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山田詠美   山田詠,從高中時代,她開始閱讀薩岡、鮑德溫和杜拉斯等外國作家的作品。1977年考入明治大學文學部日本文學係,在學期間發表過一些漫畫作品。1981年,她為當職業漫畫家,曾中途退學,三年後終因力不從心而放棄。

個人簡介

1959年 生於日本東京,自幼受母親影響而愛好日本文學。

  1977年 明治大學文學部日本文學係肄業後,以漫畫家的身份出道

  後來又在銀座、六本木等地從事公關公主的工作,偶爾也兼任模特兒

  1985年 《做愛時的眼神》獲第22屆文藝獎,而躋身文壇

山田詠美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1987年 《蝶之纏足》獲第六屆女流文學獎

  《戀人才聽得見的靈魂樂》獲第97屆直木獎

  1988年 《風葬的教室》獲第17屆平林泰子文學獎

  1991年 《垃圾》獲第30屆女流文學獎

  1996年 《野獸邏輯》獲得泉鏡花獎

  1989年 與小自己七歲的美籍黑人結婚

  2000年 《A2Z》獲得讀賣文學獎的肯定

  u2027作品集

  u2027PAY DAY.幸福日

  u2027口香糖之吻

  u2027愛欲的顏色

  u2027 A2Z

  u2027野獸邏輯

  u20274U-for you

  u2027跪下來舔我的腳

  u2027放學後的音符

  u2027戀人才聽得見的靈魂樂

  u2027風葬的教室

  u2027做愛時的眼神

  u2027垃圾

得獎記錄

  u2027《做愛時的眼神》(1985)獲第22屆文藝獎

  u2027《蝶之纏足》(1987)獲第六屆女流文學獎

  u2027《戀人才聽得見的靈魂樂》(1987)獲第97屆直木獎

  u2027《風葬的教室》(1988)獲第17屆平林泰子文學獎

  u2027《垃圾》(1991)奪得第30屆女流文學獎

  u2027《野獸邏輯》(1996)獲得泉鏡花獎

  u2027《A2Z》(2000)獲得讀賣文學獎的肯定

評論評價

  看到山田詠美的名字,相信有不少人會開始揣測,內容大概跟黑人、性與愛脫不了關係。如果你還是這樣想的話,看完《PAY DAYu2027幸福日》,你將會認識不一樣的山田詠美。

  山田詠美的先生是一個出生在紐約的黑人,由於婆婆是南部人,所以公婆在退休後選擇到南部定居,之後山田夫婦便常前望探訪。不久,先生也決定與雙親定居南部,因此山田每年幾乎會到南部兩次,一待就是一、兩個月。

  山田詠美一直居住在美國的城市,因此剛到南部的時候,她感到非常意外――原來,同樣是美國,竟然會有這�N截然不同的地方。因為衝擊太大,當時便有把南部空氣的氛圍寫下來的念頭。自然格局之大,讓山田詠美覺得不管是暴風雨或雷電,或是夏天接近百分之百的濕氣,這些大自然的現象一定都是孕育南部獨特文化的要素。所以即便這已經是六、七年前的事了,她都有以此地為背景寫成小說的強烈動機。在那之後,每到南部她便會思考小說內容――不是以一個旅人過客的身份,而是在完全融入那片土地,等到熟悉到覺得有點無聊了再開始寫。

  《PAY DAYu2027幸福日》這部長篇小說雖是以美國為背景,卻連一個日本人都不曾出現,大家可能會以為是不是在內容題材上有些鴻溝必須跨越。其實,原本也可以安排配角,但因為一開始就設定在不受年齡、國籍限製的共通性,因此便沒有刻意安排日本人出場。就山田詠美而言,美國紐約和南部其實比日本偏僻的鄉下還來得近,這是因為南部有親人的關係;她說如果讓她到日本東北的鄉下,還怕會格格不入,背景設在美國反而自然。

  這部小說從實際動筆到完成隻花了半年的時間,中間卻經曆了很長的醞釀期。其實山田詠美很早就想提筆,卻因為發生了911事件而延宕;但也因此在小說中寫進不少相關片段。一般都會認為這部小說是以911事件為主軸,主要寫作動機也是紀念911事件,事實上卻不然。因為一開始這本小說便已設定主題:一是現在有形的自我,其實是來自於過去的人際關係。二是當我們失去其中一個人際關係時,要想再重新建構自己,其實是需要某種力量的。

  書裏提到:「重要的親人之死,可以讓靈魂成長。」這本小說其實正是全家人的成長故事。作者想要傳達的是不管任何年齡,隻要是人,都有將心比心、互相扶持的體貼。就像雙胞胎的父親,其實很傷心,卻因為自己是大人而不得不有所掩飾;也正因為如此,當有契機拂去心頭這塊陰霾的時候,家人才會因為彼此的體貼而凝聚更深的情感。

  書中主角設定在17歲,並不是作者想透過年齡特別表示什�N;隻是 17歲是第一次體驗自我因愛情或朋友而解構,繼而新生出一個自我的最佳年齡。至於是否能因為失落而有積極向前的想法或動力,則因人而異。隻不過心境是隨周圍的人所改變的,山田詠美認為隻要察覺這一點,就是一種成長,而書中所想要傳達的是有了上述認知之後,麵對現實接受一切,然後再積極邁開大步向前的17 歲。

  至於山田詠美的17歲,據本人所言是超難搞的。因為個性早熟,所以身邊圍繞的都是現在的自己看起來都覺無聊的人,其中大部分的人還認為「讓人一眼就看穿的不良少年太遜」;因此為了耍酷,就去讀別人不讀的書,或是聽冷門的音樂。而山田詠美似乎也在這樣的影響下,聽了其實根本不太懂的爵士,對自己的文才也非常有自信。

  不管是哪個年齡層的人讀了這本小說都會有自己的感動與共鳴,與羅蘋或哈莫尼同樣年紀的人,可能會想像如果是自己遇到這樣的事情,該怎�N麵對;如果是經過人生大風大浪的人,可能會想起年輕經曆戰爭的往事……山田詠美表示,讀者可以在看了這本小說之後能夠得到一些共鳴,會覺得「真希望在十七歲的時候讀到這種小說」,這將會是她最大的喜悅。

  山田詠美的寫作習慣----

  山田詠美習慣拿簽名筆爬稿紙上的格子。據她自己的說法是:「寫小說是種肉體勞動,因為有些部分是靠反射神經去寫,所以如果沒有看著自己的字邊確認邊寫會寫不下去。」而最令人意外的是,稿紙上的字,據說字型是很可愛的圓體喔!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