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層的樓,目前僅剩1、2、4、18、33層,選哪一層最好?
最近收到一位網友的留言,說自己去售樓處看房,總高33層的房子,現在隻剩1、2、4、18、33層,問我該選哪一層最好?其實售樓處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營銷模式,通常會保留一部分優質房源,然後在某一特殊時期內,專門放出一些不好的房源來集中銷售,但是房產銷售不會告訴你真相,他們大概率會說目前是尾盤促銷,賣得隻剩這幾套房子了,為了盡快清盤才會降價促銷,目的就是縮小購房者的選擇空間,盡快把不好的房子賣不出。因此,如果這5個樓層你都覺得不合適,建議你再等等或者換個樓盤,但如果想低成本解決住房問題,就認真看看這5個樓層的優缺點再決定。

第一,一層
不管一層是否帶花園都不推薦買,帶花園雖然可以種菜、種花頤養天年,休養生息,但是長時間在小花園處停留,將會增加高空拋物致使住戶喪生的風險,而常規意義上的一層,采光被周邊植被和樓棟遮擋,室內陰暗、潮濕、細菌多、容易滋生蚊蟲,長時間生活在汙濁的環境中,容易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患上風濕和關節炎等等疾病;一層也是所有住戶上下樓的必經之地,開關單元門的聲音,小孩等電梯的嬉戲、打鬧聲,調節聲控燈的跺腳聲,聊天聲等等噪音都會讓一樓住戶晝夜無眠;此外一層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也很差,由於樓層低容易遭小偷惦記,窗外來來往往的行人,也會讓一層業主的生活有種被窺視的感覺。由於一層存在諸多缺點,在二手房市場中幾乎沒有流通性。

第二,二層
二層同樣有采光差、噪音多、蚊蟲多等缺點,但很多新手購房者不知道的是,現在的高層建築一層多是獨立下水,但二層和樓上所有業主共用一根下水管道,時間久了,髒水中攜帶的生活垃圾導致下水管道堵塞,髒水不能及時排出就會從二樓的下水口返湧上來,如果正好家中沒人沒能及時製止危害蔓延,髒水會漫灌到室內浸濕家具電器,甚至還會滲透到樓下,所有損失最後都得二層業主承擔,雖然二樓反水隻是小概率事件,可一旦發生了後果無法承擔,我建議你不要拿全家的積蓄和後半生去賭。

第三,四層
4層不好賣是因為4諧音“死”,所以4層經常會被特價處理。但是諧音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如果非要給自己心理暗示,4在音符裏的發音是“fa”,有多多發財的寓意,因此別盲目輕信風水之說。從科學的角度來說,4層雖然屬於較低的樓層,但是采光,通風效果受影響較小,又正好處在俯視小區園林景觀的位置,萬一遇到停電、電梯故障、地震、火災等等意外,4層業主爬樓梯出行和逃生都很容易,是安全性和性價比較高的樓層,尤其是比較適合老人和小孩多的家庭。
第四,18層
18層對應十八層地獄,購房者擔心入住後走黴運,都不願意買18層,所以18層也會被作為特價房處理,但其實這都是無知心理在作祟,18層地獄不是說隻有18層是地獄,而是1-18層都是地獄,如果迷信地獄這一說法,那麽18層以下都可以排除在外了;而18層以上,消防雲梯夠不到,等於沒有可選的樓層了。因此,買房還是從事實出發,18層是中間偏上的樓層,盡管視野有一定的遮擋,但是房子的采光和通風效果很好,室內蚊蟲和灰塵少,又正好在大多數消防雲梯能到達的最後一層的高度,房子的安全性相對更好,非常適合剛需撿漏。
第五,33層
33層也就是頂層,頂層采光好,視野好,私密性好,沒蚊蟲,灰塵少,但是隔熱層和防水層經過常年的風吹日曬雨淋,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漏雨和冬冷夏熱的問題,頂層萬一停電和遭遇突發意外,出行和逃生也不方便,所以頂樓也不推薦買。
總之,這5個樓層在新房市場中不受歡迎,將來二手房轉賣時同樣難找接盤俠,一旦入手就要做好長期置換的準備。但如果你僅是買來自住,要分情況來看,家裏老人和小孩多的,推薦選擇4層;年輕人多的或者多年齡段組合的家庭,更建議選擇18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