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9月30日)是全國第八個烈士紀念日,揚州市江都區在邵伯保衛戰烈士陵園舉行“讓烈士回家”活動暨區英雄烈士紀念設施整修工程啟動儀式,深切緬懷先烈功績,大力弘揚烈士精神,全力守護紅色根脈,讓追思先烈、崇尚英雄成為全社會的價值取向和行動自覺。

在風雨如晦的革命戰爭年代,長眠於江都這片紅色土地上的知名革命烈士多達1180多位,還有很多獻出了寶貴生命的無名英雄。如今,這些英雄先烈已經成為江都最閃亮的精神坐標,舉辦“讓烈士回家"活動為他們樹碑寫史立傳,表達對先烈的深切緬懷、對英雄的崇敬之情,教育大家銘記曆史、啟迪後世不忘前恥。當天上午,邵伯鎮烈士所在的村代表盧從平及丁夥烈士親屬代表韓士興分別與區烈士陵園和丁夥鎮烈士陵園交換遷葬協議書。



來自鎮江揚中市三茅鎮的王斌多年來一直牽掛著一件事:尋找大爺爺王永寬烈士。王斌說,從記事時起,他就從爺爺和父親的口中知道了大爺爺王永寬的故事:1941年8月,年僅17歲的王永寬參加新四軍,先後參加過多場戰鬥。1946年7月,王永寬在邵伯保衛戰中犧牲。數年後,家裏收到了烈士證明書後,卻不知道王永寬的安葬地,但由於客觀條件所限,一直沒能完成心願。

為了找到大爺爺,多年來,王斌和父親多次到相關部門查詢。但由於此前信息不發達,揚中當地隻能查找到王永寬的檔案,查不到安葬地。直到今年,在江都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積極聯係下,王斌得知,大爺爺安葬在邵伯保衛戰烈士陵園。
“盡管我們未曾謀麵,我們終於找到了大爺爺,雖然不能把他轉移到老家去,雖然這也是我們的遺憾,但我們也有了一個瞻仰的地方。”王斌告訴記者。
毛誌廣烈士是江都大橋人,在邵伯戰鬥中犧牲時才20多歲,他的侄子毛太強也來到邵伯保衛戰烈士陵園,祭奠叔叔。毛太強告訴記者,他從來沒有見過叔叔,這次在烈士陵園見到叔叔的墓碑,腳踏叔叔戰鬥過的熱土,總算了卻了全家人多年來的心願。
今年94歲的老兵趙子湘是邵伯保衛戰的幸存者之一,當天上午,他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烈士陵園,紀念戰友。現場,老人回憶起當年的戰鬥情景,記憶猶新。
滄海桑田,看到曾經並肩戰鬥的戰友長眠於此,老人感慨萬千,禁不住淚流滿麵。“我親愛的戰友們,你為了一個奮鬥的目標,為了讓我們祖國繁榮昌盛。明天就是我們祖國72周年紀念日,願他們在天堂裏也要快樂。”說到此處,趙子湘現場泣不成聲。


邵伯鎮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綿延著經久的紅色基因和深厚的英雄情結。多年來,該鎮積極開展尋找無名烈士和為烈士尋親工作,廣泛利用多種渠道、資源搜尋相關信息,截止今年8月底,已經在全國多個省市找到67名烈士親屬。



“我們在這個活動之後,將持續開展對於邵伯保衛戰烈士生前活動戰鬥史的挖掘工作,讓更多的烈士能回到他們的家鄉。”揚州市江都區邵伯鎮鎮長方學東說。
據了解,目前,江都區共有省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1家、鎮級烈士陵園8個、零散烈士紀念碑9個,烈士紀念設施總體保護情況良好。但受當時戰爭條件所限,全區散葬烈士墓有百餘座,隨著年代推移,個別散葬烈士墓出現了破損失修。今年6月全麵啟動了零散烈士紀念設施現狀排查工作,製定了詳實的修繕保護方案。9月30日正式啟動實施,預計12月15日前基本完成,2022年2月20日前完成項目驗收。通過此項工程的實施,從根本上改善我區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的整體麵貌,大力提升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的紅色教育功能。
(來源:江蘇廣電揚州中心站/王澤坤 江都台/黃振鋒 田俊武 編輯/趙恩婕)
【投稿、區域合作請私信或發3469887933#qq.com24小時內回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