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連��(1894~196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55)。字日新,化名鄭愛群。1894年9月14日生於福建省汀州(今長汀縣)一個貧苦的碼頭搬運工家庭。少年時代先後免費就讀於基督教會興辦的崇正小學、中西中學。1911年考入亞盛頓醫館,半工半讀學習西醫,1916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被聘任汀州八縣旅行醫生、汀州紅十字會主任醫師、教會醫院醫生、亞盛頓醫館教員、福音醫院醫生。1925年“五卅”反帝運動爆發,福音醫院外籍院長逃匿回國,他被推舉為該院院長。在此前後,他開始接觸進步思想,從同情革命轉為要求直接參加革命。1927年9月,南昌起義軍南下廣東途經汀州,他曾積極組織救治徐特立、陳賡等300餘名傷病員。1929年3月,朱德、毛澤東率領紅4軍占領汀州後,他在領導醫院全力救治紅軍官兵傷病的同時,還為紅軍部隊培訓了一批醫護人才。爾後,又利用福音醫院院長的合法身份為紅軍提供許多情報和藥品、醫療器械,並在經常為紅軍領導人毛澤東、朱德等診治疾病過程中與之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1933年初,他毅然放棄福音醫院院長月薪400銀元的優厚待遇投身中國工農紅軍,並將該院全部設備遷至瑞金,領導組建了中央紅色醫院,任院長,同時兼任紅色醫務學校校長。對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華中華》發表專題文章“紅匾送給捐助巨產的傅院長”,稱讚他是“蘇區第一個模範”。1934年4月,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醫院院長,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場救護的組織領導工作。同年10月,隨中央紅軍主力長征。1935年紅一、四方麵軍會合後,隨左路軍行動,負責紅軍總司令部領導人的醫療保健工作。長征到達陝北後,於1937年繼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醫院院長。193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延安中央總衛生處處長兼陝甘寧邊區醫院院長,負責中央領導人的保健工作。1945年出席了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抗日戰爭勝利後,任-總衛生部副部長兼中央衛生處處長和軍委總衛生部中共總支書記。新中國成立後,任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第一副部長。1952年兼任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副部長,並曾擔任中華醫學會會長。是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1955年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8年3月29日在北京逝世。著有《肺結核病的療養》、《養身之道》(後更名為《健康漫談》)等。
[以上內容由" 探索者"分享。]
傅連�老喙�
龍岩福音醫院 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
同年(公元1894年)出生的名人:
張儐生 (1894~1985)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

劉昌炎 (1894~1927) 湖南省株洲市株洲縣

晁哲甫 (1894~1970) 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

方慶雲 (1894~1969) 河南省開封市

趙曾佑 (1894~1950) 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 + 更多公元189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
袁子欽 (1909~1968)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中將 福建省龍岩市上杭

謝天榮 (1916~1968) 河南省焦作市博愛

李蔭香 (1900~1968) 河南省焦作市溫縣

劉漢傑 (1898~1968)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

鄭繼茂 (1935~1968) 河南省焦作市溫縣

任辰生 (1885~1968) 河南省焦作市溫縣 + 更多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廖鼎琳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