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入梅和出梅時間日曆網【 2022入梅和出梅的時間對照表】

 行业资讯     |      2025-07-04

交匯點訊7月10日,新華日報ⷤ𚤥Œ嗢ž記者從江蘇省氣象台了解到,根據最新氣象資料綜合分析,7月11日大氣環流形勢發生調整,我省淮河以南地區出梅。出梅後,我省大部分地區將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午後多分散性雷陣雨天氣。

11日我省淮河以南地區出梅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綜合分析,7月11日大氣環流形勢發生調整,我省淮河以南地區出梅。出梅後,我省大部分地區將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午後多分散性雷陣雨天氣。 一、2021年梅雨特點 1.入梅略偏早,出梅正常,梅期略偏長。6月13日我省淮河以南地區入梅,入梅略偏早(常年6月18-20日)。7月11日出梅,出梅正常(常年7月10-12日)。梅期29天,略偏長(常年23~24天)。 2.淮河以南地區梅雨量偏少,蘇南偏少較為明顯;淮北地區雨量則較常年同期偏多。淮河以南地區梅雨量:96.9毫米(揚州市區)~626.2毫米(薑堰區沈高鎮),江淮之間中東部有20個鄉鎮(街道)超400毫米,沿江和蘇南大部分地區不足200毫米。淮河以南地區平均梅雨量194.7毫米,比常年梅雨量偏少1.8成,其中江淮之間平均梅雨量205.5毫米,偏少1.1成,蘇南地區平均梅雨量179.7毫米,偏少2.7成。南京梅雨量133.1毫米,比常年偏少5成。期間淮北地區平均雨量221.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6成。 3.降水呈過程性、間歇性特征,區域性暴雨過程偏少。梅雨期出現3段連續降水天氣(6月13-19日、6月25-27日、7月2-10日),6月20-24日和6月28日-7月1日降水間歇。7月1日前降水強度總體不大,僅在6月14日沿淮和淮北地區出現1次區域性暴雨,7月2-9日降水較前期明顯增強,接連出現4次區域性暴雨過程。梅期共出現5次區域性暴雨過程,較常年(7次)偏少。 4.高溫高濕特征明顯。梅雨期全省平均氣溫26.2℃,比常年同期(25.4℃)偏高0.8℃,部分地區出現1~4天35℃以上高溫天氣;各地平均相對濕度高達80%~90%,人體感覺悶熱。 5.梅雨期多強對流天氣,局地短時降水強度大。梅雨期多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雷暴等強對流天氣,有7次範圍較大。共計有24個鄉鎮(街道)出現10級以上雷暴大風,最大連雲港海州區錦屏鎮34.5m/s(12級)。共有18個鄉鎮(街道)日雨量超200mm,最大日雨量303.8mm(海門區海永鎮)。局地短時降水強度大,1小時最大雨量達103.6mm(常州市區橫林鎮),3小時最大雨量187.3mm(東台市時堰鎮),6小時最大降雨量286.0mm(海門區海永鎮)。6月15日銅山區、7月6日通州區、8日新沂市、9日江都區和濱海縣出現冰雹。 二、未來天氣預測 未來10天天氣預報 1.10日全省多雲,有分散性雷陣雨,11-15日淮河以南地區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最高氣溫可達35~36℃,淮北地區多雲有分散性雷陣雨。16-17日淮北地區多雲有分散性雷陣雨,其它地區多雲有時陰,18-19日淮河以南地區陰有雷陣雨,其它地區多雲。16日之後最高氣溫較前期略有下降。 2.7月中旬至8月氣候趨勢預測 預計7月中旬至8月下旬,淮北地區降水量300~360毫米,接近常年,局部偏多0~2成;江淮之間230~280毫米,偏少0~2成;蘇南地區220~270毫米,接近常年,局部偏多0~2成。蘇南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偏高1~2℃,其它地區偏高0~1℃,高溫日數(日最高氣溫≥35℃)較常年偏多。影響江蘇的台風為2~3個,可能有1個影響較重。 三、建議 1.出梅後仍有局地強降水和午後雷陣雨,同時,7-9月也是台風活躍期。建議防範台風、雷電、局地強降水、短時雷雨大風等災害性天氣對我省造成的危害。 2.出梅後我省進入盛夏晴熱天氣,由於梅汛期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少,需做好抗旱準備工作;相關部門需做好城市用電、用水的調度;衛生防疫部門需做好防範食物中毒、高溫中暑及並發症的應急處置工作;戶外作業者要加強防暑降溫措施。 3.做好水稻肥水管理,及時中控曬田,控蘖促壯。同時加強水稻紋枯病和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新華日報ⷤ𚤥Œ嗢ž記者 張宣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