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4年北京房地產市場,新房和二手房市場在“930新政”後都顯著升溫,北京的進一步放鬆限購、降低首付和降低利率,再加之11月的稅費調整政策,這一係列政策利好有效推動了市場升溫,特別是對於二手房交易來說,購房成本實現了“真金白銀”的降低。相較於新房市場,二手房市場回暖更加明顯,顯示出更強的韌性,而二手房市場的熱度也將逐漸傳導至新房市場,也推動新房市場進一步回暖,目前新房市場“止跌回穩”趨勢明顯。在土地市場方麵,從2024年9月開始,北京改為每月公布一次供地清單,優質地塊供應增加,土地拍賣市場熱度攀升。
本文就截止至2025年1月22日,北京現行房地產市場政策做一個簡單的梳理,具體政策內容如下:
1、限購政策方麵
(1)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買五環內商品住房的,繳納社會保險或的年限,調整為購房之日前連續繳納滿3年及以上;購買五環外商品住房的,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年限,調整為購房之日前連續繳納滿2年及以上。符合本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購買本市商品住房的,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年限,調整為購房之日前連續繳納滿1年及以上。居民家庭購買通州區商品住房,按全市統一政策執行。本市戶籍成年單身人士與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按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執行住房限購政策。
(2)在執行現有住房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允許以下居民家庭(含夫妻雙方及未成年子女,下同)或成年單身人士,在五環外新購買1套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1.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含駐京部隊現役軍人和現役武警家庭、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家庭),已在京擁有2套住房的;2.本市戶籍成年單身人士,已在京擁有1套住房的;3.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或成年單身人士,已在京擁有1套住房的。其中,新購買商品住房位於通州區(不含台湖、馬駒橋地區)的居民家庭或成年單身人士,還須為通州區戶籍,或與在通州區注冊或經營的企業、疏解搬遷至通州區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存在勞動關係。
(3)離異3年內不得京內購房“限購政策從2024年3月27日起被廢止。這也意味著,今後離婚後購房不再受離婚年限限製。
2、限價政策方麵
在嚴控地價的同時,對項目未來房價進行預測,試點采取限定銷售價格並將其作為土地招拍掛條件的措施。
3、限售政策方麵
規劃類型
頒布單位
內容
解讀
城市法規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企業購買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需要滿3年及以上,若其交易對象為個人,按照本市限購政策執行。
加強限製企業購買商品房再次上市銷售,意在限製部分企業“投機倒把”行為。
4、限貸政策方麵
(1)落實國家關於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政策,引導商業銀行穩妥有序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貸款利率附近。居民家庭購買首套商品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15%。購買二套商品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20%。
(2)2024年4月23日後簽訂購房網簽合同,且離婚不滿一年的房貸申請人,如家庭名下在本市無成套住房,執行首套房信貸政策。
(3)本市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
5、土地供應方麵
本年度計劃安排各類住房用地1060公頃。其中,計劃安排商品住房用地供應下限300公頃、入庫300公頃,堅持以需定供,通過“房地聯動、一地一策“機製,保障供地結構均衡、節奏平穩,提升供地效能。計劃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460公頃,其中配租型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用地200公頃,積極引導保障性住房用地向重點功能區、軌道站點周邊布局,明確地塊清單,加快供地進度,有力支撐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
6、人才政策方麵
針對戰略人才和領軍人才,將最高一次性給予100萬元和50萬元資金獎勵,提供最高100萬元和50萬元購房補貼或最高100%、50%租金,優先推薦辦理北京市戶口,並提供子女教育、醫療健康、出入境便利及機場服務等。
7、小結
2024年,樓市呈現複雜而多變的特點,北京從政策端到產品端不遺餘力支持樓市平穩健康發展,形勢整體向好。
在政策端,從“517新政”到“626新政”,再到“930新政”,一係列政策利好持續發力,並且新政效應越來越強、持續時間越來越久,特別是在“930新政”後,北京新房市場“止跌”態勢明顯,並進一步接近“回穩”。
在產品端,2024年11月22日,北京規自委發布了《北京市高品質住宅設計導則》試行版。根據這份文件內容指引,未來北京住宅的產品力,將會迎來全麵突破與提升。此前隻在部分試點項目中出現的大陽台、架空層、風雨連廊將有機會出現在更多的新房項目中。政策端和產品端的發力,為2025年北京房地產市場帶來期待。
(國策北京分公司⠧曉飛)
(轉自:國策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