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機構之家
日前,位處河北省的廊坊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廊坊銀行”)進行了換帥。曾因較高的顏值而被部分媒體譽為“最美銀行董事長”的邵麗萍在執掌該行超6年半之後,終於卸下了擔子;而她的帥印,已由當地出身的崔建濤接掌。就此,廊坊銀行的董事長一職實現了平穩過渡。
邵麗萍曾就職多行,本次屬於到齡退休
邵麗萍,曾被部分媒體譽為“最美銀行董事長”;與此同時,其個人以往的履曆情況也似乎蒙著一層麵紗、略顯朦朧,即使在專業的金融谘詢平台Wind中也語焉不詳,甚至將其出生年份標為1987年、年齡停留在38歲。

但為了一探究竟、以饗讀者,盡管不能保證其完全的準確性,但機構之家還是集腋成裘,綜合央視網、新浪網等相對較為權威的多家媒體報道,對其以往履曆進行簡略的介紹。
當然,本次到齡退休的邵麗萍不可能是“85後”、也不會是38歲;事實上,諸多報道都有所介紹,邵麗萍可能是出生於1967年,那麽目前至少已是57周歲,與本次到齡退休的消息較為吻合,並且似乎已經超期服役2年有餘。

早年,邵麗萍曾就讀於在業界頗為知名的南開大學金融學專業、並獲得學士學位;之後,她又再下南洋、赴新加坡國立大學深造,獲得了MBA學位,並有英國注冊財務會計師、經濟師等職級職稱。應該說,作為一名“60後”,邵麗萍還是在同齡人中具有較高的文化程度,而這可能也為其後續的職業生涯奠定了一個較高的起點。畢竟,那個年代的南開金融係畢業後,直接進入國有大行總行高就的也不在少數。
縱觀邵麗萍以往的工作履曆,主要也是在銀行係統。盡管對於先後順序尚缺乏較為權威的說法,但普遍指出其曾曆任新加坡星展銀行高管、新加坡PAP資產公司執行總裁等職務;而在國內金融機構中,也曾先後擔任天津分行的國際業務市場部總經理;總行財務會計部總經理及代理首席財務官;首席財務官兼首席運營官、副行長等高管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邵麗萍轉戰多家銀行、在銀行高管中還是相對較為頻繁,為此盡管有一些傳言、但在缺乏權威消息證實之前,機構之家也不對此隨意評價;而且上述國內銀行不是國有大行,就是具有較高行業地位的股份製行、城商行,這些還是為其履曆增色不少。
盡管上述職位均已是絕大多數銀行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相對較高職級,但邵麗萍的職業生涯似乎並未止步於此。2014年1月,借著廊坊銀行引進戰略股東、並組建新管理團隊的契機,邵麗萍加入廊坊銀行、並出任該行行長一職。數年後的2018年5月,邵麗萍又正式升任了該行的董事長,並執掌該行至今已超6年半之久。
本次退休後,這位“最美銀行董事長”的職業生涯才最終拉下了序幕。縱觀其履職情況可以發現,邵麗萍可能也是一位善於職級升遷之人,從外資銀行到國有銀行,從股份製行到城商行,轉任多處、借此提升職級;並抓住了廊坊銀行組建新高管團隊的難得機遇,並在該行最終升至董事長一職。
崔建濤接掌廊坊銀行後,息差收入回暖或為關鍵
公開資料顯示,總部位處河北省的廊坊銀行於2000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而當時名為廊坊市商業銀行;在曆經多年的發展後該行於2008年又更名為廊坊銀行;在深耕廊坊當地的同時,該行也適度對外輻射駐點,在省會城市石家莊、以及臨近的直轄市天津分別於2010年5月和2011年11月設立域外分行開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該行目前已小有規模。
根據最新的2024年3季報數據來看,根據Wind口徑該行當期總資產為3076.11億元、同比增長3.64%,當期實現營業收入27.51億元、同比卻大幅下滑了27.46%,實現歸母淨利潤3.06億元、同比下滑64.62%,淨息差為1.24%、同比縮小了0.31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3.93%%、同比上升了0.23個百分點。
盡管該行暫未披露最新的資產質量情況,但當期實現營業收入27.51億元、同比卻大幅下滑了27.46%,實現歸母淨利潤3.06億元、同比下滑64.62%,對於一家已有一定規模的銀行而言,由此可見該行當前業績的不穩定性及相應的挑戰。
邵麗萍能由行長升任該行董事長,那麽在廊坊銀行期間,可能也在該行經營業績方麵有過亮點。事實上,在其於2014年履新該行行長後,2015年該行的營業收入尚且隻有24.70億元、而到了2016年就大幅度躍升至50.88億元;但此後的多年,該行的營業收入卻似乎頗有停滯不前之感,始終都在50億元至55億元之間徘徊;特別是2020年在達到53.77億元的高點後開始連年下滑,2023年又由上一年度的50.80億元跌破50億大關至46.83億元,而2024年前3季度又同比大幅回落了27.46%。
可見,在廊坊銀行業績從徘徊不前、到連年下滑、又跌落關口加速下跌,邵麗萍在此時選擇退休落幕,無論是對於其個人還是廊坊銀行而言,或許都是一個合適的時點。但辛苦的可能就是“後來人”,崔建濤在接掌廊坊銀行後,在這種局麵下所麵臨的經營治理挑戰不言而喻、或許不小。

本次履新的崔建濤出身於當地的中國銀行係統,關於其以往情況的披露目前也相對較少,隻知其曾擔任中國銀行廊坊分行的黨委書記、行長職務。故而本次的平級調動不屬於職級的提升,或許更多的可能性、是讓崔建濤在客觀上擔負起了“消防員”的角色。
畢竟,從中國銀行廊坊分行的行長一職、轉至廊坊銀行董事長,對於崔建濤個人的職級而言,其實並無實質性的提升;而肩上所挑的擔子卻沉重了不少。本次接掌帥印後,能否在廊坊銀行有所作為、使其當前的業績轉而向好,對崔建濤也是一大考驗。
縱觀廊坊銀行披露相對略簡的當前經營數據,其實各類問題還是頗為不少,但經機構之家分析後認為,後續如何提升淨息差收入或為該行改善經營的關鍵之處。當期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滑了27.46%,以其中主要的項目細分來看後,隻有抓住了淨息差收入問題、才是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麵,才有利於問題的全局性改善。
該行2024年3季報披露的“利息淨收入”為26.89億元,同比去年的33.18億元減少了6.29億元、降幅達到了18.96%;而相當比例為貸款息轉費、實際上與息差收入密切相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則為0.18億元,也同比去年的1.21億元減少了1.03億元、降幅更是高達85.12%;而在今年債券牛市的大背景下,該行的“投資淨收益”則為1.00億元,同比去年的2.66億元不升反降,減少了1.66億元、降幅也高達62.41%;此外,涉及所持有投資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為-0.55億元,減少了1.14億元;上述兩項綜合,也就是說該行的當期投資綜合收益僅為0.45億元、同比去年的合計數3.25億元,大幅減少了2.80億元、降幅高達86.15%。
由上述直觀數據可見,廊坊銀行今年以來的經營狀況確實並不容樂觀,特別是在債券牛市中投資收益卻大幅下滑,由此可見其治理水平。崔建濤董事長可謂是臨危受命,履新後肩膀上擔子頗為沉重。
具體“把脈”廊坊銀行情況、從營業收入的結構比例來看,該行27.51億元的3季報總額中,“利息淨收入”占比高達97.75%,“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占比為0.65%,投資綜合收益占比為1.64%;而業內較為先進的城商行如,在3季報385.58億元的營業收入中,三者的比例分別為50.87%、9.09%和39.54%。由此可見,廊坊銀行的收入結構還是明顯較為傳統的,基本依靠存貸利差、收入多元化水平有待後續提升。
盡管實現收入來源的多元化,是當前銀行業的普遍轉型方向,也是廊坊銀行後續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但實現收入來源的多元化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見效慢、麵對廊坊銀行當前的局麵頗有點遠水難解近渴之感。
對於一家銀行的治理,既要著眼長遠、逐步進行轉型,但也需要兼顧當前,要在治本的同時進行治標。事有輕重緩急,投資收益畢竟在該行收入中份額較少、綜合占比也僅為1.64%,故而其變動對大局影響不大;在崔建濤走馬上任後,更為關鍵的還是確保主營的占比97.75%的利息淨收入如何盡快維穩反彈。
在當前降息周期的大背景下,廊坊銀行後續或許可在兩大方麵想想辦法、找找突破口。
一方麵,能否通過適度做大貸款規模、提高存貸款的杠杆比來從“數量”上進行創收。參考該行近3年的貸存比數據,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該項指標分別為80.67%、82.39%和81.35%,隻要有一定的外部需求、該項指標在中短期內還是有一定的提升幅度。
另一方麵,則是能否通過進一步優化貸款結構,通過提高相對高收益的零售個人貸款占比而從“質量”上進行創收。一般而言,銀行個人貸款利率往往都高於企業貸款,從披露的該行最新的數據來看,2023年末該行公司貸款為1003.90億元、占比54.80%,而票據貼現為55.18億元、占比為3.01%,個人貸款為772.77億元、占比為42.19%,似乎也還有一定空間。
新人新氣象,在崔建濤董事長履新之後,廊坊銀行能否著眼長遠、兼顧當前,通過對症下藥、而使得自身的經營狀況盡快得到改觀,值得業界後續關注。