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4 15:20:12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在文學史上,蘇軾是當之無愧的大文豪。
他一生留下了2700多首詩作,362首詞作,其中有太多傳誦的名句。
人間有味是清歡。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有人說,讀懂蘇軾的詩詞,體會其中的生活情味,會成為一個豁達而幸福的人。
可是,有一首詞,詩詞君卻寧願你永遠都不要讀懂。
這就是蘇軾寫給亡妻王弗的悼亡詞《江城子ⷤ玲㦜二十日夜記夢》。
江城子ⷤ玲㦜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這是蘇軾最痛心最哀傷的一首詞吧。
蘇軾的朋友陳師道曾用“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來形容這首詞。
夢中再遇亡妻,一身的風霜,相對無言,惟有淚千行。
這是寫給發妻王弗的。
蘇軾最愛的女人是誰?
幾乎所有人都會脫口而出:王弗。
人間最難得的,是少年夫妻。
1054年,蘇軾十八歲,與同為眉山人的女子王弗成婚。
這一年,王弗十六歲。
古代婚姻是父母之命。
對於古人來說,婚姻就是一場冒險,你不知道與自己結婚的人是否合心意,一切都得看天意。
幸運的是,蘇軾遇到了一個異常合拍的愛人。
王弗的父親是一個鄉貢進士,學識淵博。
在父親的熏陶下,王弗也成長為一個博學的女子。
王弗聰敏,卻從不張揚。
成婚後,王弗從未在蘇軾麵前炫耀過自己的學識。
每每蘇軾讀書,王弗坐在一旁,或操持家務,或做著針線。
蘇軾讀書略有錯漏,王弗便馬上指出來,蘇軾大為震驚。
蘇軾才知道王弗不僅讀過書,而且讀得還很好。
不僅書讀得好,王弗看人還一看一個準。
考中進士後,23歲的蘇軾步入仕途。
眾所周知,蘇軾是一個大嘴巴。
他曾說過: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
進入仕途,就免不了官場應酬來往。
在鳳翔為官時,家裏經常有人來拜訪。
蘇軾在客廳裏,與客人侃侃而談,王弗就在屏風後,靜靜地聽著。
等到客人走了,王弗就告訴蘇軾,這個人討論問題有偏見,不宜和他討論太多。
而另一個人和你熟得太快了,來得快去得也快,不長久。
神奇的是,王弗對蘇軾朋友的判斷完全正確。
於蘇軾而言,王弗是一個賢內助。
她懂他,助他。
可是,自古恩愛夫妻不到頭。
與蘇軾相伴十一載後,王弗就因病去世了,年僅27歲。
王弗還留下了一個兒子。
妻子去世,稚子年幼,蘇軾悲痛不已。
少年時代,從眉山出發,來到京城。
蘇軾也從一個少年,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官員,這一路上,都有王弗的陪伴。
可是,不能永遠地消沉下去,蘇軾還有幼子,還有理想。
逝者已矣,蘇軾將王弗葬在家鄉眉山,葬在母親的墳塋旁。
他收拾好心情,重新出發。
後來父親也去世了,他又娶了妻子,又有了兒子。
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他被貶出京都,不複之前的意氣風發。
人生再難,也在堅持過下去,隻不過,身邊再沒有了她,沒有善解人意的她。
這一年,蘇軾在密州為官,正月時節,還是很熱鬧。
蘇軾睡了,在夢裏,他見到了王弗。
十年了,她去世已經十年了。
十年間,從未刻意想起她,蘇軾以為把她忘了,卻不知,她藏在心裏,從未離去。
不思量,自難忘。
多少次,蘇軾想和她說一說心裏話。
可是,她埋在千裏之外的眉山,那一心的淒涼,該如何訴說呢?
夢裏的王弗,正坐在小窗前,細細地梳著妝。
記得剛成婚時,他也曾偷偷地看過她化妝的模樣。
夢裏的她,還是那年輕的模樣,而自己呢,早已滿麵風霜。
當明月照著埋葬亡妻的小山崗時,每一次想起,都讓人肝腸寸斷。
有人說,這是遲來的思念。
十年了,似乎忘記了她,其實,一直藏在心底,未有一刻忘記。
也許,隻有真正失去過摯愛的,才會懂得蘇軾的感受。
在虎撲,有一個問答:媽媽去世了,我沒哭,是不是很冷血。
@“天堂與尋”的虎撲JR這樣回複和安慰她:
“至親離去的那一瞬間通常不會使人感到悲傷,而真正會讓你感到悲痛的是打開冰箱的那半盒牛奶、那窗台上隨風微曳的綠籮、那安靜折疊在床上的絨被,還有那深夜裏洗衣機傳來的陣陣喧嘩。”
無數人在後麵跟帖,點開網友們的評論,每一條都直戳淚腺……
世間最懂自己的人去了。
真正的悲傷,是蘇軾午夜夢回時,夢到那個最懂自己的,最親密的女人。
滿麵風霜的他,想傾訴這些年的滄桑,卻恍然發現,他們早已陰陽兩隔,此時,唯有眼淚無聲落下。
那是失去摯愛後的恍然無措,是滿麵塵霜後的無處傾訴。
也許,隻有真的失去過,才能讀懂蘇軾的悲傷。
所以,願你永遠也讀不懂這首詩,願你永遠在人世間感受愛與團聚。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詞世界原創發布。作者:聶隱娘 。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欢迎分享转载→ www.wisdomhotelshangh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