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AI公務員上崗的詞條衝上熱搜榜首

福田搞了“大動作”
該區域推出
基於DeepSeek開發的AI數智員工
首批70名上崗!
━━━━━
量身定製個性化智能體,滿足240個業務場景使用
據悉,福田區政務大模型2.0版以全尺寸DeepSeek R1為核心底座,憑借混合專家架構(MoE)與強化學習技術,有效破解傳統政務大模型算力消耗高、響應不穩定和專業性不足的痛點。福田區域政務2.0大模型,覆蓋政務服務全鏈條。除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它們還可以結合部門各個單位的實際業務流程,通過240個政務場景終端的精準解析,構建“需求—訓練—場景應用—迭代”閉環生態體係,覆蓋公文處理、民生服務、應急管理、招商引資等多元場景。

圖片來源:幸福福田
記者了解到,這70名AI數智員工可以實現:
個性化定製生成時間從5天壓縮至分鍾級
公文格式修正準確率超過95%
審核時間縮短90%
錯誤率控製在5%以內
━━━━━
網友熱評
有人好奇,AI運維成本會不會很高?

最智能的地方,就是最危險的地方,AI是否真的安全?

AI節省人力,建議全國推廣

━━━━━
繼福田之後,多地宣布政務係統接入DeepSeek大模型
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從管理局在政務外網正式部署上線DeepSeek-R1、V3 671B大模型,推動其在民生政策解讀係統、12345熱線工單分派等領域應用。
呼和浩特市大數據管理局完成了DeepSeek-R1在政務外網的本地化部署。呼和浩特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個將DeepSeek應用於城市大腦的地區。
另外,江蘇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鹽城、等地的城市算力網也宣布上線DeepSeek係列模型。本土化部署後,其在金融、醫療、教育、電子信息等麵向消費者的領域也有廣泛應用。

圖片來源:我蘇視頻
━━━━━
觀點
“AI公務員”上崗,人機協同政務係統乃大勢所趨
應該說,在AI於各個領域的應用加速普及的今天,這樣的“AI公務員”的上線並不算太讓人意外。當然,“AI公務員”無論再怎麽聰慧,在短期內恐怕都無法做到對人工的完全替代。但長期來看,建立在“人機協同”基礎上的新政務係統將是大勢所趨。
事實上,之前一些地方的政務服務大廳早就出現了“”的身影。隻不過,它們主要是用於作一些淺層次的服務,如智能迎賓、導覽講解等。而這一次,福田區推出的基於DeepSeek開發的“數智員工”,覆蓋了政務服務全鏈條,在應用範圍和深度上都有了更大的升級,屬於一種係統性的智能化改造。
“AI公務員”率先在政務服務係統上線,這與該領域的特殊性有直接關係。因為政務服務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高度標準化、規範化,而這些恰恰是AI最擅長處理的任務,也是相對於“人”最大的比較優勢所在。
比如,“執法文書生成助手”將執法筆錄秒級生成執法文書初稿;“AI招商助手”企業分析篩選效率提升30%,分析時間縮至分鍾級……這些都是人工服務沒法比擬的。
可以說,在政務服務領域積極應用“AI公務員”,不僅有助於提高政務服務效率、節約資源,也能進一步推動服務的更加規範化、標準化。
同時,還要看到,積極應用“AI公務員”,離不開大量政務數據的跨部門整合共享和辦事流程的進一步改造。由此在客觀上也將加速打破政務信息壁壘和“孤島”,推動各領域服務流程的再優化。
從更深層次上說,隨著更多的政務服務係統積極接入AI大模型、上線“數智員工”,引發的將是新一輪政務服務係統質效改革,也將對政務服務理念和思維帶來新的觸動。
當然,這種係統性革新,難免需要一個逐步磨合的過程。一方麵,作為一項新事物,其綜合效果,還需要在實踐中去檢驗和跟蹤評估。同時,辦事民眾對於“AI公務員”可能也需要有一定的適應,在初期做好相應的人工服務引導很重要。
另一方麵,現實中可能出現超出AI應對能力的複雜場景,這依然需要人工服務及時做好補充,如此人工智能時代的政務服務才能高效又不失溫度。
AI浪潮加速湧來,任何體係都應該以開放的姿態,在趨利避害的前提下積極擁抱這種變化。政務係統所展現的態度,更對社會具有示範性。因此,應該樂見有更多的諸如“AI公務員”這樣的嚐試。
撰稿/吳振(媒體人)⠧𗨨馬小龍⠦ ᥰ/劉軍
綜合自北京日報、南方日報、每日經濟觀察、中國青年報、網友評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