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樹人,四川榮縣人,吳玉章曆經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討袁戰爭、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設而成為跨世紀的革命老人,與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稱為“延安五老”。吳玉章從參加同盟會到參加中國共產黨,從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到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為社會進步、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黨的事業奮鬥一生。吳玉章是中共六屆、七屆、八屆中央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十七年,桃李遍天下。兼任國務院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全國教育工會主席、中國自然科學普及協會主席等職。
吳玉章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榮縣雙石橋蔡家堰。自小忠厚篤誠,堅韌沉毅,喜讀史書,學識淵博,有“金玉文章”之譽。清末,
1903年東渡日本,入東京成城學校,謀強國之策。接受民主革命思想。
推翻帝製
1906年加入同盟會,任評議部評議員。在日八年,革命活動不斷。
1911年4月革命黨人在廣州黃花崗起義,奉令購運軍火。起義失敗,返川領導保路運動。9月到榮縣,助龍鳴劍、王天傑組織民軍北上會攻成都,親自訓練民團,籌措糧餉,支援前線。民軍揮師回榮,吳玉章不失時機,趙藝西、龍鳴劍等人積極配合,於9月25日宣布榮縣獨立,在全國率先脫離清王朝建立軍政府。又赴內江,聯絡鄂軍中黨人處死清廷大臣端方,11月26日領導內江獨立。後乘夜赴渝,清除內亂,鞏固了蜀軍政府。
民國初建,代表蜀軍政府赴南京,出任參議院議員、大-秘書,助孫中山先生建政。袁世凱篡國,吳玉章參加二次革命,失敗後到法國,在法組建華法教育會,為國培養人才。
培養人才
1917年回國,在北京創辦留法儉學預備學校,選送留法學生近兩千人,周恩來、鄧小平、王若飛、陳毅、聶榮臻、趙世炎、蔡和森、張申府等留法學生,都成為中國革命的棟梁。
五四運動時期,吳玉章接受科學社會主義思想。1922年到1924年任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四川大學前身)校長,傳播新文化新思想 ,組織馬克思主義團體。
1923年秋冬,劉伯承一直在成都治傷。困擾著他的不僅是身體的創痛,更多的是對前途的憂慮。當時,吳玉章任成都高等師範學校校長,和惲代英、楊�公等人創辦《星期日》等刊物,宣揚新文化、新思想,熱情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還派人深入到工人、農民中做宣傳和組織工作,在當地具有較大的影響。
吳玉章深知劉伯承的為人,幾乎每隔三五日就要到他的住處,一麵探視病情,一麵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後來,通過吳玉章的介紹,劉伯承結識了楊�公。在吳玉章、楊�公二人的影響下,他的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南充高中首任校長。奉黨之命從事-工作並參加北伐。後參加南昌起義,任革命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大革命失敗,遵黨指示赴蘇聯,在蘇聯東方大學等校學習、任教,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世界和平會議。
抗日戰爭
1938年回國參加民族抗戰,被選為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出任延安-促進會會長、魯迅藝術學院院長、延安大學校長、邊區政府文化委員會主任,以花甲之齡為國培養各類人才,被尊為延安五老之一。
1945年抗戰勝利後,任中共代表赴渝出席政協會議。次年兼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為反對內戰、爭取和平民主建國,同反動勢力作堅決鬥爭。
1948年任華北大學(今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1949年到北京,開國大典。
1903年吳玉章赴日本留學,進成城學校、岡山第六高等學校,參與同盟會創始活動。“二次革命”失敗後,赴法國進巴黎法科大學學習。與蔡元培、李石曾等建立華法教育會。吳玉章
1916年吳玉章回國,推動青年留法勤工儉學。
五四運動時期,吳玉章接受科學社會主義思想。
1922年到1924年任成都高等師範學校校長。
1923年秋冬,吳玉章和惲代英、楊�公等人創辦《星期日》等刊物,宣傳新文化、新思想。
吳玉章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創辦重慶中法大學。後奉黨之命從事-工作參加北伐。南昌起義任革命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大革命失敗,赴蘇聯東方大學等校學習、任教,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
1927年參加八一南昌起義,任革命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後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畢業後,曾在海參威遠東工人列寧主義學校、蘇聯科學研究院遠東分院和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部任職,研究中國文字拚音化方案,一度被派到巴黎主辦《救國時報》。
1938年吳玉章回國參加民族抗戰,任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延安-促進會會長、魯迅藝術學院院長和延安大學校長、陝甘邊區政府文化委員會主任。
1940年1月15日,黨中央為了表彰吳玉章的革命功績,為他補行了六十壽辰(本是1938年12月30日)的慶祝大會。中共中央發了賀詞,毛澤東親臨致祝詞,稱讚他:“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的有益於廣大群眾,一貫的有益於青年,一貫的有益於革命,艱苦奮鬥幾十年如一日,這才是最難最難的嗬”。
1945年,任中共代表赴重慶出席政協會議,次年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
1948年任華北大學校長。
新中國
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籌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出席開國大典。
新中國成立後,為適應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對各種建設幹部的需要,黨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成立中國人民大學,《人民日報》稱中國人民大學為“新中國的第一個新型正規大學”。鑒於中國人民大學擔負著極其重要的任務,經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名,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德高望重的吳玉章為第一任校長。吳玉章同誌領導了中國人民大學的創建和發展工作,直至1966年12月12日去世。
吳玉章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達17年之久,為中國人民大學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為中國人民大學確立了正確的辦學指導思想和方針,奠定了優良的傳統和獨特的校風;使中國人民大學成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特別是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的一麵旗幟。吳玉章還曾兼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院長,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和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政務院文教委員會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會長,中央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蘇友好協會總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工會主席等職。
[以上內容由" playboy"分享。]
吳玉章相關
自貢吳玉章故居 四川自貢榮縣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1950-1966))

四川大學校長(1922-1924年 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學校)

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經曆曆史事件:
南昌起義 (公元1927年)
相關院校:
四川大學
同年(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餘家慶 (1878~1954) 江西南昌安義縣

奚侗 (1878~1939) 安徽馬鞍山當塗縣

黃炎培 (1878~1965) 上海浦東

卿衡 (1878~1937) 湖南婁底新化

楊源浚 嶽麓書院 湖南婁底新化 + 更多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
饒剛生 (1913~1966) 福建福州永泰

劉潤民 (1891~1966) 陝西鹹陽三原

高歌 (1900~1966) 山西陽泉盂縣

白崇禧 (1893~1966) 民國十大軍閥 廣西桂林臨桂縣

曾錫圭 (1899~1966) 湖北仙桃

鄧拓 (1912~1966) 福建福州鼓樓區 + 更多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謝覺哉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