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吃鮑魚肉,好像鮑魚身體裏麵隻有一塊肥美的肉一樣,但其實我們吃的是鮑魚的幾個不同部位。
鮑魚可以食用的部位主要是腹足,上足,閉殼肌。鮑魚的腹足特別肥厚,為扁橢圓形,黃白色,大者似茶碗,小的如銅錢。腹足位於鮑魚身體下部,用於吸附與爬行。
鮑魚足肌的附著力相當驚人,一個殼長15厘米的鮑魚,其足地吸著力高達200公斤。在腹足之上,貝殼之下,還有一圈上足,像裝點鮑魚身軀樸實花邊,上足生有觸角,是鮑魚感知外部環境的部位。
和雙殼類通過關閉兩片貝殼躲避敵害的機製不同,來自腹足綱的鮑魚隻有一片貝殼,所以它們能做的事情之一是縮緊貝殼並將身體緊緊附著在岩石上,讓敵人無縫可入。
當縮緊貝殼時,它們的閉殼肌就發揮作用了。當然,鮑魚的閉殼肌並沒有扇貝那麽鮮明肥碩,它看起來隻是鮑魚肉身上的一塊凸起,質地上和腹足頗為相似。
上圖腹足上的“小圓”就是鮑魚的閉殼肌
A為上足, BC為腹足, DE為閉殼肌
如果吃鮮鮑魚的時候很細心,你會發現它們儼然是非常不同,而且對不同部位生食和熟食的感受甚至完全相反。
鮑魚肉當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而膠原蛋白含量與鮑魚肉的硬度成正比。按照膠原蛋白含量從高到低排序,上足>腹足>閉殼肌,所以生鮑魚肉中上足最硬,腹足次之,閉殼肌最軟。
熟鮑
但是,如果將鮑魚蒸煮幾個小時,就完全是另一個故事了。
膠原蛋白經過一段時間的加熱會變身為柔軟宜人的膠質。於是你會發現,吃熟鮑魚的時候,上足最軟,其次是腹足,閉殼肌最硬。
經過張姐介紹這麽多後,你能回答上來文章最初的問題了嗎?
舉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