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山在哪兒(二郎山在哪)

二郎山在哪兒(二郎山在哪)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二郎山在哪,以及二郎山在哪兒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 河南二郎山屬於哪裏
  • 一江山,二郎山,三危山,四基山,五台山分別是哪幾個省?
  • 二郎山在哪?
  • 當年楊家將被困的二郎山是現在的什麽地方?有哪些曆史故事?
  • 二郎山在哪裏

Q1:河南二郎山屬於哪裏

河南的二郎山屬於河南省舞鋼市。二郎山景區位於素有“北國小江南”之譽的舞鋼市,地處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腹心地帶,是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有自然、人文景觀100餘處,集休閑度假、康體養生、會議培訓、戶外拓展於一體。因“二郎擔山趕太陽”而得名。

二郎山文化底蘊豐厚,道教文化源遠流長。景區三期開發以二郎神文化為主線,立足於核心資源,深挖旅遊潛能,力爭將景區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社會環境和諧、文化魅力獨特的全國休閑旅遊目的地。

Q2:一江山,二郎山,三危山,四基山,五台山分別是哪幾個省?

一江山在浙江,二郎山在四川,三危山在甘肅,四基山在山東,五台山在山西

Q3:二郎山在哪?

二郎山:位於四川天全縣境內,位於天全縣城西50公裏處,海拔3437米,距成都172公裏,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嶺,為自然地理的分界線。走318國道就會通過二郎山。1950年代《歌唱二郎山》聞名全國。


每年五月,杜鵑盛開,紅、蘭、紫、白交相輝映,此間不時飛來飛去的高原彩蝶使得她更顯絢麗。以陡峭險峻、氣候惡劣聞名於全國的二郎山,不僅是千裏川藏公路上的第一道咽喉險關,被人們稱為“天塹”,素有“千裏川藏線,天塹二郎山”之說。


這裏山勢雄偉,峰巒疊嶂,懸崖峭壁,古樹野花,千姿百態,飛瀑流泉。山溪淙淙,穿峽入穀,千回萬轉,莽莽林海之中有千餘種珍貴樹木,是珍禽異獸繁衍生息出沒戲水的樂園。


二郎山山高路險,原始生態環境保護很好,動植物種類繁多,山雄水秀,原始古樸,盤山公路險峻,夜行二郎山,數十道汽車燈光交錯輝映,在二郎山上形成數條巨龍騰舞,十分壯觀,冬日翻山更加艱險。現二郎山隧道通車後,昔日的盤山公路已是開發探險活動的好去處。


擴展資料


曆史文化


二郎山巍峨峻秀,挺拔險奇,與古麟州交相輝映,在蜿蜓跌宕的一千多米山脊上存有明清以來各種廟殿亭閣近百間(孔),其建築疏密相間,錯落有致,廟內壁畫、雕塑、石刻、題詞豐富多彩,


均有較高的藝術和曆史價值,每年農曆正月初八、四月初八、六月二十二是傳統的古文化廟會,在此期間,香火嫋嫋,商賈雲集,人潮似海,充分顯現了二郎山厚重的曆史積澱和豐富的人文景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二郎山

Q4:當年楊家將被困的二郎山是現在的什麽地方?有哪些曆史故事?

部楊家將,滿門皆忠烈。七郎八虎、十二寡婦征西、佘太君百歲掛帥等等流傳於民間楊家事跡,一直激勵著一代一代的愛國仁人誌士。


評書《楊家將》中記載楊老令公與遼國在二郎山陳家穀一戰,彈盡糧絕、筋疲力盡被俘虜後,絕食而亡,以身殉國。


二郎山大約是今天的山西寧武北,具體是哪座山,目前已經無從考證,畢竟年代太過長遠,但《宋史》、《遼史》當中對這場戰役都有著明確的記載。


曆史上真實的楊業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降將楊業


楊業最初是北漢劉知遠手下的大將,儀表堂堂、武藝高強,深得北漢劉崇、劉知遠兄弟二人喜歡,後漢高祖劉知遠賜楊業國姓,改名叫楊繼業。


後來,北宋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加快統一中原的步伐。與北漢交手的時候,楊業作為北漢的名將,主動承擔起戰鬥任務。但是屢屢敗仗,直到北漢滅亡,劉知遠降宋。楊繼業堅持不肯投降,隻有一座城池,仍然率軍頑強抵抗。


宋太祖趙匡胤念起忠義,請劉知遠書信一封招降楊業。楊業收到信後,伏地痛哭率領一城軍民投降北宋。


趙匡胤仍然授予楊業北漢時期的官職不變,下詔楊業改回自己祖籍姓氏。於是,楊業又重新使用楊姓,為北宋效力。


無敵將軍⠀


說也奇怪,楊業在北漢的時候,是一個從來沒有打過勝仗的將軍,在與北宋數次交戰中,以完敗收場。但是投靠北宋以後,其智謀得到無限發揮,楊業鎮守北漢故地,本身與遼相接壤。在與遼國數次交手中,次次打敗遼軍,被遼國軍隊成為“楊無敵”。遼國軍隊每次出征看到“楊”字旗,就趕緊避開鋒芒,說這哥們太狠了,咱打不過,換個地進攻。


監軍所害⠀


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時期,進行兩次伐遼。第二次伐遼的時候,一共派出三路大軍,以東路軍為主力,中路軍和西路軍配合。


楊業所在的是西路軍,由主帥潘美、副將楊業、監軍王侁三位統領。


東路軍和中路軍接連受挫,朝廷下詔命令西路軍趕緊撤退,並帶走已經占領的“雲州、朔州”等四座城池中的漢族百姓。當時這個任務十分艱巨,楊業的觀點是大軍先去2號城,防守,讓1號城趕緊撤退;然後去3號城讓2號城趕緊撤退;最後去4號城讓3號城百姓撤退,這樣至少能保住四分之三的百姓,對朝廷也算有個交代。


誰知監軍王侁不知兵,認為應該到四號城跟遼國決一死戰。楊業堅決反對。


此時,監軍王侁一句話徹底將楊業逼上絕路,王侁說“楊將軍素稱無敵,今日何來膽怯,難道有異心乎。


楊業本身就是降將,一聽王侁諷刺他,決定以死明誌。


與潘美、王侁議定自己去跟遼軍交戰,把遼軍引導陳家穀,潘美和王侁埋伏好,一舉殲滅遼軍。


誰成想,監軍王侁聽說東路軍和中路軍損失慘重,遼軍戰鬥力極其勇猛,撒丫子就跑了。


楊業邊戰邊退到陳家穀一看,連個弓箭毛都沒有。最終與遼軍激戰數日,筋疲力盡被俘,絕食而亡。


後來,朝廷聽說此事。把主帥潘美連降三級,監軍王侁革職充軍永不續用,看到此處王侁被懲治,也算是替忠勇楊業感到大快人心。


以上是筆者從《宋史》、《遼史》當中考證而來,應該是曆史上真實的楊業,而不像評書演義《楊家將》描述的那樣,後來楊業的幾個兒子都得到封賞,長子楊延朗繼續替父親守護北漢故地,如果有不妥之處,還請指正。

Q5:二郎山在哪裏

中國境內一共有8個二郎山,分別是河南省舞鋼市二郎山、陝西省神木縣二郎山、甘肅省岷縣二郎山、山西省沁縣二郎山、四川省天全縣二郎山、山東省淄博市二郎山、山西省大寧縣二郎山、陝西省延安市安塞二郎山。


1、河南省舞鋼市二郎山


位於素有“北國小江南”之譽的河南省舞鋼市,地處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腹心地帶,是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


有自然、人文景觀100餘處,集休閑度假、康體養生、會議培訓、戶外拓展於一體。因“二郎擔山趕太陽”而得名。


2、陝西省神木縣二郎山


位於陝西神木,因山體中部有兩處凸起,狀如駱駝雙峰,又名“駝峰山”。其海拔高度為1082米,素有“陝北小華山”的美稱,成為神木的標誌性景觀。


窟野河、禿尾河匯流於山前,雄偉的長城穿行於後。西邊沙石相間,一片鬆林,東麵石壁陡峭,鬆柏挺立。


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18年)明武宗朱厚照出巡路過神木縣,見此山形頗似案頭筆架,所以又賜名“筆架山”。


3、甘肅省岷縣二郎山


位於岷縣城南邊,地理位置優越,岷縣二郎山2010年重新維修,嶄新的麵貌但不失當年的高雅,二郎山全部采用石灰台階,從山底鋪向山頂。行走方便,吸引了大量國內遊客的觀光旅遊。


二郎山原名金童山,據誌書所記宋代此山上就已有“金童祠”。金童山對麵洮河之北岷山上有“玉女祠”,金童玉女,遙遙相對。二郎山之名則由最早在城南金童山上修建“二郎廟”而來。


4、山西省沁縣二郎山


位於沁縣境內主要包括二郎山、西湖公園、禦書樓(吳王典事跡陳列館)、北海漁村、圪蘆河水上公園等景點,以遊樂度假為特色。


5、四川省天全縣二郎山


位於四川天全縣境內,位於天全縣城西50公裏處,海拔3437米,距成都172公裏,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嶺,為自然地理的分界線。走318國道就會通過二郎山。1950年代《歌唱二郎山》聞名全國。


6、山東省淄博市二郎山


位於淄博源泉風景區,源泉村村南,海拔379米,南北走向,東麵臨河而立,懸崖峭壁,傲然淩空;南部地勢漸低,坦蕩寬闊。


從北望去,主峰山形下圓上尖,呈圓椎狀,遍山蒼鬆勁柏,荊木叢生,綠裝翠裹,密封山體。


7、山西省大寧縣二郎山


位於山西省大寧縣縣城的西南麵。屬大寧縣榆村鄉金疙瘩村。⠠二郎山山勢綿延起伏、氣勢雄偉壯觀。山間怪石嶙峋,有原始森林,有周朝文化遺跡,有恐龍蛋化石,山上泉水潺潺。


秋季,滿山紅葉綿延百裏,如火如荼。巍然聳立在二郎山之巔的“捎石”極具特色,從一麵看酷似驅除鬼邪的鍾馗,從另一麵看酷似秀麗清雅的少女。


8、陝西省延安市安塞二郎山


位於延河流域上遊的安塞縣西北部的蘆子關,安塞顧名思義就是邊塞之意,是陝北地區古代最主要的關隘之一。


二郎山道觀位於譚家營管委會沐浴村,背靠梁山山脈,麵向延河,俯瞰全村。公元2011年翻修道觀時,地下出土文物有三尊石像,經專家鑒定為宋朝,屬國家二級文物。由此可知二郎山道觀於宋朝就初具規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二郎山

關於二郎山在哪和二郎山在哪兒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二郎山在哪的詳細內容...

辛寶達
上一篇:穀歌微軟向特朗普就職典禮捐款200萬美元,附科技公司隨禮名單
下一篇:匯通能源2024財報解碼:剝離房地產開發業績後的戰略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