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收購旭陽氫能,連虧的億華通繼續“氫”裝上陣
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國際金融報
2月27日,H股股價大幅高開。截至當日收盤,億華通H股每股報27.75港元,漲幅31.21%,總市值64.28億港元。同時,公司A股股票自2月27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5個交易日。
消息麵上,億華通於2月26日深夜披露稱,公司已與旭陽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旭陽集團”)簽署了合作意向協議,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定州旭陽氫能有限公司(下稱“旭陽氫能”)的100%股權及資產,並同時募集配套資金。
據悉,旭陽氫能是旭陽集團旗下主營氫能業務的企業,該公司已布局了製氫、儲氫、運氫、加氫等多個方麵。
加碼氫能產業鏈
億華通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集氫能與氫燃料電池研發與產業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根據工信部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統計,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共發布1167款燃料電池汽車整車公告(不含底盤公告),其中,搭載億華通燃料電池係統的整車公告163款,位居行業前列。
作為中國燃料電池係統研發與產業化的先行者,億華通先於2020年登陸上交所科創板,後於2023年赴港上市,也是國內首家同時在“A+H”股上市的氫燃料電池係統企業。
頭頂“氫能第一股”的光環,億華通並未局限於燃料電池係統領域,還在布局上下遊產業鏈。該公司在2024年中報中提及,公司已成功拓展至氫能產業鏈上遊,通過開發熱電聯供及PEM製氫產品,進一步完善了業務布局。
本次收購可視作億華通進一步加碼氫能產業鏈之舉。
公開資料顯示,標的公司旭陽氫能成立於2020年12月,由旭陽集團持股68.75%,河北旭陽能源有限公司持股31.25%。旭陽集團是中國旭陽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
作為旭陽集團旗下第一家氫能公司,旭陽氫能已初步構建起製氫、儲氫、運氫、加氫及氫能應用的產業鏈體係。
旭陽集團曾在公眾號發文表示,根據旭陽氫能規劃,預計到2025年,旭陽集團製氫規模達到10.1萬kg/d,加氫站規模達到101座,擁有100輛氣氫運輸車、2輛液氫運輸車,積極推進氫氣液化和氫能管網項目。
為了構建更加完善的氫能生態體係,旭陽集團已與多家優質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合作範圍涵蓋了製、儲、運、加、用各環節,以及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生產、燃料電池係統製造、氫燃料電池車輛推廣等多個領域。
顯然,這次與億華通的合作更為“深入”,旭陽氫能將被並入億華通,成為後者子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合作仍處於籌劃階段,尚未簽署正式的交易協議,具體交易方案也並未披露。
但交易方式已初步公布,旭陽集團擬以億華通發行的A股作為對價股份,出售其在旭陽氫能的全部股權。在業內看來,這種交易方式更像是利益綁定,比較適合產業鏈整合、技術合作等戰略性並購。
上市後連虧五年
不過,從億華通現有狀況來看,通過增發新股來支付對價,而非現金支出,或許也源自公司財務方麵的難言之隱。
登陸資本市場以來,億華通已連虧五年。2020年至2023年,億華通分別虧損0.23億元、1.62億元、1.67億元、2.43億元。2024年,億華通預計繼續虧損3.7億元至5.2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
億華通對此表示,當前燃料電池行業尚處於商業化的初期階段,市場的產銷規模總體偏小,疊加2024年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呈現同比下滑的態勢,使得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且報告期內對應收款項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金額同比增加。上述情況綜合起來,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經營虧損。
事實上,在“燒錢”與虧損間來回橫跳算是氫能企業的普遍狀況。一方麵,氫能相關業務需要大量研發投入,現有盈利情況卻不樂觀;另一方麵,公司營收增長多依賴大客戶,應收賬款風險相對更高,進一步影響公司運轉。
億華通在2024年中報中坦言,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負,主要是因為公司應收賬款和存貨規模占用了大量營運資金。截至2024年6月30日,億華通前五大客戶的應收賬款占公司應收賬款總額的81.65%。
到了2024年第三季度末,億華通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上升至17.43億元,同比增長41.99%。
據《國際氫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預計,未來10年將是我國氫能產業的“黃金發展期”。而2024年被稱為氫能產業發展的“準備年”,距離氫能企業真正實現盈利尚有一段時間。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億華通已多次向市場伸手。早在掛牌新三板期間,億華通累計股權融資約7.9億元。登陸科創板後,億華通通過IPO、增發直接融資15.51億元;H股市場上,億華通通過IPO直接融資10.98億港元。
但這沒能解決公司的資金困境。億華通表示,公司所處行業目前進入快速發展期,資金需求仍將快速增長,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負可能導致公司營運資金不足。由於公司尚處於研發及產業化初期階段,債務融資能力較為有限,如果未來不能持續拓寬融資渠道,不能有效改善經營性現金流情況,則公司存在導致營運資金不足的風險。
二級市場上,億華通的股價表現也並不樂觀,還遭到了公司股東的不斷減持。2021年9月至10月,西藏康瑞盈實實業有限公司以協議轉讓方式減持了所持的279.94萬股億華通股份,套現5.95億元。
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北京水木揚帆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北京水木長風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北京水木國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南寧水木願景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合稱“北京水木係”)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的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238.67萬股,合計套現6.78億元。
2023年5月至2023年11月,北京水木係繼續減持公司股份165.31萬股,合計套現約1.0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