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上遇到動物不稀奇,比如狗、貓,甚至是狼,但如果是一條大鱷魚呢?
近日,有位於馬來西亞的車主就遭遇了這樣極其罕見的情況。
從現場實拍照片看,一台黑色的比亞迪海豹U DM-i(國內宋PLUS DM-i)癱倒在路上,左前輪車軸斷裂,副駕駛安全氣囊彈出,地麵上有著長長的黑色刹車印,可想而知事發當時車速有多快。
那麽它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就在不遠處,一條大鱷魚橫屍當場,整體呈現側臥狀態,肚皮朝天,地麵上還有血跡,很顯然已經氣絕身亡。
從圖片看,被撞死的鱷魚大概率就是灣鱷,這是是世界上最大的鱷魚品種,也是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
它們原產於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體長一般可達3~7米,最長達9米,體重為600~1400kg,因其強大的咬合力和攻擊性而聞名,有“食人鱷”之稱。
很顯然,此次事故中比亞迪撞死的是一條成年鱷魚,也難怪能對車子造成如此嚴重的損傷,好在看起來車上的人無礙,主駕駛車門可正常打開,總算是有驚無險。




泰國人淩晨排隊買比亞迪
比亞迪在海外有多搶手?當地消費者甚至淩晨都要起來排隊購買。
11月初,在泰國曼穀的一家比亞迪展廳外,有數十米的隊伍早早地排起了隊伍,他們所想要購買的,正是前不久在該國上市的ATTO 3(國內元PLUS)。

ATTO 3是比亞迪在泰國市場投放的第一款電動汽車,定價119.99萬泰銖(約合人民幣23.7萬元),10月份上市,11月初接受預定。
之所以在泰國的售價要遠高於國內(貴了將近10萬),主要原因是泰國的購車稅較高,因此該國的整體車價要比中國貴出不少。

這隻是比亞迪在泰國熱銷的其中一景,而該國首位ATTO 3的車主更是在10月31日自清邁坐飛機到曼穀,11月1日下訂,11月2日成功提車,自駕690公裏返回清邁,共開了11個多小時。
其表示,為了搶到這台車,他特意請了3天假,提到車後從泰國一路開回了清邁,路上充了6次電,總費用722.24泰銖(約合人民幣140元),那是相當節省。


除了泰國,比亞迪還將ATTO 3賣到了日本和歐洲,在歐洲市場,更是貴到離譜,起售價將近30萬。
澳大利亞人瘋狂搶訂比亞迪鯊魚皮卡
無獨有偶,今年10月,比亞迪澳洲經銷商於布羅肯希爾發布了Shark 6(鯊魚)插混皮卡,新車價格隻有57,900澳元(約合人民幣27.1萬元),遠低於此前人們預期。
由於價格太過勁爆,鯊魚皮卡發布後受到澳洲用戶瘋搶,當地經銷商官網一度被擠爆,宕機將近2個小時,在當晚10點前才重新上線。

在新車發布後3小時內,比亞迪澳大利亞就收到了1000台訂單,更有甚者,有用戶因為網站崩潰,直接驅車前往當地比亞迪銷售店去現場下訂。
比亞迪本地進口商EV Direct CEO大衛ⷥ斯曼向媒體透露,目前已有2000輛比亞迪鯊魚皮卡在運輸途中,預計12月和1月開始交付,但他們已經要求再訂購1000輛,之後可能會更多。

據悉,比亞迪鯊魚皮卡配備DM-O混動係統,配備29.58kWh的刀片電池包,純電續航100公裏,為澳洲同級混動皮卡中,純電續航裏程最長的車型,整車綜合續航800公裏。
同樣吸引澳洲用戶的是,鯊魚皮卡支持外放電功能,可在野外露營、工作時為電力設備或電子產品供電。
車身尺寸上,鯊魚皮卡長寬高分別為5457/1971/1925mm,軸距為3260mm,屬於中大型皮卡的尺寸。
車輛有效載荷835千克,可拖曳2500公斤的房車,滿足澳洲用戶的使用需求;同時,接近角31度,離去角19.3度,搭配智能電四驅和能量中鎖,越野能力也同樣顯著。
車輛配備前後雙電機,前電機最大功率170kW,峰值扭矩310Nⷭ,後電機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340Nⷭ。
比亞迪鯊魚皮卡在澳洲上市後,將會對豐田Hilux和福特Ranger等傳統皮卡構成衝擊。

比亞迪超豐田、本田、日產之和
易車榜根據乘聯分會零售數據,匯總製作了國內1-11月份汽車品牌銷量榜單。

榜單顯示,比亞迪前11月累計銷量為3152258輛,同比增加37.68%,位居國內所有車企第一。
換個角度看,比亞迪今年的累計銷量,已超日係車中的豐田、本田、日產三家車企銷量之和。
榜單第二名為大眾汽車,前11月累計銷量1834205輛,同比下滑6.77%,在國內汽車市場加速向新能源轉化的背景下,以燃油車為基本盤的合資品牌,都麵臨著銷量下滑的尷尬局麵。
豐田汽車前11月銷量為1402623輛,雖然有豐田凱美瑞、卡羅拉、RAV4等爆款車型支撐品牌銷量,但比亞迪漢、秦PLUS、宋PLUS等國產車型持續搶奪其市場份額,豐田今年的累計銷量也已下滑了8.99%。
榜單第四至第七名,分別為吉利汽車、五菱汽車、本田、長安等品牌。其中,本田銷量已大跌27.75%,是日係車中跌幅最大的品牌。
王傳福:國外害怕中國車 證明我們做得還不錯
今年6月,在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發表了演講。
王傳福表示,國外政治家對中很焦慮,甚至很害怕,反而證明了我們做得還不錯,你不強,別人不會怕。
特別是歐洲、美國都有非常強大的汽車產業,當今做了一些措施、政策、高關稅的壁壘,都是反常態的,證明了中國汽車工業有了長足的進步。
對於國內車企間的競爭,王傳福指出,其實卷是一種競爭,是市場的競爭。
我們不應懼怕或逃避,而應積極擁抱,這種“卷”實際上是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自然規律,是為國家做貢獻,所有的企業家要積極擁抱、參與這種卷。
此外,王傳福還指出,新能源汽車代替傳統燃油車的變革實際上是技術的革命,技術在這場革命中一定起主推動,主的。
技術的主推動就是創新,新質生產力在汽車工業領域,這也正是比亞迪持續投入研發、不斷創新的動力所在。
為什麽比亞迪能如此大手筆地投入上千億用於研發?為什麽第五代DMI混動技術如此出色?這都得益於過去的積累和投入,這才有了工業奇跡般的9萬9秦L。
本文由信而好古網发布,不代表信而好古網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isdomhotelshanghai.com/Nz4x8m/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