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榮氏集團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榮氏集團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榮家祖上就有人做過大官,曾經家世顯赫,但到了榮毅仁的曾祖這一輩,家道開始中落。榮毅仁的祖父榮熙泰很小的時候就進入鐵匠鋪當學徒,成年後在外給人當賬房先生、當師爺,勉強養家糊口。
由於家境貧寒,榮熙泰的長子榮宗敬在14歲時就不得不離開學堂,到上海南市區一家鐵錨廠當起了學徒。當時是1886年。比榮宗敬小兩歲的榮德生在私塾學校讀書,因為父親對他抱有很大的希望,認為他將來一定可以考科舉當大官。榮德生卻並不這麽想,他一直以哥哥為學習的榜樣,想早日為家庭分憂,三年後,15歲的榮德生乘著小木船從閉塞的無錫郊區搖進了喧鬧的大上海。在兄長的引薦下,榮德生進入上海通順錢莊做學徒,此時的榮宗敬則在另一家錢莊做學徒。這為幾年後他們和父親一起在上海鴻升碼頭開一個名叫廣生的錢莊打下了業務基礎。經營上的穩妥再加上從不投機倒把,兩年不到,榮氏兄弟便掘得了有生以來的第一桶金。
就在生意蒸蒸日上之時,榮德生南下廣東,留下榮宗敬一人打理錢莊。在那裏他呆了整整一年,廣東人思想活躍,敢於開拓,善於經營,這些都使榮德生大受啟發。他發現,從外國進口物資中,麵粉的量是最大的,尤其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銷路非常好,而國內麵粉廠卻隻有天津貽來牟、蕪湖益新、上海阜豐以及英商在上海經營的增裕四家。
榮德生看出了麵粉行業的商機,當他把這一想法告訴榮宗敬時,兄弟倆一拍即合。20世紀的第一個年頭,榮氏家族事業邁出了其決定性的一步。
農曆二月初八,榮德生挑了這一良辰吉日破土動工,地點是在無錫西門外的太保墩,取名保興,有保證興旺的意思,這是無錫曆史上第二家近代企業。17畝地皮,四部法國石磨,三道麥篩,兩道粉篩,這是麵粉廠的所有家當。
從1914年至1922年8年間,榮家的麵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量占到當時全國麵粉總產量的29%。這種高速度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產業史上也非常罕見。到抗戰前,榮家的麵粉廠已飆升到14家,另外還衍生出了9家紡織廠。
1949年,國民黨政權倒台前夕,榮氏家族內部出現了大震蕩,這一年也是個分水嶺,榮家由此走向低潮。國民政府在前一年推行幣值改革和限價政策,不久就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引起搶購狂潮,上海經濟漸趨癱瘓。
上海產業界人士紛紛遷資海外,尋求新的出路。1948年11月,榮宗敬的長子榮鴻元因套購外匯被國民黨政府判處緩刑,後交了一百萬美元才算了結,情緒一度陷入低潮,不久就將鴻豐二廠紗機及設備售與大安紗廠,他則去香港另設大元紗廠,最後遠走巴西,1990年客死他鄉。其弟榮鴻三、榮鴻慶和榮德生之子榮爾仁、榮研仁等也先後離開上海。資金的外流,致使留在內地的榮氏企業元氣大傷。這讓榮德生氣憤不已,“生平未嚐為非作惡,焉用逃往國外?”在最後關頭,榮德生和榮毅仁父子經再三斟酌決定留在大陸。
上海解放後,榮氏企業麵臨困難,不僅資金緊張,原料也供應不足,國家通過發放貸款、供應原料、收購產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對榮氏企業予以大力扶持,實現了新的複蘇。榮德生父子加深了對共產黨的信任感。榮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將他的產業實行公私合營,這一舉動為上海對私營工商業的改造工作起了積極帶頭作用,“紅色資本家”的稱呼由此得來。
榮氏家族的財富難以估計,總值大約有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
榮氏家族,是以榮毅仁為代表的中國民族資本家族。他們靠實業興國、護國、榮國,在中國乃至世界寫下了一段輝煌的曆史。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高德步評價說:“從近代開始,榮家三代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榮宗敬和榮德生兄弟創辦的企業是中國民族企業的前驅;解放後,榮毅仁支持中國政府的三大改造,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改革開放以後,榮家第三代榮智健等人對中國市場經濟、新興民族企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擴展資料:
家族曆史:
榮家的老家在無錫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祖先種稻植桑,以忠厚傳家,於明代正統初年從金陵遷來,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現在的榮巷已經並入市區,但仍保留了一條約400米長的老街,沿街還有150多組青磚黛瓦的老房子。
榮氏鼻祖,榮啟期(前571——474年)字昌伯,春秋時期郕國(今汶上縣北)人,生於周靈王元年(前571年),卒於周元王二年(前474年),終年98歲。榮氏祖先本與西周姬姓同宗,“周成王卿士榮伯食采於榮(今河南鞏縣西),因以為姓氏”。
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93年),榮叔公“奉王命見魯桓公,有功社稷,封為上穀大夫,始遷於魯,宅居郕邑(今山東汶上,古稱中都),是為魯宗之始”。榮啟期為叔公後人,精通音律,博學多才,思想上很有見解。曾為孔子師。後孔子初仕之地就是中都汶上,擔任中都宰。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评论
谷歌留痕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谷歌留痕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