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台積電借英特爾擴張疑雲:大摩小摩怎麽看?

发布时间:2025-07-04 16:35:13   来源:四川德阳绵竹市    
字号:

深度解讀:俄烏三周年,商品市場的變化與轉機

——從黑海封鎖到避險,全球供應鏈重構下的商品邏輯

事件提醒:

當地時間2月17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證實,俄美雙方預計將於2月18日在沙特阿拉伯舉行會晤,討論烏克蘭問題等內容。俄美會談雙方也於17日抵達沙特。

會談的議題是就如何啟動烏克蘭問題談判達成一致。

根據雙方披露的消息,此次會晤,美方代表包括國務卿魯比奧、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以及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等,俄方代表包括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和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等。

俄烏三周年之際,商品市場有何變化?又將帶來哪些機會?

一、黑海通道封鎖:全球農產品的“心髒驟停”與重構

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黑海作為全球糧食出口的核心通道,其封鎖與協議反複成為農產品市場的風向標。

協議中止與價格衝擊

2023年7月,俄羅斯宣布不再延長《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直接導致烏克蘭糧食出口量斷崖式下跌。協議執行期間,全球通過該通道運出的3280萬噸農產品中,70%流向高收入國家,僅3%進入最貧窮國家。協議中止後,全球小麥、價格一度飆升超20%,非洲之角等依賴烏克蘭糧食的地區麵臨嚴重短缺。

2.供應鏈重構與替代競爭

俄羅斯借機擴大自身市場份額。2025年俄糧食出口預計突破5000萬噸,並宣稱可“完全替代烏克蘭供應”。然而,烏克蘭通過陸路向西歐出口的嚐試因波蘭等國的糧食禁令受阻,東歐國家擔憂低價糧食衝擊本土農業,進一步加劇了區域矛盾。

未來展望:

協議重啟可能性:俄方態度明確,要求西方解除對其農產品出口的金融與物流限製,作為重返協議的前提。

長期結構矛盾:全球糧食分配不均問題難以根治,黑海通道的脆弱性將推動非洲國家加速糧食自給計劃。

二、油氣資源變故:能化品的“冰火兩重天”

俄烏衝突對能源市場的衝擊遠超預期,天然氣與的分化表現尤為顯著。

1.天然氣:從“斷供恐慌”到“過剩風險”

2022年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導致歐洲天然氣價格(TTF)一度突破300歐元/兆瓦時。但2025年局勢緩和後,高盛預測若俄烏達成和平協議,俄羅斯恢複戰前輸氣量(42Bcm/年),TTF價格或暴跌36%-56%至20歐元/兆瓦時以下,甚至引發美國LNG出口受阻。

CME-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價格

圖片來源:macromicro

2.原油:製裁與供應的博弈

盡管西方對俄油限價,但俄羅斯通過“影子船隊”和亞洲市場轉移出口,2024年日均出口量仍達500萬桶。高盛指出,和平協議對俄油增產影響有限(受製於OPEC+減產),但可能釋放6000萬桶海上滯留原油庫存,短期壓製油價2美元/桶。

俄羅斯對西方、東方和其他地區原油出口量

圖片來源:wind

未來展望:

能源轉型加速:歐洲天然氣價格波動將推動可再生能源投資,氫能基礎設施或成新焦點。

地緣溢價消退:若製裁解除,俄羅斯能源重返歐洲市場或重塑全球貿易流向,上周油價的回調說明市場已經開始對此進行計價。

三、金屬出口稅:俄羅斯的“資源武器化”與有色市場震蕩

2024年起,俄羅斯對鋁、鎳等關鍵金屬征收高額出口稅,試圖以資源杠杆對衝西方製裁。

1.鋁市場:供需錯配與區域轉移

俄羅斯鋁產量占全球6%,出口稅推升歐洲現貨溢價。但亞洲成為俄鋁新目的地,中國進口量同比增30%。高盛認為,歐洲鋁需求僅因經濟複蘇小幅增長,整體影響有限。

2.鋼鐵與稀有金屬:重建需求與戰略博弈

烏克蘭重建預計每年新增100萬噸鋼鐵需求,疊加歐元區經濟複蘇,2026年歐洲鋼鐵需求或增600萬噸。此外,美國提議控製烏克蘭稀土礦所有權,凸顯戰略資源爭奪白熱化。

未來展望:

產業鏈區域化:金屬加工產能向東南亞、印度轉移趨勢加速。

政策風險溢價:資源出口國的稅收與貿易限製或成常態。

四、黃金:地緣動蕩中的“永恒燈塔”

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在俄烏衝突中展現了極強的抗風險屬性。

1.央行購金潮與去美元化

2022年俄羅斯央行資產被凍結後,新興市場加速囤積黃金。全球央行購金量從年均17噸躍升至41噸,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至2026年。

全球央行季度購金量

圖片來源:wind

2.價格驅動邏輯

衝突初期,因恐慌情緒衝上2070美元/盎司;2025年伴隨和平預期回落,但特朗普關稅政策、美聯儲降息預期及地緣不確定性仍支撐金價周線七連漲。

倫敦黃金現貨報價(周線)

圖片來源:wind

未來展望:

雙重屬性強化:黃金兼具避險與抗通脹功能,央行儲備多元化需求長期存在。

技術麵突破:若突破3000美元/盎司心理關口,或觸發算法交易助推新一輪漲勢。

結語:供應鏈韌性決定商品新秩序

俄烏衝突三周年,商品市場從“斷供恐慌”轉向“重構適應”。未來核心變量包括:

1.黑海協議能否重啟——決定全球糧食分配與價格中樞;

2.歐洲能源轉型速度——影響天然氣長期定價權;

3.資源國政策博弈——金屬與稀有礦產供應鏈區域化不可逆;

4.美元信用與黃金地位——央行購金潮折射全球貨幣體係裂痕。

在這場地緣與經濟的雙重變局中,唯有提升供應鏈韌性,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图说天下

×
{dede:qrcode/}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