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明會
近日中國AI工具DeepSeek(深度求索)全球爆火,其APP同時登頂中國區和美國區蘋果AppStore免費榜。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有的保險銷售員在體驗了DeepSeek後,直言“過個年天塌了”,流露出對未來或被AI取代的擔憂。但更多的保險銷售員則順勢開展營銷,他們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諸如“我向DeepSeek坦言我不信保險”“我讓DeepSeek用6000元預算為我配置保險”等親身體驗,在為保險銷售員的個人社交賬號吸引流量的同時,借助DeepSeek的解讀,向更多人普及保險防範風險的功能,打破大眾“保險都是騙人的”這一固有偏見。同時,也揭示出AI配置保險存在的不足,強調保險代理人或經紀人無可替代的價值。
多位專家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DeepSeek等生成式AI並不會替代保險代理人或經紀人,相反,這類生成式AI將作為工具賦能保險人、賦能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
與AI共舞
“目前來看,DeepSeek並沒有給我帶來太大的危機感。”創信保險銷售天津第一分公司業務經理張家新在第一時間用DeepSeek為00後客戶做了一份保險規劃方案。談到方案的專業性,他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專業性一般,內容不夠有效和及時。
他解釋道,目前行業內產品正在經曆一次又一次變革,方案中的3.0%有效保額按年度複利增值的產品,其實已經不存在了。
不過,作為一名社交媒體達人,張家新坦言,DeepSeek等AI生成軟件作為工具非常好用,可以幫助他快速生成個性化、內容極具“網感”的營銷海報,大大提高了他運營自媒體的效率。“內容風格讓DeepSeek自己想就行,如果有想法也可以和它講,算是切入自媒體賽道展業的好用工具。”工作4年左右的他,目前手下已經有了七八位AI替他“打工”。
談到DeepSeek帶來的危機感,一位從業7年的保險代理人亦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而言不會感到危機,但是客戶可能會用AI做參考,所以業務員還是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服務水平。
在他看來,目前而言保險業務員銷售還是依靠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大部分還是依靠業務員的親情友情為媒介為溝通產生業務。雖然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但大概率是人與AI共存,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
“DeepSeek更多是作為工具賦能保險代理人,而非替代他們。”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創始發起人袁帥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DeepSeek在保險領域展現出強大的功能,但它無法完全替代保險代理人。保險行業的本質是“以人為本”,情感溝通的不可替代性使得保險代理人仍具有核心價值。尤其在麵對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弱勢群體時,線上服務還存在一定的難題。
全聯並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未來更可能呈現“智能輔助+人本服務”模式,DeepSeek作為代理人的“智囊”發揮作用,提高銷售精準度和運營效率,而保險代理人的專業判斷和情感連接仍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重構保險營銷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在DeepSeek的賦能下,有的保險營銷員甚至喊出“2025年入百萬”的口號,直言“這個不用吃飯、不用睡覺,還能7㗲4小時協助我工作的同事,將成為我2025年衝擊年入百萬的核武器!”
還有連續多年都是百萬圓桌會員的保險經紀人直言,通過DeepSeek的智能客戶畫像、一鍵生成專業化保險方案及生成私信和朋友圈文案等功能,可助力保險業務員高效展業,實現批量簽單、效率提升百倍。
雖然成效如何還需時間驗證,但不可否認的是,DeepSeek等生成式AI正在引領保險行業深刻變革,特別是在保險的銷售環節,從前期的潛在客戶篩選,到客戶個性化互動,再到動態定價,AI正在大幅改善保險銷售的效率。
例如,在日常保險銷售場景中,泰康人壽大語言模型機器人“泰小保”不僅可以解讀複雜的產品條款、為客戶提供個性化需求分析,還可以在幾秒內依據客戶情況生成專業、翔實的保險規劃。元保科技的百寶箱產品模型也可以依據不同條款組合自動智能定價。
此外,創信保險銷售通過手回集團自主研發的鷹眼AI核驗係統,為在線交易中的保險客戶提供在線回訪服務,利用人臉識別、活體檢測、語音播報、語音文字轉換等多種技術,幫助識別潛在風險保險客戶的投保行為,確認客戶購買保險產品的真實意願,同時評估投保過程中的銷售風險,為在線保險交易提供質量控製。
“未來保險行業將更關注於如何與AI進行有效的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和互利共贏。”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DeepSeek有望在智能核保與理賠、個性化產品設計與定價、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及一體化金融服務生態係統建設等方麵賦能保險公司。
“例如,通過API對接等方式,DeepSeek可以實現與保險公司業務係統的深度集成,實現承保、理賠、服務等核心環節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王鵬如是說。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