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基本規則有哪些-(NBA改革,實施新規則!造犯規動作早該好好管管了)

沒有了,再也沒有“主動”造犯規了。

籃球基本規則有哪些-(NBA改革,實施新規則!造犯規動作早該好好管管了)

今日NBA官方宣布了規則變更,從夏季聯賽開始,對一些“非籃球”造犯規動作進行限製。

具體受限製的動作如下:

一:投籃者以異常角度傾斜到防守者身上;二:進攻球員突然偏離他的路線(側身或向後)與防守者接觸;三:進攻球員以異常角度踢腿;四:進攻球員用手臂勾住防守者。

NBA官方還表示,動作如果是輕微的,不會再吹罰犯規,如果動作對防守者的影響是稍大的(速度、平衡和節奏),將會被吹進攻犯規。

從今以後,無論是某登、某奇、某楊,還是比較擅長造犯規的某位球員,都很可能會在未來的比賽中,失去一格技能包。

新規發布後,網上瞬間沸騰了,網友們發表了不少對於新規則的看法:

“對於某些球員來說,是史詩級削弱啊”;“NBA是該管管了,比賽全是罰球,一門心思就想著造犯規,觀賞性大打折扣”;“好家夥,再也看不到11投2中狂砍30分的名場麵了”

其實從頒布的新規定來看,聯盟也開始順從民意,有意遏製體毛哨的發生,注意,聯盟標注的是輕微犯規不會再吹罰犯規。

這就意味著,21-22賽季過後,NBA的對抗水準很有可能會逐步上升,回到曾經那種肉搏對抗、硬碰硬的年代。

早在兩個月前,這項重大的改革就已經在等待競賽委員會和董事會的最終批複,聯盟辦公室也與30隊的總經理討論了規則的變化。

當時就計劃新規則在8月份的夏季聯賽中開始實施,裁判員將接受新規則的培訓,球員們也需要為變化做好準備。

如今估計是聯盟看到了美國隊在奧運會的表現,讓他們更加下定了要整改的決心。

從本屆奧運會我們也能看出,如今的夢之隊已經不再是不敗金身。他們也會在比賽裏輸給其他國家隊。

除了球隊的五號位逐漸弱化並很容易被國際球員支配外,多數的球員因不適應FIBA規則的判罰尺度,而導致表現下滑、心態波動比較大。

有時候沒有要到哨子還會原地不動,呆呆地杵在原地盯著裁判,可你要清楚,這是奧運會,可不是巧用規則後將犯規拿捏得穩穩當當的NBA啊。

看看假日哥本人征戰奧運會後的想法:“在判罰尺度方麵,國際比賽和NBA比賽有所不同。我覺得很多在NBA會吹罰的犯規,在國際賽場上不會吹。這就像是一種奇怪的身體接觸。”

在聯盟哨子越來越敏感、越來越緊湊、對“非籃球”造犯規動作不加以約束的情況下,一定程度上也會弱化了NBA球員們的對抗意識,導致現如今國際球隊無形之中逐漸崛起。

更適應FIBA賽場規則的國際隊,總會有一兩場比賽打得美國隊一個措手不及。

比如富尼耶和米爾斯,哥倆在NBA就是標準的輪轉球員水平,卻在奧運會屢屢呼風喚雨;再看盧比奧,在西班牙隊和美國隊對陣中,也能打出大腿級別的表現;東契奇就更不用說了,場場幾乎是大爹級別,就是今年奧運會沒和美國隊交過手,稍顯遺憾。

看著國際籃球與美國籃球的差距正在不斷縮減,NBA這次大刀闊斧決定出台新規則,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內。

總之,為了讓籃球更加回歸傳統運動,回歸那肌肉碰撞的年代,還球迷一個觀賞度拉滿的觀賽體驗,此項改革勢在必行!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