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2月6日訊(編輯胡家榮)自2025年2月3日以來,港股市場迎來了一輪顯著反彈,表現尤為亮眼,其累計漲超8%。

與此同時,市場賣空力量逐步減弱。截至發稿,、恒生科技指數、恒生國企指數的賣空比例分別為14.48%、15.16%、14.67%。
這一波行情主要由AI技術突破和資金回流共同驅動,而國產AI大模型DeepSeek的橫空出世成為關鍵催化劑。
DeepSeek的技術突破與市場效應
DeepSeek作為國內首個在性能和成本效率上對標國際巨頭的大模型,春節期間發布的大模型在多項基準測試中超越OpenAI、Meta等公司產品,提振了市場對中國AI技術自主可控的信心。
DeepSeek的模型其具備低投入、高性能特征不僅衝擊了全球AI產業的算力依賴路徑,還帶動了港股科技股的估值修複,尤其是AI硬件、軟件及消費電子領域。
具體來看,自2月3日以來累計漲幅達20%,成為恒生科技指數領漲成份股之一;阿裏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也因AI應用場景的拓展預期而獲得資金青睞。
賣空比例回落反映市場情緒改善
以阿裏巴巴為例,該公司的賣空比例從2月3日的15.12%回落至2月6日的13.09%。同期的賣空股數從2085.38萬股降至769.29萬股。

以騰訊為例,該公司的賣空比例從2月3日的9.71%回落至2月6日的9.35%。同期賣空股數從272.21萬股回落至117.86萬股。

以中芯國際為例,該公司從2月3日的17.56%回落至2月6日的11.65%。同期的賣空股數從1637.20萬股降至1542.10萬股。

以小米集團為例,該公司從2月3日的27.53%回落至2月6日的21.53%。同期的賣空股數從3970.18萬股降至2728.64萬股。

這一變化表明,投資者對AI驅動的科技成長板塊的悲觀情緒有所緩解,交易邏輯逐步從硬件向消費端應用擴散。
後市展望
機構普遍認為,兩會前的政策真空期可能延續震蕩格局,但兩會釋放的財政刺激信號(如增量財政政策、地方政府發債加速)或成為市場突破的關鍵。中泰國際建議關注高股息能源、電訊板塊及AI產業鏈的國產替代機會。
天風證券指出,DeepSeek已將AI行情從硬件延伸至消費端應用,若未來出現消費級AI終端(如AI眼鏡、手機)的龍頭公司,或將開啟新一輪估值提升周期。當前配置建議仍以“紅利+科技成長”的杠鈴策略為主,兼顧防禦與進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