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想擁有一手好字!卻不知道怎麽練進步快?練字的時候,隻要心中牢記這2條不變的“黃金規律”,即可快速提高你的書寫水平。
字如其人
練字找對方法很重要
很多朋友在開始練字的時候總是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該怎麽練?往往練了一段時間,感覺自己的進步不大,或者根本就沒有進步,喪失了自信心,從而放棄了練字。
練字雖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堅持練習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對練字方法,方法不對那是在重複錯誤,鞏固錯誤,對書寫能力的提升當然沒有任何幫助!那到底該怎麽練才能快速提高寫字水平呢?
理論實踐相結合才更有效
首先在沒有開始練字前,我們有必要先明白漢字的一些結構理論的知識,比如有什麽共同的規律?知其所以然,理論加實踐同步結合,才能立竿見影!隻有明白了這些,在練字的時候牢記並運用到實踐中才能快速提高我們的書寫水平,廢話不多說(好像說了不少)上幹貨。
幹貨分享例字剖析
黃金定律一:重心平穩。
一個字是否美觀,重心要放到第一位,隻有重心平穩了,讓字從視覺上看著不會向一方倒下去,就成功了一大半。請看下方8個不同形態例字
豎筆在字中就像一根柱子起支撐的作用,所以豎筆要寫直,右側“木”由於豎筆在行筆的過程中偏左了,看起來字要往右側倒下去,導致字的重心不穩,也影響字的美感。
右側子的下方彎鉤由於出鉤太晚了,導致字的重心往右下方偏,同時字要往右倒的樣子,出鉤太早也不行,容易導致字的重心往左下方倒。
右側“易”橫折鉤的豎筆寫的過於垂直了,字的重心向左下方倒,就和一個人站在地上一條腿向前抬起,身體自然會向後仰來保持身體的平衡。所以在這個字中橫折鉤的豎筆應往內收,來保證字的重心穩定。
“刀”的道理和“易”一樣,橫折鉤的折筆要往裏收來保證字的重心不倒。
“上”最後一筆橫在字的最底端要托住上方筆畫,起到平衡左右的作用,所以橫筆不能扛肩,扛肩則重心不穩。
“事”字中有橫和豎就像骨架一樣支撐著這個字,豎鉤的豎筆一旦傾斜,字的重心則不穩。
“長”字豎提原理和豎鉤、豎是一樣的,不能傾斜,傾斜則字的重心往右下方倒。保證字的重心穩定,所以豎提的豎筆要寫直,除此之外,“長”字由於右側筆畫較多,豎提左側沒有多少筆畫,所以為了讓整個字的重心穩定,豎提要往左靠,所以大家看到的“長”字豎鉤穿過橫筆後,左邊橫短,右邊橫長。
右側“思”由於上下兩個部分沒有對正,看起來上方“田”有種向左下方掉下來的感覺,重心不穩,上下結構的字上下兩個部分一定要對正,對正才能保證重心穩定,看起來也協調。
“馬”字的豎折折鉤這一筆和橫折鉤是同樣的道理,豎向折筆不能寫的太垂直,這樣會讓整個字失去重心,應往內收來保證字的重心穩定。
黃金規律二:布白均勻
還是拿剛才的“木”字舉例,從第二張圖中可以看出,豎筆雖然寫直了,字的重心穩定了,但是還感覺有些別扭,看下左側撇筆寫完下方空間比上方小很多,右側捺筆下方又比上方要大很多,這樣看起來很不協調,左側第一張圖布白比較均勻看起來很美觀。
再來看一下“長”字
中間的“長”最後一筆捺行筆太平,導致捺筆靠上,下麵空間大,上麵空間小,看起來很不協調,第三個“長”豎提寫的太短,造成提筆左右空間太大與上方不協調,第一個長布白均勻,看起來很舒服,很美觀。
通過剛才對“長”的分析,大家明顯可以看出上麵兩個“衣”字,第一個要比第二個美觀,原因就是右側捺筆行筆太豎向,導致上方空間過大,布白不均勻。
這兩個字是不是也不用多說了,第二個“不”字點筆運筆太平,造成太靠上,與下方麵積不平均,布白不均勻。
總的來說,要想快速提高練習水平,除了這兩條黃金規律之外,還要多多學習漢字結構法則,理論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快地練出一手好字。
好了,就分享到這裏,希望個人之見能夠幫助在練字中迷茫的你。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