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微軟(湖南衛視 天天向上)
在前傳中以暑假公開課的形式教導文化知識,以此整合娛樂和教化的要求。《天天向上——前傳》的內容有開場秀、公開課、成語故事、遊戲環節、大師講禮儀等多個單元,基本構成《天天向上》的基本節目元素。
隨著時間的進展,2009年之後的《天天向上》不再拘泥於固定環節,隻是保留了開場舞蹈、即興情景劇、大師講禮儀等單元,將節目主攻方向逐步引向主題的再塑造。2009年國家羽毛球隊、八一電影製片廠幕後工作者、微軟團隊作為嘉賓紛紛被請入演播室,展開媒體精英和行業精英的精彩互動。2010年繼續發揚這一思路,農曆新春第一炮就以《百度精英招聘》打頭。節目組陸續將中國社會不為人所了解的精英團體介紹給觀眾。在常規思路中,大眾對專業團隊的了解大多通過紀錄片或是新聞片,但《天天向上》節目組在“美好文字、音樂、禮儀與閱曆”的主旨下抓住了這一契機,陸續邀請了魔方專業選手、民間轉筆愛好者、台灣“漢唐樂府”、專業體育解說員、美國街舞團隊、民間老藝人等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作為節目嘉賓,借由脫口秀互動來解讀每一個職業所具備的特殊魅力。以娛樂的方式解讀“不娛樂”的話題,《天天向上》在寓教於樂方向進行了有益的嚐試。因此使得節目避免了一般的綜藝節目隻追求純粹的遊戲功能與娛樂功能的病垢。
主持人定位
《天天向上》的偶像男主持群有著明確的自我定位。班長汪涵控製表演節奏和話題走向,起智慧型領導作用。台灣藝人歐弟的加入是節目一大亮點,歐弟的機靈在節目錄製過程中展現地非常明顯,其歌舞全才的表演也很適合節目的綜藝氛圍。田源相對樸實的表現使節目避免了走向過於油滑的台灣式綜藝路線。錢楓長相討喜,卻總是被人欺負,在節目中經常表演冷笑話串場。日籍主持矢野浩二和韓籍主持小五語言不多,但為節目提供了一個“國際化”方向。從觀眾的接受情況來看,從最早的八大主持精簡到現在的六麵體,主持群各司其職,既培養了主持人隊伍也培養了觀眾的收看習慣,是一種很有意義的嚐試。
從主持群的人員配比上,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各位主持個人風格以外,節目組也考慮到地域風格以及語言習慣的交互配合。在節目上,汪涵是湖南本地人,但擅長模仿全國各地方言是汪涵的一大優勢。歐弟操持一口台灣腔普通話,語言風格也很接近我們熟悉的台灣綜藝風格。田源來自北方,從長相到語言都比較貼近北方式審美標準。上海籍的錢楓表演科班畢業,長相英俊白淨,性格卻相對溫和木訥,符合大家對海派男人的想象。在節目常設的即興情景劇中,主持人以各自的地域方言進行角色設定,同時提過改變語調、語速來強化笑料,使節目取得更好的幽默效果。同時,在遇到來自於五湖四海的嘉賓時,方言也是主持人拉近彼此心理距離的機會,同時也給了觀眾很好的地域文化展現。
視覺風格
對電視節目而言,視覺畫麵對觀眾的衝擊是首當其衝的。首先就是節目現場也即演播室的裝飾風格。《天天向上》欄目組將演播室改裝成教室的樣子,主背景是黑板和國旗,黑板兩側貼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標語,通過這些視覺元素來強調“學習”概念。節目創辦之初,各個主持人在節目初期亮相時都佩戴著大隊長袖章,自我介紹必稱“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等。教室裏甚至還有排排坐的學員,充分凸顯了其“禮儀、公德”的教化主題。後期逐漸淡化了教室形式,但幾個主持人各司其職的站位基本上還是遵循了前期確定的班內職位,大人扮小孩的做法又使得這一教化過程充滿幽默成分。
除了對演播室和主持人的視覺造型設計,電視畫麵的視覺風格也是非常重要的。節目組利用偏黃調的複古畫麵來配合 “大師教禮儀”單元的年代感,強調節目的曆史淵源。電視購物單元在畫麵上沿用電視購物典型版式並配合電視購物主持人特有的語調來進行解說,增強了節目的趣味性。主持人與嘉賓溝通時情緒表現強烈時,後期製作人員常借此在畫麵上加入卡通字母、漫畫等視覺元素來贏取年輕觀眾的好感。節目進行過程中,也常穿插播放背景資料的視頻和圖片。利用電視多種傳播符號並行的優勢,節目組在視覺上將複古文化感與時尚現代感很好地結合了起來,再一次強化了節目的高端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