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下仍遭遇史上最熱1月:科學家徹底震驚了!
來源:財聯社
①上個月成為了史上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月,這一幕讓許多科學家大吃一驚; ②他們原本預計熱帶太平洋的拉尼娜效應能延緩近兩年來持續被打破的高溫記錄。
財聯社2月7日訊(編輯 瀟湘)上個月成為了史上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月,這一幕讓許多科學家大吃一驚——他們原本預計熱帶太平洋的拉尼娜效應能延緩近兩年來持續被打破的高溫記錄。
氣象學家通常用拉尼娜代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表溫度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自然出現的拉尼娜天氣現象,通常會導致全球氣溫降低,而在與之相反的厄爾尼諾現象下,全球氣溫則往往會升高。
但今年的1月卻違反人們的傳統直覺判斷。
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周四發布的報告,上月的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為13.23℃,比工業化前的平均氣溫高出1.75℃。這是自1940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月份。

英國倫敦大學地球物理和氣候災害榮譽教授Bill McGuire表示,1月份的數據令人震驚,坦率地說——令人恐懼。
他指出,“從(西班牙)瓦倫西亞洪水到洛杉磯災難性的山火,我認為毫無疑問,危險的、無所不在的氣候崩潰已經到來。而排放量仍在繼續上升。”
拉尼娜下仍反常更熱
負責監督哥白尼項目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氣候戰略負責人Samantha Burgess也表示,“1月是又一個令人驚訝的月份。盡管熱帶太平洋地區出現了拉尼娜現象,對全球氣溫產生了暫時的降溫效應,但過去兩年的創紀錄高溫仍在持續。”

(曆史上的1月氣溫,藍色為拉尼娜年份)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發現,盡管冰島、英國、愛爾蘭、法國北部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部分地區的氣溫低於曆史平均水平,但歐洲仍經曆了有史以來第二熱的1月份。
當月全球海麵平均溫度為20.78攝氏度,是繼去年1月之後有記錄以來第二高的月份。科學家們表示,雖然赤道太平洋中部變得涼爽,但“其他許多海洋盆地和海域的溫度異常高”。
英國雷丁大學氣候科學教授Richard Allan表示,“2025年初,全球大部分海麵仍然非常溫暖,這主要是人為變暖的結果”。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此前發布的報告,厄爾尼諾現象已於2024年5月結束,而弱拉尼娜現象於去年12月在赤道太平洋出現。
盡管12月出現了拉尼娜現象,但氣候變暖仍將加劇人們對氣候變化正在加速的擔憂,而美國等國家作為曆史上世界上最主要的汙染國,眼下卻撤回了減排承諾。
全球氣溫上升的主要原因仍是人類活動,特別是化石燃料的燃燒,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創下新高。除此之外,森林砍伐等因素也在加劇氣候變化。
哥白尼的專家警告稱,若不采取更為積極的應對措施,全球氣候異常現象將持續加劇。
在上世紀80年代曾敲響全球氣候變化警鍾的科學家James Hansen表示,盡管出現了拉尼娜現象,但今年的平均氣溫可能與2024年相似。
去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上升了1.5攝氏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