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夜雨寄北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夜雨寄北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李商隱-李商隱的詩“夜雨寄北的題目夜雨寄北”是什麽意思?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是一首抒情詩。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後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語淺情深,含蓄雋永,膾炙人口,餘味無窮。 有人考證,以為此詩是作者於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間入東川節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時作。其時義山妻王氏已歿(王氏歿於大中五年夏秋間)。為此,以為此詩是寄給長安友人。但義山入梓幕,與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際,即使王氏仙逝居先,義山詩作在後,在當時交通阻塞和信息不靈的時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詩的內容看,按“寄內”解,便情思委曲,悱惻纏綿;作“寄北” 看,便嫌細膩恬淡,未免纖弱。
夜雨寄北的賞析
然而此愁此苦,隻是借眼前景而自然顯現;作者並沒有說什麽愁,訴什麽苦,卻從這眼前景生發開去,馳騁想象,另辟新境,表達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願望。其構思之奇,真有點出人意外。然而設身處地,又覺得情真意切,字字如從肺腑中自然流出。“何當”(何時能夠)這個表示願望的詞兒,是從“君問歸期未有期”的現實中迸發出來的;“共剪……”、“卻話……”,乃是由當前苦況所激發的對於未來歡樂的憧憬。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