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誰創始人(推廣微信群)
绿色简约靓丽风格的一款自适应式zblog app下载模板,面向于手机app应用、手赚app应用、网赚app应用分享下载网站设计开发,采用左中右三栏布局响应式结构,APP图标排版、分类展示、大幅轮播图、热门/最新APP模块,二维码扫描下载,支持电脑或手机访问浏览,兼容IE9+、Firefox、chrome及Safari等主流浏览器,在PC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具有良好的访问浏览体验。
主题特点: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微信誰創始人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微信誰創始人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睡懶覺卻年薪3億,公認的騰訊最囂張的人,連馬化騰都拿他沒辦法,他就是微信之父張小龍。
張小龍,1969年出生於湖南邵陽,微信創始人,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
年輕時候的張小龍就是個技術宅,經常加班寫代碼,養成了白天睡覺晚上熬夜的習慣。一是因為愛好,二是因為家裏太窮,不僅自己窮,親戚朋友也沒有一個富裕的。
雖然過著普通的生活,但張小龍卻從小就有兩個特點,愛讀書和成績好,而這兩個方麵往往是和名牌大學、不平凡,這樣的名詞聯係在一起的。
1987年,18歲的張小龍考入華中科技大學電信係,學生時代的他,延續了小時候的習慣,不喜歡上課,晝伏夜出,幾乎沒人能想到他以後會在互聯網裏有所作為。
除了學習之外,張小龍還比較喜歡搞一些小發明,設計個電路,儼然就是一副理工科屌絲的形象。
讀碩期間,張小龍接觸了C語言開發,並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為他之後的人生經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4年碩士畢業後,25歲的張小龍被分配到一家國營單位,
而94年正好是國家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開放的年份,但是在單位裏的張小龍卻表現得資質平平。
這也難怪,本身就是技術猿出身的他,不願意整天躺在電信機關的大樓裏,隨後張小龍辭去了這份在當時被譽為鐵飯碗的工作。隻身一人南下,來到了改革開放的聖地——廣州。
張小龍主要研究的就是軟件開發,可以說在這一領域的張小龍,嗅覺極其靈敏。
回顧當時國內的軟件開發,真正起步做起來的沒有幾個,來到廣州的張小龍十分渴望,開發一款屬於自己的軟件。
但是沒有合夥人,也沒有同事,隻能自己動手,一行行地敲代碼,整整七萬多行,都是自己一個人完成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7年,一款屬於張小龍的軟件誕生,
foxmail上線。
在兩年的時間裏,就拿下了全球400多萬的用戶。可以說,張小龍一戰成名。
但是很奇怪,張小龍卻並沒有從中獲益,因為這是一款完全免費的軟件,沒有任何商業模式,雖然外麵光鮮,但他仍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loser,與自己要做一番大事業的願望背道而馳。
彼時,他已經來到廣州3年了,最窮的時候身上隻有3塊錢,落魄不堪,不堪重負的他,終於絕望地將foxmail賣掉,隻身一人去了西藏,從此在互聯網世界裏消失了整整五年。
2004年,中國的互聯網已經初具雛形,騰訊的馬化騰、阿裏的馬雲、百度的李彥宏,眾多商業巨頭紛至遝來。
總之,作為老一輩的互聯網人,能成事的,基本都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才華,唯獨日後呼風喚雨的張小龍,獨處在陰暗的角落,仿佛被這世界遺棄。
2005年,時任騰訊投資總監的劉熾平,以高價收購了曾經的foxmail,張小龍也被陰差陽錯地帶到了騰訊。
和張小龍有著同樣經曆,在創業伊始不知道怎麽賺錢的馬化騰,卻非常看好這個曾經被命運捉弄過的年輕人,他把幾波人都做不起來的QQ郵箱交給張小龍,期望他能弄出點動靜。
當時的QQ郵箱隻是一個,用戶不超百萬的邊緣產品,
在外界人的印象裏是又臭又爛,可是張小龍偏偏不信邪,他決定從基礎出發從調研開始,要求每個產品經理在一個月內,必須要收集1000個用戶的反饋意見,做10個用戶調查。
整整四年下來,張小龍憑借著文藝和從容不迫的格,讓QQ郵箱起回生,用戶數全國第一,成為騰訊的龍頭產品。
可是張小龍始終是鬱鬱不得誌,說到底自己隻是一個大公司的項目負責人,熱鬧都是別人的,自己什麽也沒有。
時間轉眼來到2010年,在移動互聯網的血雨腥風到來之前,
張小龍已經42歲了。
那一年,他看到了一款即時通訊的軟件KIKI,一眼認定這是能夠打敗QQ的一款即時通信軟件,當時騰訊的QQ可謂是一家獨大,但也並不是高枕無憂,也時刻有被拉下馬的危險。
於是他連忙向馬化騰申請,做一款屬於騰訊的通訊軟件,他得到的回複隻有四個字,馬上就做。可當時並沒有多少人看好,因為QQ已經吸收了大量的用戶群體,不太可能會有新的聊天軟件能夠打敗QQ,況且也沒有必要費心費力地再做一個。
張小龍就是喜歡聽這樣的話,你不是不看好我嗎,那我就做給你看。兩個月後微信上線,上線之初,並沒有在互聯網裏引起動蕩,相反卻在小範圍的傳播中,以極簡的風格受到用戶的好評。
可即便如此卻並沒有當時想象的強大流量,失望的氣氛在團隊裏蔓延,張小龍並沒有停滯不前,深諳人欲望的他認識到,微信必須要革新,必須要拿出不一樣的東西。
本著這樣的理念,微信推出了附近的人、搖一搖等眾多花樣玩法。在子彈上膛的音效裏,搖一搖的啟動次數達到了一個億。可要說真正吸引人流的還是微信語音消息。
要知道,當時的QQ都沒有這樣的功能,但是卻把它放在了微信裏,足以可見騰訊對於微信的重視。
就這樣,憑借著新奇的玩法,微信迅速吸收了大量的用戶群體,等到用戶數量到達一億之後,微信又推出了朋友圈,希望將微博拉下馬。同時推出了微信公眾號,徹底將傳統媒體拍在沙灘上。
事後馬化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為什麽有了QQ還要推出微信做出了回答。他說,如果我現在不革自己的命,將來一定會有人來革我的命。
2014年,微信繼續生機勃發,才思泉湧的張小龍,推出了微信紅包功能。一夜之間,商家的櫃台上就多出了一個微信收款碼,將現金徹底地藏進了錢包裏。
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裏,微信日活躍用戶突破了10億,張小龍笑到了最後。這在當下的互聯網世界裏,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它幾乎占據了人們所有休息工作的時間,你總是會不經意地掏出手機,打開微信,看看有沒有收到消息。或者朋友圈裏有什麽動態。
這或許就是張小龍所說的,微信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
是的,張小龍成功了,他不再是以前那個落魄寒酸,甚至令人憐憫的追夢男子,他完成了自己多年以來要幹一番大事的夙願。
歲月也不曾虧待他的努力,微信的成功將此前命運所有的虧欠一次還清,一個不向世俗低頭的人,最終取得了勝利。
所以,人們很難不喜歡他,我們都認為張小龍是一張幹淨的白紙,卻最終發現,他所見過的血腥和黑暗,遠比想象的多。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