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小夥伴想了解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天小編專門整理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內容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什麽?
- 2、什麽是7大戰略新興產業
- 3、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哪些?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什麽?
問題一:何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包括哪些產業 兄弟,是七大新興產業。 七大新興產業,指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確定的7個領域(23個重點方向),“新七領域”為“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新材料”。標誌著新興戰略產業框架已成定局。
問題二:什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在國民經濟具有戰略地位,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和長遠影響的行業;其次是著眼未來,必須具有成為一個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支柱產業可能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個涵蓋範圍很廣的概念,而中央極為重視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則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信息通信、新醫藥、生物育種、節能環保、電動汽車等七大領域。
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學依據是什麽?
在《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中,溫總理明確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係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特征。……”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學依據最重要的有三條:一是產品要有穩定並有發展前景的市場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三是要能帶動一批產業的興起。
問題三:戰略性新興產業與高技術產業有什麽區別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征,立足我國國情和科技、產業基礎,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高技術產業是指用當代尖端技術(主要指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領域)生產高技術產品的產業群。是研究開發投入高,研究開發人員比重大的產業。高技術產業發展快,對其它產業的滲透能力強。
1971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在《技術和國家貿易》中首先提出高技術(high technology High-Tech)的概念,英國 *** 在撒切爾執政期間把高技術列為國家發展綱要,1982年8月日本新聞周刊和商業周刊相繼發表了《日本的高技術》和《高技術專集》。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定義,美國學者A.Nloisog認為高新技術產業是研究和開發高技術密集型產業,美國商務部借鑒其研究對高新技術產業的界定主要根據兩項內容,一是從業的專業技術人員,二是RD占銷售額的比重。Lanr Dege等學者認為高新技術產業是指生產高技術產品的產業而不是僅僅使用了高技術生產產品的產業。
問題四:什麽叫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總產值 金融危機過後,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被視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近日,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四個又被升級為未來中國的支柱產業。10月18日,《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下稱《決定》)發布。《決定》稱,到2020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
目前,中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包括汽車、鋼鐵、建材等傳統產業,將具有知識密集型、低能耗、汙染小的新興產業列入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中國尚屬首次
問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節能環保
2、信息憨術
3、生物
4、高端裝備
5、新能源
6、新材料
7、新能源車
問題六:什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
科學製定發展規劃,選擇若幹重點領域作為突破口,力爭在較短時間內見到成效,使其盡早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問題七: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哪些? 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
問題八:什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何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戰略性新興產業最早出自 *** 的講話,原文如下: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三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向首都科技界發表了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中 *** 強調,科學選擇新興戰略性產業非常重要,選對了就能跨越發展,選錯了將會貽誤時機。我國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具備一定的比較優勢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完全可以有所作為。
一要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發展,創新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清潔煤技術及核能技術,大力推進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加快構建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建築、交通體係。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前列,盡快確定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和市場推進措施,推動中國汽車工業跨越發展。
二要著力突破傳感網、物聯網關鍵技術,及早部署後IP時代相關技術研發,使信息網絡產業成為推動產業升級、邁向信息社會的“發動機”。
三要加快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技術和材料等領域的科技攻關,盡快形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材料與智能綠色製造體係。
四要運用生命科學推動農業和醫藥產業發展。積極發展轉基因育種技術,努力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突破創新藥物和基本醫療器械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以創新藥物研發和先進醫療設備製造為龍頭的醫藥研發產業鏈條。
五要大膽探索空間、海洋和地球深部,實施好載人航天計劃和嫦娥計劃,有效進入並和平利用空間,切實加強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促進海洋資源合理開發和海洋產業發展,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資源探測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種資源。
說到底就是五大類:新能源、物聯網、新興電子、生物醫藥和航空航天技術。隻要是和這些搭邊的科技含量比較高的產業都可以作為新興戰略產業來看。
問題九:戰略性新興產業 怎麽解釋? 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下簡稱“戰新產業”)是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2014年,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3217.3億元,同比增長20.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3019.2億元,同比增長20.2%,高於規上工業產值增幅10.6個百分點,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18.0%,拉動規上工業增長3.3個百分點;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98.1億元,同比增長19.7%。
2014年七大戰新產業運行特征:
高端裝備製造業運行彰顯“速度高、總量大、向上拉動力強”三大特征。該產業我市共有規上企業198戶,完成產值1151.1億元,占規上工業戰新產業總產值比重38.1%,同比增長22.6%,拉動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速提升8.4 個百分點。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彰顯“頂梁柱”特征。在數量上,規模僅次於高端裝備製造業,全年完成產值944.2億元,占規上戰新產業比重為31.3%,同比增長16.0%。在質量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戶均產值9.5億元/戶,位居七大產業之首,高於全市平均戶均產值近1倍。
新材料產業涉及領域廣泛。新材料產業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和先進複合材料,並且其範圍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產業升級不斷發生變化。2014年我市規上工業中新材料產業企業180戶,企業戶數僅次於高端裝備製造業,完成產值557.7億元,占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為22.3%,同比增長18.5%。
生物產業充滿潛力。我市是國家海洋生物產業基地,基本建立了以海洋創新藥物、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生物農用製品為主的產業體係。2014年全市51家生物產業企業實現產值170.2億元,同比增長19.0%。
新能源產業高速增長。新能源產業主要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產業和智能電網產業等。2014年我市26戶新能源產業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78.8億元,同比增長達40.1%。
節能環保產業穩健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主要包括高效節能產業、先進環保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等。2014年我市45戶節能環保企業,共完成產值92.8億元,同比增長22.6%。
新能源汽車產業處於起步階段,產出規模小,尚未形成產業發展的市場競爭力。作為全國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範城市,我市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問題十:何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包括哪些產業 兄弟,是七大新興產業。 七大新興產業,指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確定的7個領域(23個重點方向),“新七領域”為“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新材料”。標誌著新興戰略產業框架已成定局。
什麽是7大戰略新興產業
七大新興產業,指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確定的7個領域(23個重點方向),“新七領域”為“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新材料”。標誌著新興戰略產業框架已成定局。
在七大領域中,每一個大的領域中又確定了具體的分項:
在“節能環保”中,將重點突破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循環利用;“新興信息產業”將聚焦下一代通信網絡、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和高端軟件;“生物產業”將主要麵向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製造;
“新能源”中,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將領銜;此前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主要發展方向確定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業”領域,提出了重點發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和高端智能裝備;“新材料”中分列了特種功能和高性能複合材料兩項。
擴展資料:
加強7大戰略新興產業:
將著力實施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攻關行動計劃、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行動計劃、重點區域產業集聚行動計劃、精準引智引資招商行動計劃、創新資源合作交流行動計劃、軍民融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優質資源保護及開發行動計劃等七大行動計劃;
力爭到2025年,新興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和發展水平達到國內中上水平,部分領域處於國內國際領先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七大新興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哪些?
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相關服務業等9大領域。
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推動信息技術產業跨越發展,拓展網絡經濟新空間。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推動物聯網、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向各行業全麵融合滲透,構建萬物互聯、融合創新、智能協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體係。
2、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
促進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突破發展,引領中國製造新跨越。順應製造業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國際化發展趨勢,圍繞“中國製造2025”戰略實施,加快突破關鍵技術與核心部件,推進重大裝備與係統的工程應用和產業化,促進產業鏈協調發展,塑造中國製造新形象,帶動製造業水平全麵提升。
3、生物產業
加快生物產業創新發展步伐,培育生物經濟新動力。把握生命科學縱深發展、生物新技術廣泛應用和融合創新的新趨勢,以基因技術快速發展為契機,推動醫療向精準醫療和個性化醫療發展,加快農業育種向高效精準育種升級轉化,拓展海洋生物資源新領域、促進生物工藝和產品在更廣泛領域替代應用,以新的發展模式助力生物能源大規模應用,培育高品質專業化生物服務新業態,將生物經濟加速打造成為繼信息經濟後的重要新經濟形態,為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新支撐。
4、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
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快速壯大,構建可持續發展新模式。把握全球能源變革發展趨勢和我國產業綠色轉型發展要求,著眼生態文明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以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應用為重點,引導綠色消費,推廣綠色產品,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的應用比例,全麵推進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體係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成為支柱產業。
5、數字創意產業
促進數字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創造引領新消費。以數字技術和先進理念推動文化創意與創新設計等產業加快發展,促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關產業相互滲透。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領、技術先進、鏈條完整的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格局。
以上就是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