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三強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 编辑:5moban.com - 18
三十七年,夫婦倆放棄優厚生活待遇和工作條件,抱著“雖然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都是有祖國的。祖國再窮,是自己的;而且正因她貧窮落後,更需要我們去努力改變她的麵貌”之願望,毅然回國,任中央研究院兼清華大學物理係教授、北京研究院原子學研究所所長。1949年9月,出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計劃局副局長。1952年後,曆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計劃局局長、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處秘書長、院副秘書長,並曾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全國青聯副主席;當選為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長,第一、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學部委員、學部主任,1958年任原子能研究所所長,1978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浙江大學校長。
錢三強畢生從事原子核物理學研究,是中國原子核科學研究基地和中國原子能事業主要創建人之一,對我國“兩彈”研製、國防科技人才培養,貢獻卓著。《民國人物大辭典》等有錄。
人物經曆
早年經曆
錢三強在北京中南海講課
錢三強在北京中南海講課
1913年10月16日,出生於浙江紹興,少年時代即隨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讀於蔡元培任校長的孔德中學。
1929年,在父親的支持下考入了北京大學理科預科,同時還聽本科的課程。吳有訓教授的近代物理學、薩本棟教授的電磁學吸引著錢三強。
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預科。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經吳有訓教授的推薦,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著名的物理學家嚴濟慈所長的手下作助理員,從事分子光譜方麵的研究工作。
赴法留學
1937年9月,在嚴濟慈的引薦下,到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居裏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導師是伊萊納・約裏奧―居裏夫人,並跟隨化學師葛勤黛夫人做釙的放射源研究,還在約裏奧先生主持的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研究所學習。
肖像
肖像(4張)
1939年錢三強完成了博士論文――《𒒥퐨質子的碰撞》。
1940年,獲法國國家博士學位。
1946年春,錢三強與他的同行合作,經過反複實驗,終於發現了鈾核的三0和四0。這一發現不僅反映了鈾核特點,而且使人類能進一步探討核裂變的普遍性。導師約裏奧驕傲地說:“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的實驗室的第一個重要的工作。”
1946年底,榮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
1947年升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導師,並獲法蘭西榮譽軍團軍官勳章。
回國任教
1948年,回國後曆任清華大學物理係教授,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後為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處秘書長,二機部(核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等。
從新中國建立起,錢三強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業的開創。他在中國科學院擔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後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長、所長,並於195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5年,中央決定發展本國核力量後,他又成為規劃的製定人,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956年,錢三強帶領40多名科學工作者在蘇聯實習考察。剛從美國回國的錢學森,也來到蘇聯和錢三強一同考察。
1956年11月16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成立主管原子能工業的第三機械工業部(1958年2月11日改為二機部),-任部長,錢三強與劉傑、袁成隆、劉偉、雷榮天等被任命為副部長。他是副部長之中唯一的科學家。聶帥曾經對錢三強說過:“搞原子能,你是行家,就請你提建議,我們大家商討決定。”
1958年,他參加了蘇聯援助的原子反應堆的建設,並匯聚了一大批核科學家(包括他的夫人何澤慧),他還將鄧稼先等優秀人才推薦到研製-的隊伍中。
1959年6月26日,蘇聯共產黨中央來信,拒絕 的有關資料及教學模型。8月23日,蘇聯又單方麵終止了兩國簽定的新技術協定,撤走了全部專家,在蘇聯專家撤走後,周光召在國外召集數十名海外專家、學子,聯名請求回國參戰。他們歸國後先後參與主持了理論的研究與實驗研究工作。
1964年,在他51歲生日之際,所研製出的中國第一顆 0成功。
1967年 又0成功。西方媒體推測,法國國家博士錢三強是中國的核彈之父。
1980年7月24日,錢三強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學技術發展的簡況》為題講課。
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
錢三強相關

相關院校: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2年)去世的名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