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哪個省(豐都縣窮不窮) |
文章来源:李安琪 发布时间:2025-07-05 07:22:53 |
華龍。com 8月26日18: 00訊(通訊員林雪琴)“這兩年我們村的變化很大。道路通到家門口,家家戶戶都喝上了幹淨的自來水。貧困戶住上了新樓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近日,筆者來到豐都縣武平鎮萬尼坪村,暢談扶貧帶來的新變化。村民張朝軍高興地說。 山高坡陡、交通擁堵、支柱產業缺失、信息滯後等因素導致該村成為貧困村。這個團隊的到來給這個貧瘠的山村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扶貧的不斷推進,日漸衰弱的村莊的變化也是一天比一天大。 零距離服務群眾 在升級改造後的萬寧村便民服務中心,筆者看到這裏寬敞明亮,配套設施齊全,有會議室、糾紛調解室、各類服務窗口、書報閱覽室、黨員活動室等。在大廳裏,做了窗口標識,服務流程圖、承諾、服務內容等。已發布。此外,還設置了供群眾休息的座位。 “以前,便民服務中心房屋破舊,麵積小,辦公設施簡陋。會議室隻有十幾個人坐著,很多人隻能站著。”便民服務中心村原黨支部書記冉鵬說。 據了解,消失村以便民服務中心為陣地,鞏固深化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以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抓手,整合各類資源,統籌利用便民服務站、黨員服務中心、遠程教育等資源,開展村級標準化便民服務站建設,切實把村級便民服務站打造成服務基層群眾、密切幹群關係的橋梁和紐帶。 “過去,村民們必須來回跑到鎮上。現在隻要去村委會,很多村幹部都能幫上忙,特別方便,尤其是我們這些老人和一些行動不便的人。”前來申請困難補助的村民李對升級後的便民服務站讚不絕口。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以前去市場來回一趟要一天,東西難賣,東西難搬,還要請很多人陪嫁。因為窮,交通不便,很多人娶不到媳婦。”村民萬國權說。 脫貧,路先行;要致富,先富起來。為了改變這種落後的現象,經過與村民的深入溝通、實地走訪、實地考察,駐村工作隊製定了詳細的方案,並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盡快將所有項目落實到位。 現在,在萬寧村,每個居民小組都有了公路,人行道也修到了村民家門口。 “路修好了,以後我們對行業更有信心了,再也不怕東西運不出去了。”村民劉建明說。 在政府和村民的努力下,到目前為止,四個組都硬化了社會道路,並新建了12公裏的人行道。 殘陽村的另一個困難是飲水和灌溉困難。“夏天我們這裏缺水,要下山挑水。對於我們這種年紀的人來說就更難了。以前都是代理導演幫我挑,他連自己的都顧不上。”85歲的老人譚說。 現在每一個殘陽村組都有三個水池,兩個山塘,一個庫容10萬立方米的水庫。村民們不再害怕幹旱了。 產業扶貧挖窮根 “通過我們的走訪,了解到這個村的村民觀念落後,農業產業單一,沒有主導產業。”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張說。 如何打破扶貧工作的舊觀念、舊習慣、舊方法,真正做到扶真貧,徹底斬斷“窮根”,挖掘“富源”?張誌帶領村裏的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做工作,帶領村民到外地參觀學習。整齊 “去年,駐村工作隊帶領我們到外地考察後,我試著種了兩畝地。因為沒種過,一開始不知道怎麽種。好在駐村工作隊請來了技術人員給我們培訓種植技術。去年兩畝賣了14000元,今年我又種了三畝。”羅誌明說。 據介紹,截至目前,萬寧村已發展白樹100畝,板藍根500畝,其他中藥材1000畝。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
上一篇:何孟雄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下一篇:奮進新征程 |
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