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化行業,一座大型裝置投資額可達數百億元至上千億元。裝置內部結構複雜,零部件多樣,建造過程可謂十分耗時耗力。
如何提升裝置的製造效率?十餘年前,開辟了中國大型石油化工裝備“模塊化”製造的先河,一舉與國際先進建造能力接軌。掌握了這項技術,建造裝置仿佛“搭樂高”,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回顧往昔,是國家發展帶來的時代機遇給了卓然股份成長壯大的‘托舉’;展望未來,麵對實現‘雙碳’目標帶來的時代新命題,公司正在謀劃新的‘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卓然股份董事長張錦紅表示,公司始終聆聽全球能源轉型要求,堅持“節能減排,低碳循環”戰略性思維,正在布局打造綠色能源、潔淨產業的產業新生態。同時,公司還在深耕生物基材料技術與產業化應用研究。未來,卓然股份將以科技為筆,描繪綠色環保材料引領的嶄新時代。
讓建裝置就像“搭樂高”
在卓然股份的展廳,記者見到了幾座頗具氣勢的石化裝置模型。走到公司代表作之一的“浙江石化三號乙烯”裝置模型前,張錦紅講述起“模塊化”製造的實現方法。這座裝置年處理乙烯量達140萬噸,記者眼前的模型按照1:80的比例還原了裝置全貌。原來,這座龐大裝置中的所有組成部分,是由卓然股份用130餘個模塊從工廠預製後到現場組裝而成的。
張錦紅指著模型中最具技術含量的“9台乙烯裂解爐”介紹道:傳統上,乙烯裂解爐是以單體模塊的形式從工廠運到現場組裝。而在這一項目中,卓然股份實現了全國首次的“整體裂解爐平移”。浙江石化的大型裝備最大重量達4000噸,公司全部使用整體平移的方式實現了安裝,大大縮短了裝置建設時間和製造成本。
“建立這座模型,公司有三個初衷。”張錦紅說,第一,希望團隊有全局觀念。因為乙烯裝置是石化行業中最大型的裝置,希望團隊可以通過這一模型對化工廠的結構了然於心。第二,公司實際開發了兩套模型。一套用來展示,另一套則像是“樂高玩具”一樣提供給員工拚裝,激發員工優化工程方案的新靈感。第三,這套裝置展示了不少國外的技術和設備,期待團隊可以展示一座全國產設備組成的裝置。
記者注意到,展廳內還有其他模型裝置正在搭建之中。張錦紅表示,這代表著卓然股份的目標,不僅限於乙烯裝備,而是要立足於整個技術鏈和創新鏈,不斷開拓新市場,拓展能力邊界。
走出石化裝備的自強之路
卓然股份成立於2002年,最初僅是一家零部件生產商。公司是如何發展成為掌握大型石油化工裝備模塊化、集成化製造能力的大型企業的?
張錦紅回憶道,第一個發展階段以製造為主;第二個階段則上升到設計製造一體化,用設計來完善製造,形成模塊化和集成化能力;第三個階段是工藝技術創新,以進一步滿足客戶需求、提升產品價值。公司一路伴隨著行業的發展而壯大,是行業曆史進程中的一分子。
科技創新是卓然股份實現跨越的重要支撐力量。卓然股份鍛造出模塊化生產能力的過程,就是一次依托科技創新的跨越。
2006年,卓然股份獲得一次與世界頭部工藝技術及工程總包方Technip合作的機會。合作項目是在泰國建設一座年處理100萬噸乙烯的工廠。當時,業主提出要以“全模塊化”方式進行建設,但是中國企業沒有用模塊化建造乙烯裝置的任何經驗。“當時,公司團隊都認為這是不可跨越的挑戰。”張錦紅說。
“我反複斟酌,最後認為如果我們把握住這次機會,就可以在行業內帶來一次革新。”張錦紅說。當時,公司最缺的是人才和技術,所以公司利用和國際技術方合作的機會,在雙方的簽約合同中要求“合作方提供10位以上工程師做技術指導,並對公司核心人員進行為期兩年的一對一培訓”。
在國外工程師來到項目組後,卓然股份組織了一次“拜師會”,讓國際一流的工程師“傳幫帶”,手把手地教公司的年輕工程師。
經過兩年半的研發和建設,卓然股份成功以300多個模塊將這座百萬噸乙烯裝置建造起來。通過與國際先進經驗、前沿需求接軌,卓然股份形成了模塊化生產的能力,並開始了設計製造一體化的發展之路。當年“拜師會”培養的那批大學生,現在已經成為卓然股份的骨幹。
迎接綠色能源時代
在經曆了“跟著走”之後,卓然股份開始尋找“走自己的路”。下一個階段,卓然股份如何擁抱新的時代命題?張錦紅表示,公司要通過培育新質生產力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
對於卓然股份而言,培育新質生產力意味著要開發更新的技術,與中國石化行業全產業鏈深度融合。最近幾年,卓然股份與華東理工大學、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一批高等院校達成合作,從實驗室的技術源頭入手,探索全產業鏈的技術提升和研發。研發方向包括乙烯、綠色能源、綠色化工、新材料等方向。
張錦紅表示,中國具有全產業鏈集聚優勢,卓然股份要利用這一資源,做產業鏈的深度融合。聯合上遊合作夥伴,一起開發新的工藝、材料和應用。“卓然股份把大家的優勢集中起來,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工程,這是卓然股份要走的路。”
在卓然股份內部,新質生產力還意味著智能製造。公司要把原先靜態的設備製造,通過收集分析大數據變成動態過程,通過數字化基座指導未來裝備的技術更新、節能降耗。
張錦紅表示,卓然股份堅守化工裝備產業集群的“聚鏈”整合,用數字智慧網絡連接製造、創新、技術轉型的全鏈條服務。前方是守護、是責任,卓然股份期待用融合、用創新引領全新的能源時代。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