幅提高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比如,OPPO冰川電池的負極矽碳含量達到行業最高的6%,能量密度高達763Wh/L。
不過新材料也有問題,那就是循環壽命會降低。矽基負極的循環壽命為300-500次,遠低於石墨負極的1500次以上。不知道采用矽碳負極的手機,還能不能讓大家做“釘子戶”。
14、折疊手機市場趨冷,更新節奏變慢
很多喜歡折疊屏手機的小夥伴,或許都對去年手機行業很失望,因為大部分廠商都沒有推出折疊屏新品。
這或許是因為行業趨冷。根據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期發布的報告,預計2024年中國的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將達到910萬部,同比增長約2%。
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折疊屏手機還存在不小的短板。首當其衝的是價格層麵,相較於傳統直板手機,折疊屏手機因複雜的折疊結構設計、高昂的屏幕製造成本,使得售價居高不下,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續航方麵,受限於內部空間布局與電池技術,即便增大電池容量也難以滿足折疊屏高功耗的需求,續航時間短的問題突出。此外,耐用性也是一大痛點,折疊屏的鉸鏈、屏幕反複開合易出現磨損、折痕等狀況,影響使用體驗與產品壽命 。
接下來,小米、OPPO、vivo都將恢複更新折疊手機,不知道這些新品能不能克服上述問題。
15、手機企業開始分化:有的要上市,有的已轉行
伴隨著手機行業不斷發展,去年手機廠商也開始分化。
發展得好的廠商,比如榮耀已於2024年12月28日依法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稱變更為“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股改完成後,榮耀將適時啟動IPO流程,進一步消息將在相應的過程中對外披露。
發展的不好的廠商,比如魅族,已不再專心於手機業務,2024年沒有更新旗艦手機,而是開始發力AR眼鏡、車機係統等新興業務。
相信隨著競爭愈發激烈,接下來,手機行業的寡頭效應將進一步顯現,未來或許隻有少數手機廠商可以存活下去。
總結:
2024年手機行業經曆了諸多變革與挑戰,整體出貨量實現了6%的同比增長,達到12.2億台,顯示出市場的逐步回暖。眾多品牌在技術創新與市場策略上各顯神通,直屏複興、小屏旗艦湧現,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偏好。芯片性能提升、AI 功能普及、5.5G網絡登場以及電池技術突破等,展現了行業在科技領域的持續探索。然而,行業發展也麵臨著一些困境,如蘋果在中國區銷量下滑,折疊屏市場增長乏力,手機企業在激烈競爭中走向分化。
在這其中,華為手機憑借Mate 60等係列產品強勢回歸,銷量大幅增長,重返行業前列,其推出的純血鴻蒙係統更是具有標誌性意義。與之相反,蘋果在中國市場遭遇困境,銷量下跌,不得不采取降價促銷策略。其他品牌如榮耀積極籌備上市,展現出良好發展態勢;魅族則轉型探索新興業務。各品牌在市場中的不同表現,反映出行業競爭的激烈與多元化。
值得欣喜的是,手機行業在技術創新方麵取得了顯著進展,如大電池容量、先進的影像技術以及高性能芯片等,但部分創新在市場應用中麵臨挑戰。例如衛星通信技術在旗艦機中的非標配情況,以及折疊屏手機的發展瓶頸,表明技術創新不僅要追求高端前沿,還需緊密貼合消費者實際需求,確保實用性與性價比。同時,行業的發展趨勢也促使企業更加注重差異化競爭,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基礎上,通過獨特技術或服務獲取競爭優勢。
展望未來,手機行業將繼續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前行,5G技術將進一步深化應用,AI功能有望實現更智能化的突破,為用戶帶來更加個性化的體驗。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將更加注重產品差異化與品牌建設,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同時,行業整合可能加速,資源將向優勢企業集中,推動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形成更加穩定的競爭格局。但企業也需關注消費者需求變化,在追求技術領先的同時,確保產品的實用性、性價比和用戶體驗,以適應市場的動態發展。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