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饊子麻花,以及饊子麻花北京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饊子麻花有著怎樣的發展曆史?
- 饊子麻花怎麽做?
- 大火油炸和少加水可以使麻花饊子更加酥脆嗎?
- 麻花撒子做法
- 饊子麻花的簡介
- 撒子麻花的做法,撒子麻花怎麽做
Q1:饊子麻花有著怎樣的發展曆史?
饊子麻花是用發酵麵揉擰成麻花形,炸製而成,是遍及全國各地的小食品。其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古代將麻花、饊子作為寒具的代表,寒食節禁火之日,多食此品。
到了清代,據禦膳房食單記載:1785年,也就是乾隆十九年三月十六日總管馬國用傳,皇後用野意果桌,一桌十五品。其中就有“發麵麻花”做點心。
大約從清代起才將麻花和饊子分立,麻花較硬而粗,饊子細而散,但都是油炸食品。
著名的天津桂花發祥麻花,就是用發酵麵加芝麻、青梅、糖薑、桃仁等果脯,經過搓擰,油炸而成。但也有被稱為“饊子麻花”的,如天津的王記剪子股麻花,就因條散而不亂,麻花肌不擰緊在一起而得名。
Q2:饊子麻花怎麽做?
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歡迎,它的製作比較麻煩。饊子麻花顏色棕黃,質地酥脆,香甜可口。
材料
礬,堿,紅糖,糖桂花,溫水,麵粉,開水,麻仁,花生油
做法
1.事先將礬、堿、紅糖、糖桂花放在盆內用溫水溶化。
2.再將麵粉倒入和均勻,和好後挫長條盤起來餳一會兒,然後揪成40克一個的小劑。
3.將麻仁用開水拌起來,將小劑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長的小條碼在盤中,碼3至4層再餳著。
4.餳好後,拿起兩小條用手挫成均勻的長繩條2根,對頭折兩個來回成8根,兩頭捏在一起,成兩頭尖、當中大的棗核形或扇形狀,用油炸熟即成。
5.炸時鍋內花生油五成熱,拿著饊子麻花的捏頭處,將坯子下入油鍋來回擺動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後,整個入油中炸,炸成棕黃色即成。
Q3:大火油炸和少加水可以使麻花饊子更加酥脆嗎?
麻花饊子是我國非常經典的一道傳統小吃,酥脆可口,香甜不膩,很受百姓們的歡迎。它的曆史也非常悠久,據說在戰國時代就有了,秦漢以來便成為寒食節的必吃食品。這款小吃現如今也是遍及全國各地的,不過不同地方,做法上可能稍有差別,但是味道上相差不多,都是以口感酥脆為主。
麻花饊子的製作其實也並不難,通常在家裏就能完成,那麻花饊子怎樣才能做到和買的一樣酥脆呢?有人說少加水,有人說大火油炸,其實都不對,正確應該是這2點,第一點就是泡打粉不可少,添加少量的泡打粉,能夠讓麻花饊子在油炸的時候略微膨脹,從而讓成品吃起來會更加酥脆,第二點就是全程一定要小火,隻有小火油炸,才能把麻花裏外都炸透,如果直接用大火或中火油炸的話,會導致麻花饊子外表已經上色,而內部還是軟的,所以你們要想自己在家做麻花饊子的話,以上這兩點要注意咯,掌握好後,做好的成品和買的一樣酥脆好吃,不信你試試!
【雞蛋麻花饊子】
所需食材:中筋麵粉250克、清水89克、雞蛋47克(去殼後重量)、玉米油10克、無鋁泡打粉2克、鹽1克、細砂糖25克、熟的黑芝麻11克
1、將中筋麵粉、雞蛋、玉米油、無鋁泡打粉、鹽、細砂糖和清水倒入盆子內,用筷子攪拌成絮狀
2、然後用幹淨的手揉成團狀即可,揉不光滑沒關係,蓋上保鮮膜室溫先鬆弛15分鍾
3、15分鍾後,下手揉至光滑,鬆弛後的麵團非常容易揉光滑,接著加入黑芝麻揉勻,揉好後蓋上保鮮膜鬆弛10分鍾
4、揉麵板上抹少許油,將鬆弛好的麵團移到揉麵板上,用擀麵杖擀開,擀成0.5cm厚的片狀
5、然後用刀切成1cm~1.5cm左右寬的條狀,切好後,蓋上保鮮膜,防止被風幹
6、取一根麵條,用手搓成長一點的條狀,大家搓的時候,手掌心可以抹少許油,這樣搓的過程中能讓麵條有更好的延展性,不易斷。
7、將搓好的長條對折,然後像擰麻花一樣卷起,如下圖所示
8、卷好後再次對折,繼續像擰麻花一樣卷起,收口處記得要捏緊,要不然炸的時候容易散開,如果你在整形的時候,收口處有點幹,捏不緊的話,可以手指沾點水來捏
9、鍋內倒入半鍋食用油,大火加熱到6成熱後,把做好的麻花饊子下鍋,用小火油炸
10、剛下鍋的時候,不要急著翻動它,等炸到有點定型後再來翻動,全程一定要小火慢炸,這樣才會酥脆好吃,如果用大火或中火油炸的話,會導致外麵糊了,裏麵還是軟的。下圖是已經炸好的狀態,小火炸到上色均勻,就可以熄火出鍋了。
11、成品,香甜酥脆,味道和買的一樣好吃,你們也快來試試吧!
小貼士:配方裏的水用量不是絕對的,因為不同麵粉吸水率不同,所以大家要根據自家麵粉吸水情況酌情增減。
Q4:麻花撒子做法
.脆麻花的做法:
麵粉500克,發酵麵150克,白糖150克,花生油(或豆油)45克(不含油炸時用油),溫水適量,堿、白礬少許。
製法:(1)將白糖、礬(約5克)、堿(約5克)用油和適量溫水充分攪拌溶化,加麵粉和成麵團,反複揉搓,使白糖溶化;再將酵麵對堿揉勻,然後兩塊麵團拚在一起,揉勻揉透,稍餳麵。(2)將麵團整理、切成48根劑子條,搓成每50克2根的麻花,下入熱油鍋中,炸熟即成。
特點:色澤棗紅,甜脆適口。選自:《美味麵點400種》。
Q5:饊子麻花的簡介
【原料介紹】:饊子麻花顏色棕黃,質地酥脆,香甜可口,男女老少都愛吃,有人形容說“嚼著驚動十裏人”。
【營養分析】:饊子麻花的營養成分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屬油脂類、高熱量食品,不宜多食。
【相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孕婦、高血脂症、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製作指導】:用麵粉加發酵麵和水揉在一起,成麵團,糖,搓成股擰成麻花形,入油鍋用七成熟熱油炸透炸熟撈出即成。
【其它相關】:饊子麻花是用發酵麵揉擰成麻花形,炸製而成,是遍及全國各地的小食品。其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古代將麻花、饊子作為寒具的代表,寒食節禁火之日,多食此品。據《續晉陽秋》載:“桓靈寶好蓄書法名畫,客至,常出而觀。客食寒具,油汙其畫,後遂不設寒具。”據此典故可知寒具是油炸食品。唐韋巨源《食單》載:“巨勝奴—酥蜜寒具”。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曰:“寒具,冬春可留數月,及寒食禁煙用之,故名寒具。”到了清代,據禦膳房食單載:“乾隆十九年(1785)三月十六日總管馬國用傳,皇後用野意果桌一桌十五品。”其中就有“發麵麻花”作點心。大約從清代起將是麻花、饊子分立,麻花較硬而粗,饊子細而散也。但都是油炸食品。著名的天津桂花發祥麻花,就是用發酵麵加芝麻、青梅、糖薑、桃仁等果脯,經過搓擰,油炸而成。但也有稱為“饊子麻花”者,如天津的王記剪子股麻花,就因條散而不亂,麻花肌不擰緊在一起而得名。
【備注】:饊子麻花能久存不壞,置於塑料袋中,半月酥脆如故。饊子麻花屬高糖、高熱量食品,不宜多吃。
Q6:撒子麻花的做法,撒子麻花怎麽做
饊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歡迎,它的製作如下。
1、在事先將礬、堿、紅糖、糖桂花放在盆內用溫水溶化,再將麵粉倒入和均勻,和好後搓長條盤起來餳一會兒,然後揪成40克一個的小劑。
2、將麻仁用開水拌起來,將小劑粘上拌好的麻仁,搓成10厘米長的小條碼在盤中,碼3至4層再餳著。餳好後,拿起兩小條用手搓成均勻的長繩條2根,對頭折兩個來回成8根,兩頭捏在一起,成兩頭尖、當中大的棗核形或扇形狀,用油炸熟即成。炸時鍋內花生油五成熱,拿著饊子麻花的捏頭處,將坯子下入油鍋來回擺動使其定形,待坯子稍硬挺後,整個入油中炸,炸成棕黃色即成。
關於饊子麻花和饊子麻花北京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饊子麻花的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