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美媒:中國“千禧一代”讓美同代人遜色 參考消息網2月21日報道⠧《紐約郵報》網站17日刊登美國智庫“青年中國集團”創始人紮克ⷨ🪥凧爾德文章:《中國的“千禧一代”將完勝美國“千禧一代”》。 文章說,在美國的“千禧一代”中,存在一個“要幹什麽”的大問題。我們要買什麽?我們為什麽而奮鬥?我們如何看待世界? 但是中國有大約4億“千禧一代”,其人數是美國擁有的8000萬1982年至1998年出生者(今年年齡在20至36歲)的5倍。在中國,正在進入成年的年輕一代已經開始引領該國強有力的經濟和政治未來。他們影響並且常常定義他們所進入的每一個市場——從而在影響他們本國同胞生活的同時,也在影響美國人的生活。不管你是打算在當地工廠謀得一份工作,讓你的孩子上大學,計劃在世界任何地方做一趟旅行,或者是銷售汽水、手機、太陽能電池板,中國的這一代年輕人將在未來半個世紀裏影響你的個人生活及職業生涯。 這一代年輕人有四個特征。 首先,他們思想開放。中國的老一代人是在文化高牆後長大的。我的朋友小歡(音)1990年出生在四川省——與我同歲。他的父母記得,在他們小時候,街坊們常常擠到鄰居破敗的住所中,因為他們屋裏的牆上掛了一本掛曆。那12幅“歐洲田野”的圖片是當地人唯一看到過的外部世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西方被簡化成一係列宣傳口號,他們被教育道:“要趕英超美!” 然而,中國年輕的“千禧一代”是在觀察外部世界的過程中長大的。他們在數字化方麵擁有天賦:其中90%的人擁有智能手機。他們並不隻是站在遠處認識世界。中國的年輕一代在身體力行地看世界,並在此過程中發出遍及全球旅行業的地震波。 他們的第二個決定性特征是他們從貧窮到富裕的故事。自從筆者1990年出生以來,美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到原來的2.5倍。這是可觀的增長。而在同一段時間內,小歡看到他的國家的GDP增長到了原來的40倍。從鄉村到城市、從自行車到汽車、從合住的租屋到高樓大廈,中國的年輕人在他們的一生中目睹了大量實實在在的變化,這不可避免地影響了他們看待自身以及世界的方式。 第三,人數達4億的中國年輕一代仍然相對勢單力薄。創新將是這一代年輕人推動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年輕一代知道,他們得變得更具創業精神,以創造更有價值的就業機會,否則他們將無法撫養老齡化的人口。 第四,他們是自豪的。中國的“千禧一代”目睹了國家以人類曆史上從未有過的速度和規模擺脫貧窮。他們國家近年的快速崛起,已經讓他們有了許多值得自豪的東西。 他們強烈的自我意識將對認為現代化即西化的默認觀念構成挑戰。有趣的是,與西方大國互相影響的增加卻讓這一代的許多人不那麽迷戀於西方式的社會。這一代年輕人渴望自由。“千禧一代”把這個詞刺在二頭肌上,並寫入他們的音樂。但是這種自由,是指渴望擺脫來自傳統觀念的期望而獲得的自由。 責任編輯:張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