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邊形有幾條高(平行四邊形麵積公式是怎麽推導的?知識點螺旋式學習過程詳解!)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學科。平行四邊形麵積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是屬於五年級上冊教學內容。小學平行四邊形學習過程呈螺旋式結構,圖形的學習都是從感知,操作開始先理解圖形的特征,再開始深入學習圖形的分類、麵積、體積的,這也是小學數學課程設置具有比較科學的連續性。比如從低年級的平行四邊形認知,垂直與平行的概念,麵積的概念到能正確畫出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然後再是平行四邊形麵積推導。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下麵就梳理下該知識點,也借此說明下小學平行四邊形學習的整個過程。供粉絲家長們參考!
螺旋式學習過程
① 認知(一二年級)
以下內容選自王老師一年級趣味數學專欄,以精美教學素材,助力孩子全方位啟智!
平行四邊形有4條邊,對邊相等,相對的邊是傾斜的,不一定嚴謹,但都是易於理解的描述。這些描述是基於年齡觀察特點的,所以更多是通過接觸生活中的各種形狀,先有個大致認知以及和其他圖形如長正方形的區別。
【學習建議】可以通過七巧板等,拚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最好的認知方法就是實際操作,這些都會化作孩子直接的日常數學經驗,特別是空間觀念,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二年級學過角後,可以測量下平行四邊形對角的大小。通過設置一個個數學小活動,讓孩子自己去探索發現。
詳細內容可以參考王老師一年級趣味數學~圖形的組合章節。
② 麵積認知(三年級)
了解什麽是麵積,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麵積如何求法。還有對於垂直、平行概念的認知。
平麵圖形的表麵大小叫做麵積
通過單位麵積格子,來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麵積公式推導。
④ 認識平行四邊形底和高(四年級)
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一點,向對邊做垂線,此點與垂足組成線段即平行四邊形的高;對邊(垂足所在)即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垂線,平行線等知識點還是有關聯的。
⑤ 平行四邊形麵積(五年級多邊形麵積)
這就是小學數學關於平行四邊形所有內容。學習新知識往往需要以往所學作為基礎,通過轉化,連接已學的知識點,更容易理解。比如長方形,正方形麵積,孩子已經掌握,我們通過把平行四邊形 → 長方形,即可得出麵積公式,推導如下圖:
有了推理方法,便可以延申到其他多邊形麵積推導,這就是舉一反三。
附小學麵積推導思維導圖。
結語概念和公式,不是靠死記硬背來學的。是孩子結合自身經驗內化後才能去理解和運用的。孩子的理解難點往往是對概念理解不夠透徹,所以要善於利用生活中豐富多彩的素材,多多鼓勵孩子去觀察,去操作,去推理。這樣真實的體驗不但能增強學習的興趣,還加深對於知識點的理解。
王老師一直建議對於公式要理解推導過程,借此問題,說明公式的理解是需要知識積累過程。而不是簡單的背誦公式:底㗩똀。特別是家長輔導孩子時,不要拿自己的知識積累來衡量孩子接受能力,如何讓孩子理解才是重要的。
歡迎關注王老師頭條號及數學專欄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輔導方法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