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費稅有望迎來重要改革,對地方財力影響幾何? >

消費稅有望迎來重要改革,對地方財力影響幾何?

来源情深似海網
2025-07-04 16:18:34

專家表示,消費稅實行生產地原則下,生產大省但非消費大省的既得利益可能會受損,而消費大省則可能因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而獲得更多的稅收收入。

中國第三大稅種消費稅有望在今年迎來重要改革,旨在拓寬地方稅源,增加地方自主財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統籌推進財稅體製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財力。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誌在解讀該會議精神時稱,推進財稅體製改革,在零基預算改革、部分品目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等方麵爭取新突破。

早在2019年,國務院就明確後移部分消費稅征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以緩解地方財政困難。不過這項舉措至今尚未落地,顯然2025年或將有突破。

但最終哪些稅目采取征收環節後移,以及會對地方財政、相關消費品銷售等產生哪些影響,仍有待最終方案的確定。但這都將讓當前僅為中央稅種的消費稅,邁出中央與地方共享的關鍵一步,以增加地方自主財力,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

征管能力成重要考量因素

消費稅是中國第三大稅種(收入僅次於國內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占全國稅收收入比重約9%。財政部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國內消費稅收入約1.6萬億元;2024年前11個月這一數字約為1.5萬億元,同比增長2.2%。消費稅屬於中央稅種,收入歸中央財政所有。

事實上,消費稅並非對所有消費品征稅,而是針對特殊消費品,目的在於引導消費、保護環境、調節收入分配等。目前消費稅有15目,其中煙、成品油、小汽車和酒四個稅目的收入占比超九成。

消費稅此前改革動作頻頻,包括調整征收範圍及部分稅目稅率。2019年國務院公開的《關於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中,推出的緩解地方財政困難的關鍵舉措之一,正是後移消費稅征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

近些年受經濟下行、房地產及土地市場低迷等影響,地方財政收支矛盾加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深化財稅體製改革,其中在央地財政關係方麵,就要求推進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並穩步下劃地方。

出於征管便利考量,目前消費稅15個稅目中,僅有4個稅目的部分品目是在批發、零售環節征收。如卷煙在生產環節征稅外,還在批發環節加征一道稅;而金銀首飾、鑽石及鑽石飾品、超豪華小汽車則會在零售環節征稅。

目前消費稅稅源集中在大中型企業,在生產環節征稅便於管理,抓住重點稅源企業即可實現八成以上消費稅收入。而隨著未來征收環節後移至批發零售環節,針對大量分散納稅人,征管可控成為相關稅目征管環節後移必要條件。

上述《通知》明確,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征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征收,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具體調整品目經充分論證,逐項報批後穩步實施。先對高檔手表、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的品目實施改革,再結合消費稅立法對其他具備條件的品目實施改革試點。

中國人民大學財稅研究所執行所長呂冰洋對第一財經表示,消費稅征稅環節由生產環節逐步調整為消費環節征收,有利於補充地方稅收收入來源,完善地方稅收體係建設。至少哪些稅目會納入征收環節後移,取決於稅收征管技術是否可支撐消費環節征稅。

目前業內普遍認為,消費稅多數稅目可以實現征管可控。比如,中國對煙采取專賣管理,稅務機關可以據此掌握相關信息。而加油站智能稅控係統,也為成品油征稅環節後移提供支撐。小汽車等實行登記管理製度,也為征稅環節後移提供信息支撐。

近些年隨著國稅地稅合並,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持續推進,近期已經建成並推廣上線全國統一規範的新電子稅務局。稅收征管能力持續提升,也為今年消費稅部分稅目征收環節後移提供支撐。

當然,這項改革並非一步到位,而是逐步穩步推進。對於下一步哪些稅目率先納入征收環節後移,各方看法不一。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誌恒告訴第一財經,可先從對征管能力要求不是特別高的高價值消費品入手。例如,摩托車、小汽車(超豪華小汽車已實現零售環節加征消費稅)、遊艇、高檔手表、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金、銀、鉑、鑽首飾已實現零售環節征稅)等。

“這類消費的特點是,消費者出於售後服務、確保真貨等考慮大概率會向銷售方索要發票,從而降低了征管難度。”羅誌恒說。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範子英告訴第一財經,預計煙酒油車四大稅目中,可能會有一個到兩個納入到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範疇,比如小汽車中的超豪華小汽車此前已經納入,有一定改革基礎和條件,可以考慮將小汽車稅目整體納入。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正文曾告訴第一財經,像珠寶玉石、貴重首飾等適合在零售環節征收消費稅,可能率先改革。汽車和成品油也可以優先考慮。

當然,除了征管因素外,是否納入征收環節後移範圍的稅目,還將考量其對地方財政影響大小、發揮消費調節功能強弱、對相關消費品行業發展影響等等。因此最終哪些消費稅稅目納入征收環節後移,仍有待觀察。

改革對不同地區的影響存在差異

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改革的同時,按照上述《通知》,改革調整的存量部分核定基數,由地方上解中央,增量部分原則上將歸屬地方,確保中央與地方既有財力格局穩定。

羅誌恒認為,在後移與下劃同步進行的情況下,消費稅後移與下劃會較大幅度地增加大部分地區的可用財力,緩解地方財政運行壓力。不過消費稅後移可能影響既得利益分享格局,導致各地財力變化不均。

西南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劉蓉告訴第一財經,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並將增量部分下劃給地方,將會總體上增加地方稅收收入。但消費稅改革初期,某些省份的消費稅收入增量可能為負數,這可能導致地方財政穩定性受到挑戰。因此,設計合理的“定基數、調增量”方案至關重要,以確保地方財力穩中有進。

目前消費稅存量部分如何確定“基數”及“增量部分”尚不清晰,而這關係到各省財力變化。不過從目前學界一些研究測算來看,一些煙、成品油、小汽車等大稅目的生產強、消費弱的省份可能會因征收環節後移改革,帶來收入下滑,但對於生產弱、消費強的省份則可能帶來收入增長。

劉蓉表示,消費稅改革對不同地區的影響存在差異。消費稅實行生產地原則下,生產大省但非消費大省的既得利益可能會受損,而消費大省則可能因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而獲得更多的稅收收入。

羅誌恒表示,消費稅集中於煙草、成品油、汽車、酒類四大品類,雖然目前屬於中央固定收入,但相關聯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是地方固定收入,此外還存在消費稅定額返還。如果消費稅征稅環節後移,雲南等煙草主產區的財政收入可能增加較少甚至減少,出現各地財力變化不均的情況。可以建立改革過渡期的轉移支付製度,減少各地因改革產生的財力變化不均,以避免區域間財力差距進一步擴大。

不過根據相關學界研究,由於此次消費稅收入劃分改革不動存量隻動增量,短期看對中央財政收入不會造成大的影響,也因此對地方財政增收規模影響也並不大。但從長期來看,這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壯大消費市場,從而提高消費稅收入,對地方財政缺口的長期彌補效應比短期突出。

但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消費稅改革隻是舉措之一,未來還需要與其他改革聯動。

比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和抵扣鏈條,優化共享稅分享比例。研究把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並為地方附加稅,授權地方在一定幅度內確定具體適用稅率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