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2021年深圳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後服務經驗交流活動在位於光明區的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我市課後服務已實現全市公、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做到“一校一案”,全市學生參與率96%以上,教師參與率近92%。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邱成瑜,光明區委副書記張華偉,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市黨代表,各區教育局局長、分管副局長、市教育局相關處室、市教科院負責同誌以及市、區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典型示範校校領導、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本次交流活動分為會議和觀摩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現場會議上,張華偉致歡迎辭,這次現場交流會,正是全市課後服務的“思想碰撞會”。
會上,先由福田區明德實驗學校(集團)、羅湖區蓮南小學、南山區實驗教育集團麒麟小學、龍華區玉龍學校分別交流2021年課後服務工作實施情況與經驗做法。
隨後,光明區教育局、寶安區教育局分別介紹本區課後服務工作實施情況及課後服務平台試點工作情況。
邱成瑜在會議上總結了深圳市課後服務工作成效的五個亮點:
一是建立了一套市、區、校三級聯動的工作製度,高效推進課後服務有序高效、多元特色開展;
二是堅持政府統籌、學校主責原則,將課後服務作為解決重要民生工程,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清單加以推進;
三是建立“完成作業+發展興趣”的新模式,製定了課後服務課程建設與課程實施、流程指引;
四是建立課後服務全流程管理機製,提出“一無四有”要求,即做到家校無縫對接,做到服務張弛有度,做到教師指導有方,做到市場監管有力,做到出入管理有序;
五是把住課後服務質量關,成立課後服務質量監督小組及公開招標製度,嚴把課程入口關、過程監管關、質量考核關。
邱成瑜針對在課後服務工作中需要改進的部分及課後服務後續的發展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鞏固成果,構建科學完善的課後服務體係,確保“雙減”工作紮實到位。
二是補齊短板,高質量升級服務內容,健全資源統籌機製,強化服務質量評估考核,提升學生家長幸福感。
三是強化保障,完善課後服務工作機製,推進公民辦學校間優質資源共享輻射,提升對教師群體的關懷,健全家校社協同育人機製,確保民心工程辦實辦好。
隨後,與會人員參觀了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課後服務現場,創客、體育、音樂、美術等幾十個社團的全校師生樂享課後時光。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圍繞核心素養,推出航模科、牛頓科普俱樂部、高斯課堂、職能機器人等150多門獨具特色的拓展選修課,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後服務,真正實現“陽光、樂學、發展”的質量目標。
(原標題《深圳課後服務已實現全市公、民辦學校全覆蓋 2021年深圳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後服務經驗交流活動舉行》)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