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野食蘋網鳴野食蘋網

紀昌學箭(部編小語四上第八單元大單元教學設計草案)

單元教材解析

紀昌學箭(部編小語四上第八單元大單元教學設計草案)

本單元以220;曆史傳說故事221;為人文主題5292;編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門豹治鄴》《故事二則》三篇課文5292;既有文言文5292;也有根據古代經典改編的現代文。這些故事生動有趣5292;發人深省5292;能給予學生多方麵的教益。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220;了解故事情節5292;簡要複述課文221;。圍繞這個語文要素進行精心編排:《西門豹治鄴》引導學生梳理故事的主要內容5292;練習簡要複述。《故事二則》引導學生提取表示故事發展順序的關鍵詞句5292;練習簡要複述。220;交流平台221;對簡要複述的方法作了歸納與小結。220;詞句段運用221;第二題引導學生體會寫具體和寫簡略的不同表達效果5292;為學生進行簡要複述提供幫助。習作要求是220;寫一件事5292;能寫出自己的感受221;5292;話題是220;我的心兒怦怦跳221;。這個話題與學生生活聯係緊密5292;能喚醒他們的生活體驗5292;表達他們的真實感受。

整本書閱讀以本冊教材快樂讀書吧推薦的《中國古代神話》5288;袁珂5289;為例5292;訓練和提高學生了解故事情節並簡要複述的能力。

學生情況分析

這是四年級上冊的最後一單元。這一時期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較為穩定的語文學習習慣5292;有一定的自覺性和識字學詞讀文拓展基礎能力。詞語理解與運用方麵5292;多數學生能運用工具書去理解5292;聯係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有待繼續培養。閱讀方麵5292;通過本冊教材第四、七單元的學習5292;學生能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5292;學習把握主要內容5307;感受故事中的神奇想象和人物形象5307;關注主要人物和事件5292;學習了抓住要素把握主要內容的方法。在習作方麵5292;初步學習通過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細節描寫5292;寫清事件的經過部分。這些都為本單元學習做好了鋪墊。

單元教學目標

1.單元整組課文中認識33個生字5292;讀準1個多音字5292;會寫20個字5292;會寫12個詞語。

2.語文園地中能借助熟字加偏的方法5292;認識220;綱、授221;等12個生字5307;能正確抄寫易寫錯的詞語5292;並和同學交流漢字中的易錯字5307;能積累描寫人物精神風貌的四字詞語5307;能在橫格裏正確、工整地抄寫文段5292;提高書寫的速度。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5292;用自己的話講故事5292;並能背誦課文。

4.能借助卡片提示的重要信息5292;使用恰當的語氣和肢體語言5292;把自己最喜的曆史人物故事講生動。

5.能通過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5292;感受人物形象。

6.能了解故事情節5292;簡要複述故事。借助交流平台交流、總結簡要複述的方法5292;借助《詞句段運用》能體會寫具體和寫簡略的不同表達效果。

7.能選取一件感受強烈的事5292;寫清楚事情的經過和當時的感受5292;並能自己修改習作5292;並謄寫清楚。

單元重難點

1.掌握本單元要求會認、會寫的生字5292;做到正確識音、辨字、釋義&#59;積累本單元重點詞語。5288;重點5289;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5292;掌握故事情節5292;感受人物形象5292;能準確生動地複述課文。能了解故事情節5292;簡要複述故事。借助交流平台交流、總結簡要複述的方法5292;借助《詞句段運用》體會寫具體和寫簡略的不同表達效果。5288;難點5289;

3.按照順序寫作的方法和詳略得當的處理方法5292;選取一件感受強烈的事5292;寫清楚事情的經過和當時的感受5292;並能自己修改習作5292;並謄寫清楚。5288;難點5289;

設計構想

本單元整合設計借鑒人大附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胡漢麗老師的思路5292;形成五個學習任務群。學生將在220;初步梳理讀故事221;220;簡要複述說故事221;220;眉飛色舞講故事221;220;心理刻畫寫故事221;220;小組合作演故事221;的學習曆程中5292;體驗曆史和傳說故事中的趣味與智慧。通過提取信息、梳理信息、簡要複述以及生動表演等方式5292;初步學習從整體去把握一個故事5292;能夠分清詳略5292;進行取舍5292;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時5292;在閱讀梳理、簡要複述和生動講述中汲取故事中的智慧。

序號

教學內容

教學形式

課時安排

1

單元總攬

認讀字詞 瀏覽梳理

2

2

精讀課文

研讀交流 學習複述

3

3

交流4920;ű48;

2722;作5306;我į40;心兒怦怦跳

2

4

156;1512;526;踐

5611;ć10;1490;5925;107;

1

5

整Ĉ12;書໸1;ť12;

自主໸1;ť12; 集體132;流

1

單元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 單元總攬

(2課時)

學習目標

1.閱讀篇章頁,明確單元語文要素。

2.整體了解單元故事,自學字詞,整體感知,初識人物,發現文體特點。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明確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了解本單元的教學內容。

2.過程與方法

觀察篇章頁插圖,預測故事內容,批注單元語文要素。

自主閱讀四個故事,提取關於曆史人物的信息。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初步感受曆史故事的魅力,生發對曆史故事的興趣。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單元學習目標在篇章頁的技巧,在課內外閱讀中積累了一些曆史故事。整體上而言,學生對於曆史故事興趣較大。

重點難點

由於學生字詞掌握量、閱讀能力有限,在閱讀文言文、篇幅較長的現代文方麵存在一定困難,信息提取速度與質量相對弱。

教學過程

一、引入《三國演義》開篇詞,了解故事的恒久魅力。

二、看篇章頁配圖,用圈劃的方式批注篇章頁。

導入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曆史傳說故事”和語文要素“了解故事情節,簡要複述課文”。

1.本單元我們主要學習的內容體現在篇章頁,請同學們自己在課本上用喜歡的形式勾畫出來。

2.學生自主匯報圈畫信息,教師相機提示。

3.教師小結主題(PPT)

三、預測課文可能是哪些故事,快速瀏覽印證。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讀過哪些曆史故事?

小組內互相交流。

2.教師出示篇章頁插圖,請同學認真觀察,大膽猜想,這可能是曆史上的什麽故事?

同桌之間交流,自主舉手回答。教師相機根據圖片內容提示。

3.快速瀏覽第八單元的四篇課文,找找都有哪些曆史人物?

【設計意圖】從學生自身的經驗出發,激活其關於曆史故事的內在積累,在同伴交流的基礎上,充分形成活躍自主的課堂氛圍,自然引入到篇章頁的故事,激發學生自主閱讀本單元四個故事、提取關鍵信息。

4.會學習的孩子一定會四篇文章比較,你會發現文體不一樣吧?

預設:《王戎不取道旁李》是文言文。

作業設計

1.流利朗讀四個故事,明確故事的主要人物。

2.自主搜集曆史傳說故事。

板書設計

人文主題:“曆史傳說故事”

語文要素:“了解故事情節,簡要複述課文”

主要人物:圈畫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單元整組課文中認識33個生字,讀準2個多音字,會寫20個字,會寫12個詞語。

能借助熟字加偏的方法,認識語文園地中“綱、授”等12個生字;能正確抄寫易寫錯的詞語,並和同學交流漢字中的易錯字;能積累描寫人物精神風貌的四字詞語;能在橫格裏正確、工整地抄寫文段,提高書寫的速度。

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進行造句。

2.過程與方法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了解3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比較故事表達上的異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曆史故事的興趣,能夠自主搜集相關的曆史故事。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識字方法,提取出每篇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能夠自主地閱讀課文,梳理大意。

重點難點

借助拚音和熟字識字,理解人物風貌的四字詞語。

借助表格梳理故事脈絡。

教學過程

一、自讀課文,填寫預習單

1.初讀課文,由自己喜歡的課文開始讀起,讀完三篇課文。

2.自主認識課文生字和“識字加油站”的字詞。

學生在書上和預學單上完成生字詞預習,圈畫出不理解的字詞,多讀幾遍讀熟,掌握字音,體會詞義,嚐試自己給詞語分類。

1.朗讀課文,不加字不掉字,讀破的地方要複讀。

2.圈出帶有生字的和不理解的詞語,並抄寫下來。

3.填表,再連起來說說故事的大概內容。

故事題目

主要人物

起因

經過

結果

小組交流識字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交流理解詞語的方法,如近義詞法、聯係生活實際、結合語境在句子中理解等。四人小組長匯總小組未解決的問題,在全班範圍內討論合作解決,教師相機指導。

3.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問題填寫到預習單中。   

學生在討論字詞的基礎上,圈畫、理解典型句子,如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等,發現句子表達的好處與規律。討論不理解的句子,並進行小組匯總,在全班內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預習目標從整體入手,先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再借助工具書解決疑難字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提出問題,為後麵的學習做好準備。

4.教師按照學生交流情況,相機指導易錯字、形近字、多音字、典型句。以知識點總結單的形式呈現。 

5.書寫指導

嚐 提示:“嚐”字上略短、下略長,黨字頭的豎寫在豎中線上。

派 提示:“派”字右半部分撇畫要寫出不同的長短與角度,豎提寫在豎中線上,最後一筆捺略往上揚。

唯 提示:右邊為隹字部,有四橫。

溉 提示:加一加,三點水 既。書寫時要注意右邊的長撇收筆位置。

二、小組交流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3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2.說一說你最佩服的一個人是誰,為什麽?

3.比較3篇課文在講故事上有哪些異同。

作業設計

1.書寫“嚐、唯、派、溉”四個生字,每個生字組兩個詞。

2.在日積月累描寫人物的詞語中選擇3個造句,寫在練習本上。

3.朗讀課文,達到熟練程度。 

板書設計

嚐 品嚐 嚐試 唯 唯一 唯有

派 派頭 派出 溉 灌溉 澆溉

第二部分 精讀課文

(3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王戎不取道旁李》,用自己的話講故事。

2.學習《西門豹治鄴》,梳理情節簡要複述故事。

3.綜合運用,自學《故事二則》。

第3課時

課時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學會劃分文言文節奏。

能夠用自己的話講故事。

3.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故事情節,體會王戎善於觀察分析,不盲從的優秀品質。

學情分析

學生對故事有濃厚興趣,樂於讀故事,喜歡講故事。在通讀的基礎上,根據找到的主要詞語,能夠知道故事大意。

重點難點

體會文中王戎的善於思考,通過閱讀課文,學習王戎善於觀察、善於分析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導入,揭題板書。

2.齊讀課題:你讀出了什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從理解課題入手,回顧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王戎不取道旁李》課題中“取”“道”的意思是什麽?

預設:連起來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樹上的李子。

我們之前也學習過文言文,大家積累了那些學習方法呢?

預設:看注釋、看插圖、結合上下文、聯係生活實際等。

2.學生充分朗讀,讀正確、流利,讀好停頓,感受文言文的韻味。

故事中的王戎從小就很聰明,他七歲就是一位小神童了!後來,他長大後還成了西晉的名士呢!被稱為“竹林七賢”之一。竹林七賢,就是當時有七個文人常在竹林之下,飲宴遊樂,創作文章,個個都是大學問家。而王戎是他們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師示範讀文。

王戎/七歲,嚐/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合作朗讀課文,要讀準生字。

讀完評價,找出不足之處,然後交流,糾正讀錯的地方。

哪一小組來匯報(2個小組)誰最好?

適當根據情況,再讓學生讀一讀。

3.我們一起再來讀讀課文,注意斷句,理解大意。

隨機點找學生朗讀,男生讀,女生讀,男女生比賽朗讀等等多種形式,重在以點帶麵,通過典型個例,再次糾正發音和語句讀法。

(從字音、斷句上幫助學生。)

(1)按照順序挨個朗讀,同時規定一人讀時,其他人不允許插嘴,要注意傾聽,讀完可以提出建議,糾正錯誤。

(2)有的小組速度快,能讀兩到三遍。

朗讀方法:範讀、自由朗讀、賽讀等。

(3)開火車,齊讀,兩兩讀。

【設計意圖】對於古文的朗誦,和現代文的韻律是不太一樣,因此,老師要有意識的加強學生古文朗讀的熏陶,讓學生多聽正確的讀法,注意模仿,才能達到效果。合作朗讀課文,既鍛煉了膽量,又能從別人那兒學到朗讀的技巧。變換形式讀,開火車,齊讀,兩兩讀,這樣學生既不感到枯燥,也為能力弱的孩子提供了幫助。

3.學生結合上下文,讀懂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學生自主討論,結合注釋、語境梳理課文大意。

4.結合學生匯報,解決共性問題。

第一句: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

競走是“爭先恐後跑過去”的意思。整句話是大家都比賽著跑過去,誰也不讓誰,隻有王戎一動不動。

第二句: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王戎告訴那個人友如果李樹長在路邊而且長滿樹的話,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5.深入探究:王戎怎麽知道的?他去嚐了嗎?那他是隨便猜猜的嗎?他會是怎麽想的?(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摘光了。)

師:李子究竟苦不苦?是怎麽驗證的?

那就是“取之,信然”。你明白了嗎?(板書:善觀察 勤思考)

大家終於知道王戎說的是真的,你覺得王戎是個怎樣的小朋友呢?(聰明,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別人做什麽自己也做什麽。)

6.師小結,學生試背。

【設計意圖】注重教給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聯係畫麵及上下文來理解課文的方法,還注重培養學生自讀勾劃、合作提高的良好學習習慣,訓練學生的語言文字,使學生真正成為語言的實踐者,從而保證雙基訓練能落到實處。

三、表演故事,內化感悟

1.全班交流“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說說對王戎的感受。

2.表演故事,感悟形象。

想象人物說話,揣摩人物的內心,如:眾孩童見到“李樹多子折枝”,會有怎樣的對話?見王戎“不動”,又會怎樣追問?王戎會想些什麽?把課文改編成劇本進行表演,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設計意圖】文章故事性很強,適合表演,於是我組織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表演,讓學生在閱讀、表演的過程中,真正將書本語言化為自己的語言。學生從讀到悟,由悟到說,從說到演,進行言語實踐,真正體會王戎的機智、冷靜。

作業設計

1.《世說新語》故事會

請同學們在網上搜集更多《世說新語》裏麵的故事或視頻,和爸爸媽媽或者小夥伴交流一下,談談自己的想法,從而感受文學經典的魅力。

2.抄寫文言文並背誦,再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故事。

【設計意圖】拓展性閱讀,會讓學生的閱讀激情長時間保持,會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

板書設計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借 助 注 釋

利 用 插 圖 善於觀察 勤思考

聯係生活實際

              第4課時

課時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默讀課文,能根據課文提示梳理故事情節,練習簡要複述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

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寫西門豹言行的句子,說出西門豹的辦法好在哪裏,感受他的智慧。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掌握簡要複述的方法,用自己的話講故事。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了解了故事大意,為複述課文提供了理解基礎。但是本文篇幅較長,學生在把握思路、抓關鍵信息方麵存在一定困難,因而著重以導圖、表格的形式幫助學生梳理思路,梳理故事情節,為複述打下基礎。

重點難點

1.能根據課文提示梳理故事情節,練習簡要複述課文內容。

2.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寫西門豹言行的句子,說出西門豹的辦法好在哪裏,感受他的智慧。

教學過程

一、比較課題,突出事件

1.出示課題進行對比:《西門豹》和《西門豹治鄴》,第一個是原課題,第二個是修訂後的課題,這兩個課題有什麽區別?

學生比較朗讀,感受《西門豹》這一課題重在寫西門豹這個人,《西門豹治鄴》重在寫西門豹治理鄴這件事。

2.再讀課題,看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個故事寫清楚的?

二、梳理故事,把握主要內容

1.故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人物和人物之間發生了哪些故事?

(1)教師指導: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找一找文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誰?

(2)指名說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3)教師板書整理:西門豹、老大爺、巫婆和官紳、老百姓。西門豹和他們之間有什麽關係?試著說一說。

預設1:西門豹找老大爺了解鄴縣田地荒蕪人間稀少的原因。

預設2:西門豹懲罰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紳,使老百姓受到了教育。

預設3:西門豹帶領老百姓開鑿水渠,灌溉莊稼。

2.借助思維導圖,梳理故事主要情節。

(1)出示課後第一題,教師引導:課後第一題對怎樣概括第三件事做了示範。你能像這樣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前兩件事嗎?

(2)學生自主練習,在組內交流,全班展示:

(調查情況)——(懲治巫婆官神)——興修水利

(3)小結:根據文中講述的關鍵事件,課文可以分為上述三個部分。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請你試著說一說:西門豹在治理鄴縣時,發現巫婆和官紳以給河神娶媳婦為由,騙取老百姓錢財。西門豹懲治了巫婆官紳,興修了水利。

三、感悟人物

1.思考:西門豹的辦法好在哪裏?完成下列表格。

懲治巫婆官紳的步驟

西門豹的言行

我的簡要概括

西門豹的高明之處

2.合作學習,同桌之間分享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

將計就計,以其人之身還治其人之道;假戲真做,震懾幫凶;講究策略,區別對待。

3.出示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寫西門豹言行的句子,說說西門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1:“調查情況”中,西門豹說要去送新娘,其實他已經想好了怎麽處罰壞人,可以看出他是“足智多謀”的一個人。

預設2:從“懲治巫婆和官神”這件事,可以看出西門豹做事計劃十分周密。

4.補充積累園地裏描寫人物精神麵貌詞語。

四、梳理內容,簡要複述故事

1.出示“詞句段運用”中“長話短說”三個例子,引導學生比較句子在表達上的不同。

一是借助提問“什麽人幹什麽”提取主要信息,省略具體描寫的部分;二是將直接引語轉為間接引語;三是根據句子表達的意思進行提煉概括。

2.師以簡單複述“西門豹調查民情”部分為例,引導學生練習簡要複述。

3.抓住主要內容,簡要複述“西門豹懲治巫婆官紳”。

4.再次默讀全文,根據文章線索,小組簡要複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

5.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匯報。

【設計意圖】學習通過人物關係概括故事,直接對話改成間接轉述,刪減次要內容,把握主要內容,理清情節,落實語文要素一:簡要複述故事。

作業設計

1.遷移運用,劇本表演(選做)。

(1)朗讀課後“閱讀鏈接”。 師生共同改編劇本,補充劇本,教師相機指導。

(2)分角色小組表演,其他學生點評。

2.推薦閱讀西門豹故事另三則,挑選自己喜愛的故事,簡要複述講給爸爸媽媽聽。

①寓兵於農、藏糧於民 ②西門豹辭官 ③西門豹之死

板書設計

26 西門豹治鄴

西門豹

(機智有謀,懲惡揚善)

調查 懲治 開鑿

情況 水渠

老大爺 巫婆和官神 老百姓

第5課時

課時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抓住表示故事先後順序的詞句,簡要複述故事。

2.過程與方法

借助表格梳理故事主要內容,形成複述思路。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和同學交流從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複述故事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能夠借助表格提取關鍵信息,以完成複述。

重點難點

能抓住表示故事先後順序的詞句,簡要複述故事。

教學過程

一、回顧學法,整體感知

1.回顧《西門豹治鄴》一課,大家說說哪些內容很重要,如果刪減之後,會不會影響故事的發展?

2.快速瀏覽課文,從《扁鵲治病》《紀昌學射》兩個故事題目入手,結合你的預習,小組內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3.抓住表示故事發展先後順序的詞句,梳理主要信息,簡要複述故事。

(1)假如你是扁鵲,請你為蔡桓侯填寫病曆單:

蔡桓侯病曆單

姓名

時間

診斷意見

治療方法

患者言行

(2)假如你是紀昌的師傅飛衛,請你給你的學生紀昌填寫學習記錄卡:

紀昌學習成績記錄卡

姓名

時間

師傅的要求

怎樣練習

取得的成績

開始練習

(3)請比較兩篇故事的情節,尋找相同點。

故事主線基本相同,都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情節在變化:蔡桓侯的病情逐漸加重,紀昌的基本功在不斷進步。

【設計意圖】在本篇課文中,學生通過默讀,聚焦文本,獨立思考,找出文中的重要信息,明白複述課文的必要因素,為後麵有效地進行簡單複述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練習簡要複述故事

小組根據病曆單和學習卡,任選要情節部分記敘順序其一,小組內簡要複述故事。

1.簡要複述即按照故事發展的先後順序,主要信息不遺漏,人物對話要轉述。

2.小組推選代表或者小組成員接龍講述,同學評價簡要複述的是否合適。

評價標準:解釋性和描述性語言是否刪掉,人物對話是否轉述,部分詳細描寫的句子是否概括。

3.交流啟示:不僅僅是治病,生活中我們也要正視自己的缺點與錯誤,善於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有同學學習書法,覺得整天練基本筆畫很枯燥,很無聊。學了《紀昌學射》一課,你想怎樣勸慰他呢?

【設計意圖】總結簡要複述的方法,用好學習單,以時間為線索,練習簡要複述兩篇故事。

作業設計

試著把《扁鵲治病》改編成劇本,在小組內演一演《扁鵲治病》這個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的轉換,再聯係自己的生活實際,層層遞進,激發學生從潛意識裏明白故事的道理。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

故事發展的順序

簡要複述 主要信息不遺漏

人物對話要轉換

第三部分 交流4920;ű48;

習作 我的心兒砰砰跳

(2課時)

課時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根據本單元課文的寫法,圍繞自己心跳的事去寫習作。

要寫清事情的經過,有條理地敘述。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學會審題、選材、明確習作要求,同學之間互相分享交流。

掌握敘述事情的方法,並運用到寫作中。

敘事要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摯。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喚起學生真實而豐富的內心體驗,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正能量。

教學重點

1.圍繞自己心跳的事去寫習作。

2.學會審題、選材、明確習作要求。

教學難點

1.掌握敘述事情的方法,並運用到寫作中。

2.敘事要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摯。

3.能結合本單元課文的寫法去寫習作。

教學過程

第6課時

一、營造氛圍,喚醒生活記憶

1.教師分享自己坐過山車和高空蹦極的經曆,講清楚“心裏的想法和身體的反應”。

2.引導交流:我們每個人都經曆過讓自己心跳的事,讓你的心跳的事是什麽事?(從喜怒哀樂等多個方麵展開)

3.今天,我們的習作就是圍繞“我的心兒怦怦跳”來寫的。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有利於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們盡快搜集寫作的對象及材料。

二、解讀課題,審題指導,走進語境

1.讀題目,你都了解到了什麽?(板書:我的心兒怦怦跳)

《運動會上領獎的那一刻》,心兒怦怦跳;《第一次采訪》,心兒怦怦跳;《緊張的考試》,心兒怦怦跳;《野外遇險》,心兒怦怦跳……

認真讀一讀,打開寫作的思路,從中得到啟發,確定選材的範圍,必須多讀幾遍,做到心中有數。

2.你認為這次作文的重點應在什麽上下功夫?

請你以“心兒怦怦跳”為題,選擇自己親身經曆的一件事寫下來,與大家分享。注意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完整,寫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指導,讓學生明白寫作對象及具體要求,同時,通過口述,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

三、組織材料,找準素材,講出感受

1. 引導思考:讓我們心兒怦怦跳的事很多,你最想分享哪件事? 在學習單上寫下要分享事情的題目,可以用上積累的詞語。

經曆

心情

詞語

參加百米比賽

登上領獎台

參加班幹部競選

一個人走夜路

第一次登台講故事

在出站口等待久別的爸爸

……

驚喜

害怕

緊張

激動

期待

忐忑

……

提心吊膽 心急如焚

膽戰心驚 魂飛魄散

喜出望外 手舞足蹈

熱淚盈眶 欣喜若狂

臉上火辣辣的

汗毛都豎起來了

……

2.講清事情,講出感受,要求:完成學習單,繪出心跳圖。

(1)說一說是什麽事。

(2)說一說你的心跳的原因、經過、結果。

【設計意圖】借助“心跳圖”讓學生明白,事情和心情是不可分的,要一邊講清事情,一邊講出感受。“心跳圖”的使用也可以讓寫作思維可視化,幫助學生形成習作能力。

四、理出思路,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剛才我們已經說過要寫好這篇文章重點是心跳那一刻、心跳過程。讓我們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寫下來,形成一篇文章。

作業設計

學生完成習作草稿。

板書設計

我的心兒怦怦跳

寫清事件

起因 經過 結果

第7課時

一、學生起草,教師巡視答疑

二、交流評議,修改完善

1.要寫清事件並不難,但要把細節講清楚說生動,才能真正吸引人。

2.師選讀語言、動作、心理描寫比較典型的精彩片段,生討論:這段話哪裏最精彩?

3. 教師總結:描寫讓人心跳的事件,我們要抓住經過,寫清過程;詳細介紹過程中,要講清心理活動,你的想法,動作表現,什麽後果,獲得什麽樣的感受。(板書:語言 動作 心理)

【設計意圖】設計“突破難點”這一環節,除了有利於學生寫作之外,還能鍛煉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讓學生寫的文章更加生動具體。

三、小組內評議,教師巡視點撥

小組內交換習作讀一讀,找出細節描寫劃一劃,針對寫清事件和講清細節評一評,互相修改習作。

四、動筆修改

根據你剛才的材料進行修改謄抄,注意要把過程寫得生動具體。

【設計意圖】設計這個環節,能讓學生把理論運用到實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板書設計

我的心兒怦怦跳

寫清事件 講清細節

起因 經過 結果 語言 動作 心理

第四部分 實踐活動

口語交際 講故事

(1課時)

課時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從整體去把握一個故事,能夠分清詳略,進行取舍,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提取信息、梳理信息、簡要複述以及生動表演等方式,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 156;1512;526;踐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閱讀梳理、簡要複述和生動講述中汲取故事中的智慧,通過講故事,對曆史故事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樹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學重點

通過講故事,對曆史故事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樹立高尚的情感和積極進取的價值觀。

教學難點

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搜集書報雜誌上的名人故事或人物傳記,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及實踐能力。

學習過程

第8課時

一、單元回顧,引出曆史故事

1.播放《三國演義》片頭曲,師談話導入。

預設:三顧茅廬、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空城計、夜走麥城……

2.同學們,在這一單元中,我們一起學習了三篇課文,有4個小故事,還記得這些故事中的人物分別具有哪些與眾不同特點呢?

《王戎不取道旁李》——善於觀察,動腦思考

《西門豹》——破除迷信,興修水利

《扁鵲治病》——扁鵲樂於助人

《紀昌學箭》——紀昌在學習方法上有獨特的見解

3.改編劇本,確定角色。

圍繞本單元的主題“曆史故事”,分組討論。

(1)小組內討論,確定一個曆史人物的故事,找到興趣愛好一致的小夥伴自由結成活動小組,共同閱讀故事。

(2)取長補短,協同合作,改編劇本。

(3)研究人物性格,根據自己的特長分配角色,開始練習。

二、小組練習,明確規則

1.準備充分,故事要生動有趣,情節要完整。

2.聲情並茂,抑揚頓挫,聲音洪亮,動作表情自然。

3.恰當的使用卡片,能用卡片提示講述內容。

4.使用恰當的語氣和肢體語言,能夠讓我們把故事講得更精彩,更容易感染聽眾。

三、班級評比,故事大王

1.評一評:看誰講的故事清楚完整,表達流暢,語氣語速恰當、動作表情自然。

姓名

曆史人物

動作

表情

語氣

感染力

2.小結:故事閱讀無止境,今天咱們聽同學們講了這麽多的曆史故事,故事中的曆史人物,無論是在創造驚天的偉業時,還是在平凡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上,都具有不平凡的品質。他們或寬容、或執著、或守信、或刻苦、或堅持、或愛國、或愛民,都閃現出偉大的人性光輝,同時讓我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以後我們可以閱讀更多的曆史人物故事,將這些人物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設計意圖】通過組內、班內兩輪分享,逐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評價能力,引導學生全員參與,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

板書設計

課本劇

扁鵲治病 西門豹治鄴 其他曆史故事

講清事件 起因 經過 結果

說清細節 語言 動作 心理

第五部分 整Ĉ12;書໸1;ť12;

《中國古代神話》(袁珂編)

(1-2課時)

實施策略

整Ĉ12;書໸1;ť12;需要持續較長時間,指導和交流環節不宜集中連續進行。課程標準中關於各學段課外閱讀總量已列明,第一學段不少於5萬字,第二學段不少於40萬字,第三學段不少於100萬字。本次設計基於《中國古代神話》(袁珂編)展開,全書40萬字,通行版本344頁。建議在第一周進行第一階段的安排,學生可以在此基礎上開始閱讀。第二階段可以安排在第六周前後,此時學生對內容已有所了解,具備了交流的基礎。第三階段可安排在第十周前後,既能回顧和梳理已有的閱讀體驗,也可通過指導促進閱讀行為的深度開展。

後麵所列各階段,不對應課時。建議利用在校的非課內場合進行,營造更為輕鬆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閱讀效果呈現環節可與班級文化建設融合進行,使課內習得的閱讀方法更好地延伸至課外閱讀行為。

第一階段

作者簡介

袁珂(1916-2001),本名袁聖時,生於四川新繁縣。當代著名的中國神話學大師,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神話資料搜集、整理與研究工作,被譽為“中國神話研究泰鬥”。

作品簡介

《中國神話故事》一書從世界是怎樣開始的,黃帝和蚩尤的戰爭,上古五帝的傳說,羿和嫦娥的故事,鯀和禹治理洪水等幾個方麵對支離破碎的中國神話做了比較全麵、完整、通俗的講述。該書一共四十五個小故事,均為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豐富孩子想象力的品質之作。雖然是帶著學術研究的審慎態度,可這些小故事讀起來卻一點也不枯燥拗口,反而充滿了文學的趣味。一方麵,神州大地.上的神怪風物本就萬花筒般光怪陸離;另一方麵,袁珂老先生童心未泯的調皮記敘,讀來讓人忍俊不禁。

輔助資源

1.秒懂百科

2.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1466106554985.html

學習目標

1.熟悉作家背景資料,初步了解圖書主要內容。

2.製訂階段閱讀計劃,按提示學習閱讀技巧。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回顧背誦《中國曆史朝代歌》。

2.由這首朝代歌,想到了哪些曆史人物?又想到了哪些曆史故事?

3.從夏商再往前推,就是上古時期。雖然曆史無從考證,但有關這一時期的神話傳說卻帶給我們無窮的遐想。

二、名著簡介

1.播放秒懂百科視頻《袁珂》《中國古代神話》,對照目錄圖片,說說你對此書有哪些了解?

2.哪個故事最讓你好奇?說說你的想法。

三、學習方法,製定計劃

1.討論交流:你打算怎樣分步驟閱讀此書?(按順序,按興趣,按計劃)

2.全班交流,教師梳理。

3.出示圖片,學生對照圖片指定閱讀計劃。

作業布置

1.按照自己的閱讀習慣,完善本書第一階段的閱讀計劃。

2.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多讀幾遍,記住自己認為精彩的情節,講給大人聽。

第二階段

學習目標

1.繪製思維導圖,回顧一至兩個故事的主要情節。

2.圍繞這幾個故事內容提問,檢測閱讀效果。

課前準備

1.通過收集表或問卷,了解第一階段月度計劃中學生共同喜歡並閱讀過的一篇故事。

2.梳理學生采用過的閱讀策略。

3.圍繞選定的故事,製作問題錦囊。

學習過程

一、交流閱讀策略

1.說說第一階段的閱讀過程中,你都運用了哪些閱讀策略?效果怎麽樣?

2.出示閱讀策略參考,票選最受歡迎的策略。

3.討論:為什麽這些策略收到同學們的歡迎?效果如何呢?

二、交流感受

1. 圖片展示第一階段閱讀篇目各部分內容回顧。

2.揭秘最受歡迎的篇目,交流閱讀感受。

3.你是怎樣快速把握主要內容的呢?

三、故事情節小比拚

1.展示問題錦囊,問題競答贏積分。

2.圍繞大家喜歡的故事,你還能提出什麽問題?我們進行我問你答爭高下。

作業布置

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製作問題卡片。正麵寫下問題,背麵寫下答案,可以進行適當裝飾。

第三階段

學習目標

1.匹配人物形象標簽。

2.圍繞單元語文要素進行精彩片段講誦,交流閱讀感受。

學習過程

一、回顧導入

閱讀完了《中國神話故事》第一階段的篇目,我們認識了女媧、伏羲、蚩尤等神話人物。他們模樣各異、性格鮮明,是不是在你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照樣子給下列書中人物選擇匹配的形象標簽,還原人物畫像。

2.給自己或身邊的熟人寫幾條形象標簽來向新來的小朋友做個介紹吧。

二、匹配標簽

1.PPT出示形象標簽,齊讀:

孤獨 仁慈 智慧 心軟 勇敢 勤勞 聰明

憐憫世人 神通廣大 無憂無慮 銅頭鐵額

頭生雙角 勇猛無比 結局悲慘 敢於反抗

2.學生隨機說出這部分人物(女媧、伏羲、黃帝、蚩尤等),其他學生搶答說出形象標簽,並說出理由。

3.積分評比,獲獎感言。

三、精彩片段講誦

1.朗讀或講述故事,學生投票積分。

2.積分評比,交流講誦的優點。

作業布置

1.選擇喜歡的故事,為印象深刻的情節或喜歡的人物繪製插畫。

2.小組合作分工,排練和表演課本劇。

3.以同桌或小組為單位編繪思維導圖,製作主題牆報。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赞(1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鳴野食蘋網 » 紀昌學箭(部編小語四上第八單元大單元教學設計草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