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團消息,據快速統計,上海港7月預計集裝箱吞吐量完成超430萬標準箱,創曆史同期新高。1-7月,全港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實現正增長。詳見↓
剛剛過去的7月,上海港夏日炎炎生產忙,據快速統計,預計集裝箱吞吐量完成超430萬標準箱,創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超16%,環比增長超13%;日均吞吐量接近14萬標準箱。
1-7月,全港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實現正增長。其中,盛東公司預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84萬標準箱,創單月曆史新高。
●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任務
上海港全麵推進數字化轉型發展,持續推動新科技賦能,積極推動實現“打造頂級樞紐港口、智慧綠色港口和安全韌性港口”目標。上港集團最大程度地保障跨省陸路集卡運輸的通暢,實現港口物流環節集卡運輸的閉環管理、人員互不接觸,確保碼頭生產運作的防疫安全性和道口通行效率。今年6月,上港集團再度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任務“大型集裝箱港口智能綠色交通係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通過實施方案論證。此外,“傳統集裝箱碼頭自動化改造創新性研究項目(二期)”以及“洋山智能重卡示範運營項目”等正在有序開展中。
●新路徑保障物流暢通
推動“公轉水”“公轉鐵”業務發展,優化綠色集疏運體係,通力保障貨運物流暢通。上港集團不斷豐富和完善長江、沿海、內河(ICT)等水路集疏運體係,持續擴大海鐵聯運內陸新站點,高效整合旗下物流資源,優化多式聯運物流路徑,並將港口服務前置至長三角區域港口和鐵路場站,切實提高綠色物流服務水平,有力保障貨運物流暢通。據快速統計,今年1至7月,預計浙北內河區域安吉港完成外貿重箱9.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3%;ICT項目水路累計完成5.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超135%;沿海區域獨山港和大豐港合計完成外貿重箱13.1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4.5%;蘆潮港海鐵聯運完成超27.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8%。
●東北亞空箱調運中心提前竣工
上海港積極探索港口服務新業態,鞏固深化上海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地位,著力提升國際航運中心服務能級。自2021年8月上海港東北亞空箱調運中心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掛牌成立以來,上港集團全力推進堆場建設工程,日前已提前竣工。東北亞空箱調運中心的建設有助於緩解因進出口箱量不平衡所導致的季節性缺箱問題,並通過水公鐵等多種空箱調運路徑輻射到長三角區域以及長江流域和其他沿海港口,有效降低綜合物流成本,助力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和港口航運綜合服務水平。今年3月,上海港完成國際航行班輪保稅LNG加注服務“中國首單”,截至7月底已開展LNG船加注同步作業9次。國際航行船舶保稅LNG加注服務的常態化運營,有助於上海港攜手航運企業踐行“雙碳”目標,完善港口配套服務功能,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綜合競爭力。
●加強與長三角區域港口的聯動合作
上海港承載著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重要功能,上港集團始終高度重視加強與長三角區域港口之間的聯動合作,積極主動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去年,“太倉服務中心”、“蕪湖服務中心”先後揭牌,建立了線上線下協同聯動的服務機製,掀開了長三角區域港口合作的新篇章。今年跨省跨港合作再發力,2月,隨著“連申快航”開啟加密進程,上海港與連雲港港邁出戰略合作新步伐,雙方將共同致力於提升滬連同港化效應,促推形成“東西雙軸聯動、沿海南北聯通”的長三角港航物流新格局;4月份,上港集團聯合太倉港管委會發布《滬太兩港關於合力提升水路保供保暢能力的通告》,製定相應的綠色通道、優先服務等措施,切實履行保供保暢重任;5月份,上海港東北亞空箱調運中心太倉分中心揭牌成立,為長三角區域城市以及長江沿岸其他地區企業持續輸送空箱資源,有效緩解用箱難問題;6月份,滬浙兩地正式簽署進一步深化小洋山區域合作開發框架協議,上港集團攜手浙江海港集團共同研究推進小洋山北作業區項目開發,共同努力打造全球港口新標杆。
資料:上海集團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